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玠廷(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Covid-19疫情,以及因為俄烏戰爭等因素的影響,農業乃至飲食等攸關民生需求的發展議題,有感地反應在每一次的消費行為中,也讓糧食安全、糧食自給率等等對於社會大眾較為陌生的概念,開始透過媒體報導進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值我國《食農教育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筆者認為這對於我國農業的發展,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回顧食農教育在臺灣社會推動的過程,日本社會的推動經驗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參考對象,日本政府於2005年公布了「食育基本法」後,在各地公私部門的推動下,食農教育成為日本的全民運動;而在臺灣,食農教育也在許多學界、實務界先進的引介下,因應各種食安議題所引發的社會關注,逐漸在民間社會形成浪潮,進而開啟了自2016年以降制定專法之濫觴。整體而言,筆者認為可就解決問題的角度,看待《食農教育法》於臺灣社會的時代意涵及期待。
食農教育可制度性解決食安焦慮
食安議題是食農教育之所以重要,且常被提及的社會背景之一。對一般社會大眾而言,往往缺乏或難以取得可以作為消費判斷的資訊,從而導致焦慮與擔憂,是食安議題之所以發酵延燒的一大根本原因。
《食農教育法》的推動,應當制度性的發展具公信力的科研佐證,並透過合宜的轉譯方式,形成針對不同對象的教材、教案,提供消費者安全且安心的消費資訊與環境,消弭因為「不了解」所產生的社會成本,進而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成為相關政策推動上的助力。
整體來說,雖然「You are what you eat!」已是大家都能夠琅琅上口,並在理念上接受的概念,我們的消費選擇會對整體生產的結構帶來改變,但在做出消費選擇之前,大多數人對於產業的整體面貌還是不熟悉的。因此,以Barbara Gemmill-Herren等學者所編撰的《True Cost Accounting for Food》這本書為例,就提到這張關於農食的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倡議(TEEBAgriFood)的評估架構(下圖)。
透過這張圖,我們就能比較清晰的看到,消費者所關注的價值選擇,如何與整個農食產業鏈有所連結。這也呼應了《東北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先生的洞見:縫補城鄉關係日漸失衡的關鍵,是透過重塑、理解「食物」的價值與角色,讓消費者成為生產者的伙伴!
永續農業立基於社會的食農素養
對永續環境的追求,應該已漸漸成為當代社會的共識之一,但對一般社會大眾的下手處在哪呢?舉例而言,臺灣有機/友善農業的推動雖然在《有機農業促進法》立法後,在豐沛政策資源的挹注下面積成長卓著(有機+友善耕地面積約占農地總面積之2.1%);從生產端來說,在幾次與農友座談的過程中,大家不約而同提到幾個在經營上面對的困難,其中最大的挑戰不外乎消費者對於友善農業與有機農業概念的認知仍模糊,因此生產面積的成長並未有相對應的消費提升。
在消費端所出現的類似狀況,也同樣可見於目前國內相關的農產品標章系統,如: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及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食農教育的推動,即應針對於這些不同標章系統背後攸關我國農業長期發展願景之意涵提出易於理解的說明。
另一方面,在面對近半世紀以來最為嚴峻的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飲食消費變遷所帶出的糧食自給率問題也成為媒體、輿論討論的焦點。然而,飲食習慣的改變是一個長期變遷的過程,未來食農教育的推動,一方面建議應該透過相關調查分析的作業,理解當代社會飲食消費的變貌,進而針對不同消費族群的需求(如:高齡者膳食)與消費偏好,提出具差異化的食農教育推動策略以及相關配套的支持系統。從社會倡議到政策制定、從產製儲銷(消)的不同階段,共同形成臺灣農食環境的良善循環。
最後,前文所述飲食雖扮演了社會大眾與農業連結的橋樑,但對多數人來說,在重大外部事件發生之前,如:氣候變遷所致之作物減產歉收、疫情所致糧食取得困難、俄烏戰爭所致全球原物料供給失衡……等等,消費者並不容易意識到,農業發展對於穩定社會乃至國安的重要性。因此,真摯期盼《食農教育法》的制定,能夠透過多元的場域與跨部門的合作,建立制度性的支持,讓攸關國人健康、環境永續、農村文化、風土特色的農業發展價值,在消費者食農素養的建構下,形塑助於我國農業永續、城鄉共好的實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