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春日好好市集 百攤小農聚城南辦喜事

「城南有意思 春日好好市集」邁入第五年,今年以「原憩保滿」為主題,來自全臺的有機小農齊聚南海學園,豐富的舞臺活動涵蓋「食農教育」及「防疫檢疫」推廣。市集五週年首創春日探險隊食農闖關活動,透過與小農互動,讓小朋友獲得更多知識、認識自己吃的食物;來自農委會防檢局的防疫犬今年也沒有缺席,機場模擬互動總是成為小朋友的最愛!

新聞
兒童節假期不可虛度!城南有意思生活節開跑 「魔幻水之旅」先出發

兒童節連假即將來到,文化總會將在4月2至3日舉辦「城南有意思」生活節,今年適逢5周年,指導單位農委會「春日好好市集」擴大封街舉辦派對,配合畜牧處寵物科的新設立,特別設立「親親毛寶貝」專區,動物相關食品、用品、收容與保險等業者加入市集,邀請民眾參與,共同打造動物友善環境。

橙蜜香小番茄
封面故事
摘下菸葉皇冠、締造多樣化田園 美濃以食農教育譜寫新印象

美濃曾有「菸葉王國」的美譽,極盛期耕種面積高達二千多公頃,後來臺灣廢除菸酒公賣制度,不能種菸草;美濃被列入水源保護區,不能養豬,當地賴以為生的兩大經濟支柱徹底崩塌。「雖然一度盪到谷底,卻也迫使我們做出轉變,形成現在多元作物的局面。」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感慨道。在美濃,有10種以上的作物,栽種面積各超過100公頃。「有人納悶,為什麼不專攻一種就好,像麻豆文旦、池上米。這是為了分散產銷失衡的風險,透過穿插種植長、短期作物,維護土壤品質跟生物多樣性。」

豐年雜誌7202立體書封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2月號 地方養成記-創生產業正循環

人與土地的連結從哪裡開始?當一條溪流引入圳道盈滿稻田,農民將秧苗穩穩插入田土;當海女閉氣潛入10公尺深的海水中,只為找尋足以支持生活所需的海產;當人們特地前往農村,就為看看團購多回的農特產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連結其實一直都在,只是生活形態變了,變得不再容易看見需求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發揚土地價值的農漁村和第一線生產者,是時候拉回眾人的目光了!一起讓故事重新流進每個人心中;檢視地方的特色與缺口,找出凸顯自我價值和經濟發展的方式。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玠廷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玠廷 挖掘地方DNA,以多元樣貌經營關係人口

在談論地方創生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地方發展遇到的困境,簡要來說,就是人力資源不足,其中又可從「量」跟「值」的角度來看。全球有許多非都市的地區人口持續地減少,導致區域內社會、經濟功能萎縮,此時即使有良好的改革政策,也因缺乏人力而很難落實;除此之外,能否順利找到對的人來地方發展也是關鍵,而這就關係到我們對地方發展有什麼樣的期待,才能進一步討論哪些人是我們要找的對象。

新聞
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徵件 今年新增都市農業組別

農委會推廣食農教育,即日起徵求「111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為了讓都會地區有機會落實食農教育,推廣都市農業,今年特新增「樂農城市組」。計畫徵件每案補助金額最高50萬元,收件期限至2月21日截止。

新聞
《食農教育法》草案初審通過 將帶動在地農產品消費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9)日初審通過「食農教育法草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專法要求政府致力提供國民價格穩定、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並具體要求政府機關、學校等優先採用在地生產農產品,「需求帶動供給」,三章一Q可溯源的在地食材未來將大幅成長。

新聞
誰說麥寮農產不行?月光下友善農場本土小麥 化身無添加吐司

臺灣人喜歡吃麵包、麵條,但過去麵粉九成九仰賴進口,從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甚至歐洲,長途運輸相當耗費能源,而去年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小麥供應出現斷鏈警報,擁有在地、非基改與新鮮三大特質的臺灣在地小麥更加受到市場的重視。積極推動「食物轉型」的家樂福,也首度採購來自雲林麥寮的臺灣本土小麥麵粉,於今年12月中旬推出百分百無添加的「友善吐司」。

新聞
到美濃南隆國中 吃傳承客家文化、使用在地食材的永續午餐

榮獲大享食育協會臺灣學校午餐大賽亞軍的高雄美濃南隆國中,以高雄在地食材白玉蘿蔔、臺灣鯛、高麗菜、水蓮、鳳梨設計菜單,不僅傳承客家飲食文化,蔬菜全利用、不留廢棄物,還能跨學科做食農教育,讓這一餐吃得美味、傳承還更永續。

新聞
【臺南新農】實地認識臺南農產 吃得更永續健康

臺南一直是國內旅遊重鎮,她的古色古香也吸引國外觀光人潮。府城市區以外,農業發展蓬勃,是六都中農地面積最大的縣市,山區的桂圓咖啡蜂蜜香、嘉南平原的柚香文青農會超市、沿海的牡蠣串接食漁體驗,更有不同的農漁村氛圍,掀起農業旅遊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