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15年臺灣生鮮豬肉重返新加坡 首櫃32餘公噸上架高端餐飲、超市通路 排骨可做肉骨茶

嘉一香食品公司首櫃生鮮豬肉今日啟航銷往新加坡。(圖片提供/農業部)

臺灣豬肉外銷再傳捷報!臺灣豬肉過去因口蹄疫疫情中斷外銷新加坡,在國內多年積極清除、防堵口蹄疫、非洲豬瘟及傳統豬瘟等三大豬疫病,輔導國產豬肉重返國際市場下,臺灣生鮮豬肉終於睽違15年再度進軍新加坡市場。嘉一香食品公司今(8)日在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見證下,將首櫃32.6公噸生鮮豬肉啟航銷星。

嘉一香食品公司與新加坡進口商OJJ Foods公司商議合作,成功取得1月份首批32.6公噸冷藏豬肉訂單,出口品項包括六分切屠體肉、後腱肉、軟骨、中排、四角排、梅花戴甲排、小里肌及三層肉等部位,採用真空包裝冷藏方式運輸銷星。嘉一香董事長陳國訓與OJJ Foods總經理Wilson Lim今日也在陳駿季見證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農業部表示,OJJ Foods為新加坡前三大肉品進口商之一,15年前即曾進口臺灣冷凍豬肉,深知臺灣豬肉的品質與優勢。這次OJJ Foods購買首批臺灣生鮮豬肉將優先上架新加坡高端超市通路與高級餐廳。

嘉一香董事長陳國訓(右)與OJJ Foods總經理Wilson Lim(左)在陳駿季(中)見證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圖片提供/農業部)

陳駿季表示,生鮮豬肉外銷需要經過相關檢疫條件處理,臺灣因為109年口蹄疫拔針成功,且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非洲豬瘟非疫區,傳統豬瘟也已不施打疫苗,可望今年5月獲得WOAH確認,三種重大豬疫病驅除後,國產豬肉後續就能更方便地以生鮮形式外銷。

臺灣豬肉外銷過去主要以加工產品及冷凍豬肉為主,112年臺灣生鮮豬肉獲菲律賓核准輸銷,全年生鮮冷藏及冷凍豬肉出口57.8公噸,去(113)年1至11月生鮮冷藏及冷凍豬肉出口455.3公噸,與112年相比,成長近8倍。

陳駿季指出,過去4年農業部提供將近128億元經費協助整體養豬產業升級,生鮮豬肉一定要以冷鏈方式外銷,也提供近100億元經費建構全臺冷鏈物流網絡;豬肉外銷豬場端要有良好飼養環境,更重要的是屠宰場衛生安全需要符合輸入國家要求,農業部輔導國內屠宰場通過HACCP驗證已有11家業者,除了嘉一香,包括台畜、信功、泰安、和榮意、欣樂等5家業者也正申請星核准輸銷,農業部今年將邀請星派員來臺查核,為產業持續拓展外銷市場鋪路。

臺灣過去因口蹄疫疫情中斷豬肉外銷,其間嘗試拔針,到98年仍有冷凍豬肉銷往新加坡,但因拔針失敗,往後僅有肉類罐頭和加工品銷星,嘉一香生鮮豬肉這次重返星市場,已暌違15年之久。

嘉一香董事長陳國訓期待國產生鮮豬肉繼續拓銷到日本市場。(圖片提供/農業部)

嘉一香董事長陳國訓表示,臺灣86年發生口蹄疫以前,一年約屠宰1,350萬頭豬,現今降到800萬頭,外界疑問國產豬肉現在除了供應國內市場,還有多餘產量可外銷嗎?其實內臟、豬骨可以銷往菲律賓,新加坡人喜歡吃肉骨茶,排骨也可以銷星。15年前嘉一香銷星的不過是冷凍豬肉,沒有其他部位,這次好不容易申請簽證成功,讓冷藏豬肉、排骨等都可以銷星。

陳國訓說,政府近年透過百億養豬基金扶植豬農,豬農養豬效率提升,母豬生育仔豬頭數平均增加2頭,50萬頭母豬一年就可增加100萬頭,能夠外銷新加坡等國家;臺灣今年可望成為傳統豬瘟非疫區,防疫成就在亞洲甚至超越日本,希望今年在農業部等單位共同努力下,讓國產生鮮豬肉再銷到日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