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媠烏大範、青的擱卡讚 臺灣水產豐盛上桌:養殖創新帶動產業提升 魚鮮與漁業都能永續發展

臺灣養殖水產已有品質保證,不遜於過去市場偏好的捕撈野生產品,受歡迎的高價值海魚黑䱛(黑喉、黑口)也有望很快加入養殖魚種行列。

臺灣養殖水產已有品質保證,不遜於過去市場偏好的捕撈野生產品,受歡迎的高價值海魚黑䱛(黑喉、黑口)也有望很快加入養殖魚種行列。

文‧圖╱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臺灣水產品種類繁多,相對同屬動物性蛋白質的禽畜奶蛋來說,水產品隨四季更迭展現豐富多樣、豐儉由人,且千變萬化的料理與風味表現,成為日常三餐、路邊小吃或三五好友聚餐,餐宴酒席及年節團圓的美味佳餚。多樣的食魚文化,來自臺灣豐富漁業資源與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近年海魚人工繁殖突破,可望協助復育資源,為明日餐桌添增新海味。

在臺灣不論養殖或撈捕的各類水產,多能具體呈現當地資源或產業,呼應季節與環境,還能因地制宜,別具特色。例如以沙泥灘地為主的西部沿岸,各類淺水棲性的魚蝦蟹貝產量豐富,5月有俗稱黑喉的黑䱛(Atrobucca nibe),7月有鱸魚,以及分別來自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還有近年極受市場歡迎,俗稱午魚或午仔魚的馬鮁(Polynemidae),加上冬令時分最是肥美、俗稱土魠魚的康氏馬加鰆(Scomberomorus commerson)。

東部因黑潮流經而盛產各類表層洄游性魚類,也有許多美味來自深水誘釣,尤其是俗稱紅喉的赤鯥(Doederleinia berycoides),艷紅體色與細膩肉質、形色俱佳外,豐富的油脂分布使其同時適合生鮮、乾煎或炙烤享用,成為近年人氣爆棚的美味魚種。

國人飲食習慣,常與生活經驗相互對應,例如臺語所稱「紅媠烏大範(紅的漂亮,黑的大方)」,廣泛見於日常三餐的食材採購、烹調料理或年節喜宴的菜式展現。舉凡俗稱嘉鱲的真鯛(Pagrus major)、美味的馬頭魚(Branchiostegus spp.)與赤鯮(Dentex tumifrons);冬季正著時的土魠魚,簡單清蒸、酥炸或半煎煮,都能成為餐桌美味,或搭配同時盛產的大白菜,那碗氣味酸香的土魠魚羹,或是喚醒一早精神的土魠魚粥等,均是國人分外熟悉的傳統美味。與生活、節慶息息相關的多樣食魚文化,可歸功於臺灣豐富的漁業資源,以及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

冬季土魠魚滋味最佳,油炸後搭配大白菜做成土魠魚羹,是國人喜愛且常見的吃法。
冬季土魠魚滋味最佳,油炸後搭配大白菜做成土魠魚羹,是國人喜愛且常見的吃法。

精進管理搭配檢驗認證機制 臺灣水產質優其來有自

撈捕與養殖是水產品供應兩大生產形式,滿足不同口味偏好與營養需求,臺灣的水產自給率超過100%,對提供國人健康、營養且優質的飲食表現卓越。水產品種類繁多,是近年人們考量健康與均衡飲食、追求美味以及生活樂趣的主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同時也因水產養殖、培育對象的飼料轉化效率多明顯勝過禽畜產,又有淡、鹹水等不同魚蝦蟹貝藻組成,自然成為全球各國積極發展的產業。

在以往養殖尚未發達、仰賴海魚的飲食文化傳承下,臺灣消費者對特定野生海魚較有明顯需求,而在過去養殖發產過程中,養殖水產品多以滿足大宗消費為生產目標,不免出現高密度養殖、疫病與不易妥善的環境管理,也使消費市場偏好野生捕撈產品。然而海上作業成本相對高,面對海洋資源萎縮、氣候變遷等因素下挑戰愈來愈多,市場需求較高的魚種資源也更顯困頓。

養殖生產不僅能降低對野外族群的過度倚賴與持續耗用,也能藉由相對成熟且持續創新的養殖技術,融入種類品系選汰、落實動物福利。如今臺灣養殖業搭配優質環境與餌飼料管理,以及生產至消費過程前、中、後的檢驗把關與三章一Q等標章制度,已成為兼顧品質、鮮度與風味的可靠水產來源,也讓水產品在種類組成多樣、商品形式多元之餘,更添種類創新等出色發展。

水產養殖管理技術提升,擺脫過往高密度養殖、疫病盛行等形象,並融入科技管理強化品質可靠度。(攝影╱陳建豪)
水產養殖管理技術提升,擺脫過往高密度養殖、疫病盛行等形象,並融入科技管理強化品質可靠度。(攝影╱陳建豪)

