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食材相親,如何揭開生產者面紗?《東北食通信》高橋博之告訴你!

文/ 趙敏 攝影/ 黃世澤

「昨天大家都有吃三餐,你想得起來你吃的任何一樣食物,背後生產者的臉嗎?」這是附食材情報誌《東北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在演講時最常問的一句話,在宜蘭交流分享會上,他也對聽眾拋出同樣的問題。

身形瘦削,穿著一件汗衫和一雙拖鞋,看起來放浪不羈的高橋博之,20日到宜蘭拜訪當地農村,並舉辦第一場《食鮮限時批:日本食通信挑戰全紀錄》 新書茶話會,雖然是平常日的午後,現場卻座無虛席,接下來四天也將前進苗栗、臺中、高雄和臺北,共連辦五場新書分享會。

可讀又可吃,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相親」平臺

東北食通信》是一本「既可讀又可吃」的情報誌,不僅介紹東北特色食材、生產者的故事和料理方式,也隨雜誌附送食材。創辦人高橋博之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他年輕時一直想當記者,但應徵多家媒體都沒上;年近30回鄉,看到家鄉面臨高齡化、人口密度減少、沒有年輕人想投入農耕等問題,讓他興起拯救家鄉的念頭,於是每天站在街頭賣力演講,並到處拜訪商家,第一次選舉就當選縣議員。

高橋博之手拿今年6月號刊有蓴菜專題的《東北食通信》,他認為,每次消費者與生產者透過雜誌彼此認識,就如同「相親」。

過去在東京生活的過程中,高橋博之經常感受到人與人的關係日漸疏離,對於「進食」這件事也不再珍惜與講究。他指出,現今全日本的農業縣都面臨人口外流問題,人口中有 97%是消費者,只有3%是農民,彼此互相依存,卻從不認識,「食物的表面如工業製品一樣精美,我們卻忘記這些東西都是由其他的生命提供素材,現在為了快速和便利,進食活動只是動動喉嚨,使人失去生活的實感。」

不過,這樣的情形在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後有了轉變,災後許多都市居民前往鄉村救災,終於與農、漁民的生命交會。「當我在災後現場看見人與人平等的可能性及都市與農村的平衡,這促使我產生日後《東北食通信》的行動,如果讓消費者看到食物背後生產的舞臺,才有可能重建平等的城鄉關係。」

從2013年創辦至今,《東北食通信》維持1500位訂戶,雜誌和食材定價2580日幣,考量到許多消費者從未到過生產地,配送食材時,會盡量保留食物的原貌,例如刻意不剪斷從海裡撈上來的海帶芽。高橋博之手拿雜誌,一邊解說:「如果你知道什麼樣的人,在什麼地方,用什麼心情和什麼方式種出來,就彷彿融入他的人生,食物嘗起來的味道也會跟你原先想的有天壤之別。」

東北食通信》的出現,讓消費者吃食物時想到生產者的臉,並進一步想見對方一面,在日本蔚為流行。高橋博之比喻,過程就像相親大會,透過雜誌,消費者在網路社群開始和生產者交流,可能拿著雜誌就跑去拜訪生產者,一起在漁船上喝酒、聊天,或是到鄉下幫忙賣農產品,「有四位東京來的小姐就是拿著雜誌嫁到東北,這也是一種相親,還有人看了雜誌而搬到鄉下去。」真實案例讓現場笑聲不斷。

新書分享不忘拜訪臺灣農村,臺日互相汲取養分

來臺參加新書分享會,高橋博之也不忘把握時間拜訪當地農村,第一站選在宜蘭,讓他大開眼界。看到35歲的李恩昕退伍後接管父親的養蝦場,運用宜蘭當地清澈的山泉水,以及順應當地溫差大的特性,養殖適合的鱸魚魚種,以口碑經營「活泉魚蝦養殖場」,高橋博之除了不停發問,也頻用中文直呼:「太好了,一起加油!」

看到35歲的李恩昕(左起五)運用宜蘭當地清澈的山泉水,以及順應當地溫差大的特性,養殖適合的鱸魚魚種,以口碑經營「活泉魚蝦養殖場」,高橋博之(左起四)除了不停發問,也頻用中文直呼:「太好了,一起加油!」

當天高橋博之也拜訪倆佰甲創辦人楊文全,聽他描繪宜蘭深溝的面貌,期間高橋博之拿出小筆記本抄寫,對於農民發揮巧思成立氣象站、農業媒體田文社和農村電臺節目米米之音等,都深感興趣。下午的分享會來了四十幾位聽眾,也讓他相當驚訝,「能來臺灣真的很好,一年前得知書要翻譯成中文,想知道為什麼臺灣會有興趣,可能是有相似的問題,今天實地走訪,發覺很多農村或健康問題都相似。」

穀東俱樂部農夫賴青松說,會帶高橋博之拜訪活泉魚蝦養殖場和倆佰甲創辦人楊文全,主要是因為宜蘭有很多人養魚和種稻,而且高橋博之接觸農業領域的起點也是水產業,希望能藉此帶他認識當地的新農民組織和返鄉青年農民。

食通信在臺推展的可能:宜蘭成立慢島直賣所

陪同高橋博之參訪一整天,並為書寫序的賴青松說:「遠足文化專案副總編輯田麗卿小姐先讓我看過日文版原著,收穫很大,因為它彌補了穀東俱樂部先前推廣上缺失的一塊。」穀東俱樂部在2004年受到大眾關注,日後卻難推廣,即使現有少數年輕人仍用穀東預約訂購制銷售農產品,可惜實際上進行穀東串聯、辦活動、在網路與消費者互動或發展在地農夫社群的人寥寥可數。

深受高橋博之刺激,賴青松(中)與其他農民開設「慢島直賣所」,將小間書菜的蔬菜販賣部調整成小農販售農產品和加工品的平臺,由農友自行包裝、訂價和上架。

相對的,《東北食通信》在短短三年內,在日本擴展到30多個地區,賴青松發現,高橋博之先從雜誌開始,最後讓特定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連結在一起,變成社區支持型農業(CSA),「前製階段在當時的穀東俱樂部並沒有發生,雖然大家都覺得不錯,但是沒有階段性推廣;《東北食通信》讓我明白,當時穀東俱樂部為什麼推不動,今天能這樣當面對談,發現我們想法上類似,只是做法不同。」

看到《食通信》在日本遍地開花,未來有無可能在其他國家發展?賴青松坦承,自己一直都想複製《東北食通信》的經驗,但是開過三次會議就放棄,畢竟不同的社會環境有不同的先天條件。

不過因深受高橋博之刺激,賴青松與其他農民後來決定先開設「慢島直賣所」,他們將小間書菜的蔬菜販賣部調整成小農販售農產品和加工品的平臺,目前已有20位生產者參與,由農友自行包裝、訂價和上架,販售區也清楚標示有無使用農藥、化肥,並附上生產者的照片。賴青松說,先從「慢島直賣所」開始,讓失速的現代社會慢下來,才會懂得吃跟生活。

高橋博之說,如果《東北食通信》可以擴大推廣範圍當然很好,大家都用共同理念執行,但推廣時並不是上對下的關係,假如臺灣或其他地區未來也想做《食通信》,他一定會全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