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睽違15年臺灣生鮮豬肉重返新加坡 首櫃32餘公噸上架高端餐飲、超市通路 排骨可做肉骨茶

臺灣豬肉外銷再傳捷報!臺灣豬肉過去因口蹄疫疫情中斷外銷新加坡,在國內多年積極清除、防堵口蹄疫、非洲豬瘟及傳統豬瘟等三大豬疫病,輔導國產豬肉重返國際市場下,臺灣生鮮豬肉終於睽違15年再度進軍新加坡市場。嘉一香食品公司今(8)日在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見證下,將首櫃32.6公噸生鮮豬肉啟航銷星。

臺灣生鮮豬肉獲准輸入新加坡,是繼去年打開菲律賓市場後又一突破。(攝影/林韋言)
新聞
臺灣生鮮豬肉獲准輸入新加坡 重返日本市場是下階段目標

臺灣生鮮豬肉外銷傳來好消息,農業部今(29)日表示,臺灣生鮮豬肉獲准輸入新加坡市場,成為繼去(112)年菲律賓後,第2個同意我國外銷生鮮豬肉的國家,獲准輸入的嘉一香將以冷藏方式出口生鮮豬肉,首批預計10多公噸。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副署長徐榮彬表示,下階段以重返日本市場為目標。

新聞
菝葜黑圓盾介殼蟲哪裡去了?全面檢查被退運鳳梨 防檢局遍尋不到罕見害蟲

趕在2月底前出口至中國大陸的鳳梨,被驗出「菝葜黑圓盾介殼蟲」遭退運,農委會防檢局全面檢查被退運的鳳梨,卻沒有發現菝葜黑圓盾介殼蟲;鳳梨外銷轉而加強日、星市場,卻被發現外銷新加坡的鳳梨出現「黑心」情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作出解釋。

新聞
臺灣罐頭外銷新加坡程序大簡化 改採預核清單制度

新加坡新增准入4家廠商的加工肉品,包括:嘉一香的加熱肉品、奇美冷凍水餃、維力泡麵、統一泡麵,其中,嘉一香原本已是新加坡核可的原料肉供應商,這次是直接可以把加工肉品賣到新加坡。此外,罐頭出口新加坡未來將更為方便,星國同意改採預核清單制度,免除事先實地查核程序。

新聞
新加坡魚市尋味 澎派魚鮮感受文化食趣

以水產而言,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讓這扮演交通樞紐功能並具暢旺運輸優勢的國度,擁有了分別來自世界各國的鮮美漁獲,同時也因為主要以華人組成,飲食習慣偏好以海鮮為主,再加上馬來或印度因信仰而在食物上所具有的區別與限制,但多數魚鮮卻能成為自由選擇與品嘗的對象,也讓各類魚蝦蟹貝,成為市場中最受關注、備受歡迎,且讓料理別具特色的食材。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臺灣豬肉前進新加坡就等明年5月 看好臺灣米外銷星國1年18萬噸

臺灣豬肉前進東京奧運可能還沒譜,但幾乎確定是,一旦OIE宣布臺灣成為真正的口蹄疫非疫區之後,臺灣豬肉就能前進新加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上週末前往新加坡賣米、賣蔬果,也把新鮮豬肉外銷新加坡的MOU也簽了下來,這將是睽違23年之後,臺灣豬肉再次進攻海外的機會,陳吉仲說,新加坡採購CAS豬肉之後,相信其他周邊國家也會跟進向臺灣採購。至於這次拓展外銷主打的稻米,看好未來1年至少可以賣18萬噸稻米到新加坡。

淋上辣醬的水粿
飲食
【南洋庶物學】食粿的百種滋味

更早以前,我對碗粿的記憶是純白色的。小時候回美濃,阿嬤蒸的客家碗粿是白色的碗仔粄,沒有加配料、以純米漿製成,蒸熟後撒上蘿蔔乾、淋點醬油膏就能上桌。

ABC冰
飲食
【南洋庶物學】老闆,我要一個ABC!

像我這樣被手搖杯餵養多年的臺灣人,早已習慣點飲料的時候說出「珍奶半半」、「椰綠微微」這些通密語。食物的縮寫如同一個地方飲食文化的縮影,因為有這些搭配和需求,長期口語溝通下自然就創造出密碼般的簡稱。我在新加坡第一個解碼的食物,就是ABC。

海南雞飯
飲食
【南洋庶物學】沒有醬料,就不是完整的海南雞飯

走在新加坡的街上,總覺得這裡好像真空的世界,路邊沒有垃圾、沒有噪音,也沒有氣味。只有熟食中心(Hawker Center)不一樣,雖然是開放的空間,但所有聲音和味道都被鎖在裡面,人群的汗臭、火炒的菜香、魚露蝦膏的腥味……,這些氣味層疊交纏,構成我在新加坡日常的嗅覺記憶。

新聞
新加坡甘藷市場具外銷潛力,越南、日本、澳洲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勁敵

新加坡約有561萬人口,國土面積約為719平方公里,雖面積不大但因所處位置具優勢,讓新加坡因貿易策略而帶來經濟高度成長。2016年新加坡居民的平均家庭月收入為11,598新幣,為高所得國家之一,且其工作時數平均每週達46小時,生活較為忙碌與緊張。此外,新加坡和臺灣相同,也正面臨高齡化衝擊,新加坡政府統計65歲以上人口超過9.2%,預估2030年新加坡65歲人口將增加為目前的3倍,進入超高齡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