野生養殖各有特色 提供多元風味 午仔魚鮮美易品嘗成新寵魚種

近年來國內養殖發展,已跳脫傳統種類的生產,朝精緻、多元、兼顧生態與環境等多元目標持續前進,並發展出口貿易。隨著優異的養殖水產進入到傳統市場及生鮮超市,登上家中餐桌及餐廳,消費者更能了解養殖水產品的品質及風味特色。

引人注目的物種之一,例如具備產業規模,不論季節皆能方便品嚐的午仔魚,近年已成為市場、餐廳至家庭餐桌熱門食用魚種,常以經鹽漬入味,簡單乾煎或烘烤便能上桌享用的一夜干形式出現,以午仔魚肉多刺少、油脂豐富且鮮美的特色,帶領許多人領略養殖漁獲美味,加上料理方式平易,在推廣之下也是不少人烹調魚料理的入門種類。

午仔魚雖為養殖大宗魚種,但受限於不適應冬季低溫,養殖主要集中於高屏一帶;相對於國人同樣熟悉的養殖吳郭魚、虱目魚、鱸魚與石斑等,午仔魚的市場供應形式更為多樣,鹽漬加工外當然有鮮魚,兼有冰鮮、冷藏與冷凍等保存型態,從120公克到近1公斤不等的規格,滿足個人到餐宴等不同需求。而在養殖以外,臺灣西南沿海多有撈捕的野生午魚漁獲,隨不同地區與季節而有異的數種野生馬鮁(一般多統稱為海午),也是消費市場不同的風味選擇。

午仔魚深受民眾喜愛,養殖發展興盛之外,野生的海午也有不同風味。
午仔魚深受民眾喜愛,養殖發展興盛之外,野生的海午也有不同風味。

水試所致力開發新養殖物種 盼提升多樣性、增裕天然族群

臺灣長期調查、掌握海洋生態與環境,並有計畫地放流魚苗增裕海洋資源,其中午仔養殖魚種的四絲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也是放流重點之一。水產養殖領域的專業繁養殖與培育技術,一方面能增加養殖物種的多樣性、提升品質與價值,另一方面則能藉由經科學研究確認下的放流,補注因為持續撈捕所影響的天然資源。

近年具體的案例,包括由農業部水產試驗發展的黑喉與紅喉人工繁殖技術,並在海上採集性成熟的土魠魚,進行人工授精與育苗,皆獲得令人驚豔的出色成果。相關技術可持續提升,從增裕資源發展成為完全養殖,更能以此技術作為基礎,進行近似物種的繁殖培育與多元利用。

黑喉養殖是水產試驗所近年積極開發的技術,目前已有望技轉發展。(攝影╱梁偉樂)
黑喉養殖是水產試驗所近年積極開發的技術,目前已有望技轉發展。(攝影╱梁偉樂)

目前水產試驗所正積極建立完整的黑喉養殖技術,加上數年前建立的大鮸(Argyrosomus japonicus,亦稱日本銀身䱛、七星鮸等)魚苗量產技術,不僅擴增繁殖種類,同時能順應消費需求,滿足產業提升價值的期待。黑喉與大鮸同屬石首魚科(Sciaenidae),黑喉質鮮、味美與肉細,大鮸柔軟Q彈、富含膠質與油脂,成長快且換肉率高,適於箱網及魚塭養殖,魚鰾還可加工成高價食材「花膠」。在體型上,這兩種魚一大一小,成熟速度一快一慢,兩個被廣泛運用於大宴小酌的美味魚種,都能藉由繁殖培育,分外令人期待。

養殖搭配撈捕滿足市場需求 掌握資源狀況助資源永續

養殖提供穩定品質、合宜價格與特定規格的水產品項,同時也能藉由生產環境與過程的妥善管理,盡可能降低季節氣候或外界干擾對生產的影響,以滿足消費市場對於風味、營養與樂趣上的享受,同時亦供應日漸增加的生技、營養保健產品相關需求。

捕撈則隨著漁場、使用的漁具與漁法不同,供應從海洋取得的多樣性水產品項;特別是從沿近海到外海遠洋,以及隨地理位置、季節氣候與海況不同,提供市場平價大宗、美味受歡迎的各類組成。

相對穩定的養殖產出,有賴餌料生物、營養與飼料設計、水質監控、疫病防治乃至氣候預警、人工智能等各種專業發展,並隨著不同技術的投入,逐步在產業中落實節能、減碳等理念與目標。繁養殖技術的發展,在提供替代產品的同時,經評估規劃的魚苗放流也能為海洋資源復育做出貢獻,是養殖與海洋撈捕相互支應的體現之一。

不論養殖或捕撈,都需要追求永續,透過野外環境及目標資源的持續監控與評估,有助了解捕撈產業趨勢、資源現況,並藉由多參數模擬進行預測與評估野外的親種,掌握種群與基因的多樣性(biodiversity),可以建構養殖親種來源,並促進後續資源增裕,餐桌上的魚鮮與漁業才能永續發展。

養殖是臺灣水產的重要來源,能供應多樣需求,龍膽石斑是技術發展成熟的魚種之一。(攝影╱梁偉樂)
養殖是臺灣水產的重要來源,能供應多樣需求,龍膽石斑是技術發展成熟的魚種之一。(攝影╱梁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