土魠魚資源萎縮 水試所拚復育「白金」:野性強卻嬌貴 克服習性是養殖考驗

水試所團隊與澎湖地區漁民合作,捕捉土魠進行人工受精。(圖片提供╱朱永桐)

水試所團隊與澎湖地區漁民合作,捕捉土魠進行人工受精。(圖片提供╱朱永桐)

撰文╱洪與成 攝影╱林韋言

康氏馬加鰆(Scomberomorus commerson)俗稱土魠魚,是具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每年秋冬時節會洄游到臺灣沿近海,為漁民帶來可觀收入,近年卻面臨資源萎縮、漁獲量低迷的危機。水產試驗所從2021年展開沿近海資源復育計畫,並在去(2023)年首度完成土魠魚人工繁殖。然而土魠魚生性兇猛,又有不能離水過久、魚苗不耐高溫、遭遇擠迫易死亡等「嬌貴」特性,都是復育路上的挑戰。後續追求大規模養殖、放流達成資源復育的目標,仍需持續跟土魠魚的習性打交道。

漁業寶藏在大海!2023年4月28日清晨6點,CT2漁船「澎舢100號」在澎湖北方海域,拉起設置多時的定置漁網,從滿滿漁獲中挑出魚身銀白色、腹部有條狀紋路的土魠魚,已連續隨船多日的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翁進興、海水養殖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永桐等人,立刻小心翼翼地輕擠壓魚隻泄殖腔,採集精液與魚卵,準備執行人工授精。

「土魠魚離水數分鐘內就會死亡!」人工授精過程必須分秒必爭,成功採到活性足夠的精液,以及透明的成熟魚卵後,水試所團隊連忙將精卵充分接觸後加入海水攪拌,用海水清洗後再放進孵化桶觀察、等待孵化。翁進興說,「這個計畫前兩年都沒成功,去(2023)年我們大概在澎湖守了70幾天,才終於授精成功。」

這批受精卵一部分送至臺南七股的海水中心,並在這座擁有逾百年水產繁殖研究底蘊的機構孵化。海水中心一座以紗網隔絕蚊蟲、保持通風的溫室,覆蓋著約390平方公尺、接近籃球場大小的養殖池內,約20尾體長達80公分、約1歲多的土魠魚正逡巡池中,是全球首批且僅有的人工繁殖土魠魚。

水產試驗所完成世界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翁進興(左)、朱永桐(右)與其他研究團隊成員也將研究成果發表至國際期刊。
水產試驗所完成世界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翁進興(左)、朱永桐(右)與其他研究團隊成員也將研究成果發表至國際期刊。
海水中心人工繁殖的土魠魚,已長至80公分。魚身上的傷口是同類相食的結果。
海水中心人工繁殖的土魠魚,已長至80公分。魚身上的傷口是同類相食的結果。

「白金」漁獲量陷入穩定低點 相較20年前僅剩不到二成

土魠魚在臺灣沿岸與近海即可捕獲,是國人耳熟能詳的食用魚種,在漁民間有「白金」美譽,近幾年10公斤重的土魠魚,每公斤拍賣價可達1,200至1,500元,2022年甚至有34公斤大魚賣出一尾10萬元的紀錄;臺灣各地以澎湖最為豐產,「全臺灣的土魠漁獲量,大概70%以上都在澎湖。」

資料來源╱漁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
資料來源╱漁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

土魠魚野性強、體格強韌、游速快,不時會衝出水面,「跳個兩三米都沒問題」,海水中心養殖池四周架設兩層紗網,仍無法阻止「破網之魚」,甚至靠近池邊的溫室白色紗網都會遭殃,被飛出水池的魚隻剾(臺語khau,削刮之意)出破口,土魠魚活動力旺盛程度可見一斑。

養殖池旁的兩層網子,以及溫室外層的白色紗網,都有被野性強的土魠魚撞破的痕跡。
養殖池旁的兩層網子,以及溫室外層的白色紗網,都有被野性強的土魠魚撞破的痕跡。

出身澎湖的翁進興,學生時期每逢寒暑假,都會與父親出海捕魚,「我們村莊捕土魠,我爸是最厲害的,小時候就跟他接觸到這條魚。」他也感嘆,「當時沒想到,這個魚發展成我們要去研究牠的繁殖。」

近20多年土魠漁獲量遽減。根據《漁業統計年報》,2001年臺灣沿近海土魠魚漁獲量達3,249公噸,之後逐年下滑,自2016年以來,沿近海漁獲量多在每年400至600公噸間徘徊,不到巔峰期的二成,「現在算是穩定的低點。」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報》

土魠人工授精需天時地利 成功需「被雷劈」運氣

翁進興說,「臺灣水產養殖最近這些年應該沒有一個新的養殖物種出來了,大家覺得土魠魚這個物種很不錯、很高貴。」沿近海中心2018年開始蹲點,投入土魠魚的資源調查計畫,掌握出沒地點、習性、特徵等資訊。

「我們就是衝看看嘛,沒辦法成功也是個結果啊。」翁進興指出,土魠魚的生殖期高峰約在4到5月,在澎湖海域有較高機會找到性成熟的雌、雄土魠魚,計畫成功那年「差不多3月下旬之後,研究團隊就進駐了。」並與當地漁民蔡宗衛等人合作,捕獲土魠魚後直接在漁船上執行授精。

人工繁養殖土魠魚之所以困難,正因為人工授精過程就有高難度。朱永桐解釋,一般漁船難以提供土魠魚生長、活動所需空間,因此無法暫養,要在土魠魚離水到死亡之間完成人工授精,需同時捕獲性成熟的雌、雄魚才有機會成功,但魚精子活性太差、卵子未熟或過熟,都會影響成果。種種因素加乘下,土魠魚人工授精成功機率低得「像是被雷打到」。

