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農耕兼顧生態與地景,生態米博覽會開跑!

文/ 趙敏 攝影/ 黃世澤

水稻田是全臺陸地最大面積的濕地環境,生態相豐富,但因農藥與化肥汙染,許多物種已瀕臨絕種。為了推廣友善環境耕作,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農委會林務局、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共同企劃首屆「生態米博覽會」,24和25日兩天將展示14種品牌的生態米,並舉辦多項體驗活動,讓民眾更認識生態米的概念與用心栽培的農友。

生態米是指在耕作過程中兼顧環境永續和生物多樣性的稻米,不少地區現今以友善方式種米,例如減少使用農藥和化肥,並維護周邊物種棲地,許多珍貴的昆蟲和野生動植物都回來了。

提到舉辦生態米博覽會的契機,林務局長林華慶說,前年臺博館舉辦田裡有腳印市集,彰化溪州尚水米的農友也有參與,去年得知農友復耕約20甲稻田,卻有好幾萬公斤的庫存壓力,讓他備受衝擊,雖然農友關心環境、友善栽培,卻因消費者不認識他們,導致銷售困難,「希望藉由博覽會,讓消費者認識臺灣有一群關愛土地的農友,並以購買行動支持好米。」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我國糧食自給率雖然只有約30%,但是稻米自給率高達106.9%,明顯供過於求,生產過剩的米通常都透過公糧制度繳回變成飼料米,不過有機米和生態米不走此路線,應多鼓勵農民生產這種有理念的米,其他稻田可轉作雜糧,或許是稻米生產過剩的解方。

首屆「生態米博覽會」起跑,24和25日將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展示14種品牌的生態米,並舉辦多項體驗活動,讓民眾更認識生態米的概念與用心栽培的農友。(攝影/趙敏)

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也說,國外有「生態系服務給付」制度,例如農民以友善環境方式耕作,讓大眾享有較乾淨的水資源和空氣,大眾再對環境保護進行成本補貼。消費者除了用購買行動支持農民,如果未來臺灣能有類似補貼農民的制度,也能增加農民投入種植生態米的誘因。

兩天的生態米博覽會除了現場展示14種品牌的生態米,也舉辦米食試吃體驗、米食評比及小農開講等多項體驗活動,參加賓果遊戲還可獲得爆米香師傅賴咏華現場製作的爆米香。

 


生態米博覽會資訊

時間:9月24日(六)~9月25日(日),上午10:00至下午4: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詳情可上網: https://goo.gl/6XK2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