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大中 攝影╱梁偉樂
俗諺說「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春子十烏喉」,雖各地對魚種的稱呼、排名不盡一致,卻反映過去臺灣捕撈海魚的飲食文化,有哪些偏好;有的俗稱指涉範圍其實包含多個相似物種。如今這些魚種,有的已被人類養殖,亦有部分出現自然資源萎縮情形,因此一部分物種已在進行資源復育。
資源復育計畫繁殖魚苗放流海中的整個過程,從取得種魚或受精卵,到提供幼苗適宜的環境、餌料,以及魚隻如何運送,都是養殖漁業技術相關環節,因此復育魚苗也可能是開創養殖物種的起點。不論從飲食文化以及海洋資源角度出發,這些魚種都值得我們認識!
黑䱛、黑口、黑喉、烏喉、黑加網
石首魚科(Sciaenidae)
學名:Atrobucca nibe
臺灣主要產地:西部及北部沿海
因口腔內黑色而得名,臺灣十大好魚之一,在屏東東港更是知名的「月子魚」。水試所進行人工催熟繁殖及育苗,已可完成「完全養殖」,有望在不久後為養殖漁業添注活水。
赤鯥、紅喉、紅加網
發光鯛科(Acropomatidae)
學名:Doederleinia berycoides
臺灣主要產地:東部、東北部
綜觀十大好魚諺語,獨缺東部特產的魚種,是因為諺語所流傳的是以西部社會為主的飲食經驗。赤鯥在日本被視為是高級的刺身(生魚片)食材,油脂豐厚帶有清香,紅色魚身在臺灣亦相當討喜,售價可高於黑喉一倍。
康氏馬加鰆、土魠、塗魠
鯖科(Scombridae)
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
臺灣主要產地:東部、南部、澎湖
名列臺灣十大好魚,澎湖諺語排行更稱為「一塗魠、二白腹仔(臺灣馬加鰆)」。以炸土魠魚塊為主材料的土魠魚羹,可能是航海時期受葡萄牙炸魚料理影響的菜餚。
白鯧、銀鯧、正鯧
鯧科(Stromateidae)
學名:Pampus argenteus
臺灣主要產地:西部、北部
魚好認、鱗片好處理、好料理又好吃,香煎、清蒸等不必太複雜的作法即可上桌。因「昌」的諧音,自1980年代以來成為年節期間最受歡迎的魚種之一,近年捕獲量減少,更屢屢出現高價;印度洋、波斯灣亦有分布,在科威特非常受歡迎,而發展出養殖技術。
大棘大眼鯛、紅目鰱、嚴公仔
大眼鯛科(Priacanthidae)
學名: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臺灣主要產地:本島沿海及澎湖均有
因皮硬、鱗片無法刮除,以「皮不能吃」為特色的魚種,卻因此在烹調過程能鎖住鮮味,可在烹調完後再剝除外皮食用。
黃背牙鯛、赤鯮、赤鬃
鯛科(Sparidae)
學名:Dentex hypselosomus
臺灣主要產地:西部
「盤仔假赤鯮」的俗語有名,因為盤仔(魬鯛)與赤鯮外表非常相似,一般而言赤鯮體型較大,也可以從背鰭和顏色區分。赤鯮背鰭是波浪狀,盤仔背鰭的第三、第四根硬棘則會突出,盤仔的顏色也會帶有偏冷調的青色。今年初水試所赤鯮人工授精試驗已成功孵化赤鯮魚苗。
馬頭魚、日本馬頭魚
弱棘魚科(Malacanthidae)
學名:Branchiostegus japonicus
臺灣主要產地:北部、東北部、西南部、澎湖 有著方形的高額頭,在日本被稱為甘鯛,鱗片炸脆可食。近年水試所與漁民合作以海釣方式捕獲活魚,進行活魚運輸及繁養殖研究。
密點少棘胡椒鯛、少棘石鱸、加志、雞仔魚
石鱸科(Haemulidae)
學名:Diagramma pictum
臺灣主要產地:北部、東北部、南部、澎湖
除了食用,在幼魚時期也是受歡迎的觀賞魚,身上的花紋會隨著生長階段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加志、雞仔魚的俗名也包含其他石鱸科魚種。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2019年起開始量產魚苗,並與澎湖縣政府合作於澎湖周邊海域放流以增裕資源。
日本銀身䱛、七星鮸、大鮸
石首魚科(Sciaenidae)
學名:Argyrosomus japonicus
臺灣主要產地: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
大鮸和外型相近、同屬石首魚科的鮸魚(Miichthys miiuy)等魚種,在傳統觀念中同樣分類為「鮸」;除了是十大好魚,更有云「有錢吃鮸,無錢免吃」。水試所已公告「日本鮸魚人工繁殖及種苗生產技術」非專屬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