常見捕捉土魠魚的漁法中,扣除具生態疑慮的流刺網,有定置網、延繩釣、曳繩釣等,團隊以定置網順利捕捉成熟的土魠雄、雌魚,完成人工授精。翁進興分析,定置網捕獲量較大也提高成功率,「用釣的一次只能一尾兩尾,(捕獲雄魚雌魚)時間會有落差。」

成功取得的受精卵分別送到澎湖、東港與七股的研究中心,從澎湖到臺灣本島的輸送過程中,需要打灌氧氣、降溫,避免水質惡化導致受精卵報銷。孵化後,東港與澎湖的魚苗在10多天完成前期受精卵孵化觀察,另一部分魚卵由海水中心蓄養,魚苗發育成熟,讓計畫跨出一大步。

朱永桐說,七股中心能提供充足海水魚作餌料,養殖池大小與其他軟硬體設備較適合養殖土魠魚,「後來土魠魚我們就全部送這邊(七股)了。」

翁進興在2018年投入土魠魚的資源調查計畫,為復育計畫執行打下基礎。
翁進興在2018年投入土魠魚的資源調查計畫,為復育計畫執行打下基礎。
土魠雌魚的魚卵。圖中魚卵雖然可見明顯的血管,但仍未呈成熟的透明狀。(圖片提供╱朱永桐)
土魠雌魚的魚卵。圖中魚卵雖然可見明顯的血管,但仍未呈成熟的透明狀。(圖片提供╱朱永桐)

全球暖化影響土魠魚復育 大規模繁殖計畫持續求突破

朱永桐認為,臺灣能順利完成土魠魚人工繁殖,沿近海中心前期扎實的生態調查功不可沒,「長期監控土魠魚的生態、成熟度,還有生殖身體方面的調查,所以知道什麼時候是土魠魚成熟的高峰期,決定哪個時候出去是最正確的,還有知道牠的產卵場在哪裡。」

臺灣深厚的水產育苗技術,也是支撐土魠魚人工繁殖技術的基礎。1940年代澳洲一度順利完成土魠魚人工授精,產下的魚苗成長至約14公分,長出明顯的牙齒,但因缺乏適合餌料無法繼續養殖,相比之下,臺灣能生產大量海水魚苗如秋刀魚、吳郭魚、鯖魚等供土魠魚食用,是後續育苗關鍵。

去年首度人工繁殖土魠魚後,研究團隊陸續完成多次人工授精,但仍多少需要「被雷打到」的運氣。翁進興說,「像我們今年碰到一條雌魚,卵子非常漂亮,起碼600克以上,幾乎是接近百萬顆的卵,但那天找不到公的魚。」

透過人工育成大量土魠魚苗,讓土魠魚養殖規模擴大到能自然繁殖,成為復育計畫現階段目標。目前雖以人工授精產出子代,但暫時未能進一步增加數量。「原本我們今年想說能不能做大量的魚苗。」朱永桐說,無奈今年夏天氣溫高,魚苗成熟期適逢炎熱的6、7月,無法耐受池水高溫,「做了兩批都失敗。」氣候暖化衝擊育苗,朱永桐表示,面對高溫也只能增加流水量,避免池水因長時間靜止,持續吸熱而升溫。

除了溫度,土魠魚本身的習性也是繁養過程的挑戰。衝破網子、跳出養殖池的土魠,往往免不了離水死亡的結局;另外,土魠牙齒銳利,又有同類相殘的習性,如果池內魚苗密度高,就會提高魚苗互相殘食的機率。

掌握土魠魚習性完善養殖、運輸 未來盼魚苗放流海洋造福漁民

現階段,朱永桐打算透過提升硬體設備,降低土魠魚習性造成的損失。目前養殖土魠的魚池「在業界算是大的」,但朱永桐仍希望用更大、更深的池培育土魠魚。他說,之後預計會新建2座面積在2,000~3,000平方公尺間的養殖池,深度也會從2.2公尺增加到3公尺,減少土魠魚成長過程中互相傷害或跳出池子導致死亡的情形。

運輸技術也需持續精進,「未來有魚苗,要推到海上去養,一定要經過運輸。」這環節同樣要跟土魠魚的習性打交道。去年人工繁殖土魠魚宣告成功後,水試所召開記者會,魚隻在記者會前的運輸途中卻因過度驚慌,發生擠迫碰撞死亡的憾事。朱永桐指出,當時低估了土魠魚成長的速度,那時魚體已成長到不易運送的程度,未來需要更精準掌握運輸的時機與條件,「這個技術還要去抓。」

朱永桐指出,運輸土魠活魚的技術仍待掌握。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翁進興與朱永桐同聲表示,人工繁養殖土魠魚確實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尤其土魠魚習性兇猛、牙齒鋒利如刀,更是復育、養殖一大風險。翁進興就曾不慎被土魠魚牙齒劃傷手指,縫了數針並留下疤痕。水試所團隊仍持續尋求突破,希望順利大規模繁殖魚苗,進而讓人工繁養的土魠魚能自行繁殖後代。

養殖土魠魚需要大面積養殖池,以及乾淨水源,朱永桐說符合條件的地區恐怕有限,「可能只有澎湖適合。」海水中心希望未來能將人工繁殖的魚苗放回野生環境,追蹤洄游途徑,「如果確定它是在澎湖海域附近洄游的話,我們就可以做放流的工作,也不擔心它跑到別的國家;放流到外面增加資源量,對漁民來講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