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庶物學】食粿的百種滋味

淋上辣醬的水粿

淋上辣醬的水粿。

文字.攝影/宋家瑜

以粿為名的美食充斥我們的日常,各式煎或蒸的鹹甜粿品讓米的香甜更顯層次。粿在我的記憶裡是特別的存在,就拿家裡的餐桌來說吧,每次收到鄰居做的菜頭粿、或是阿嬤買的紅粄,就是鋪天蓋地的連吃好幾天,那盛情難卻的滋味啊,想忘都忘不掉。啊,特別提一下我對碗粿的情感。讀中學的時候,我很討厭學校的營養午餐,唯一期待的只有每週五,廚房偶爾會把白飯換成碗粿。直到現在,每當我吃到碗粿時心情總是特別放鬆,因為會不自覺想起「再過半天就放假」的興奮。

更早以前,我對碗粿的記憶是純白色的。小時候回美濃,阿嬤蒸的客家碗粿是白色的碗仔粄,沒有加配料、以純米漿製成,蒸熟後撒上蘿蔔乾、淋點醬油膏就能上桌。隨著阿嬤離開,碗仔粄質樸的滋味在我腦海裡逐漸淡去,直到在新加坡偶然吃到同樣純白色的「水粿」,才又喚起我對碗仔粄的模糊記憶。其實我早已忘記碗仔粄的味道,畢竟童年的味蕾記憶不可靠,但白色的水粿和軟嫩口感,總是能讓我想食粿的百種滋味起每次吃粿的放鬆心境。

水粿是道地的潮州小吃,新加坡人以發音近似臺語的潮州話「Shui Kueh」稱之,製作方式是將米漿倒進小缽裡蒸熟,小巧的水粿一顆吃不飽,店家通常是五顆、十顆的賣。煉成美味水粿的條件很多,白嫩的蒸粿最怕用塑膠叉子切幾刀就糊爛,口感又不能太乾,所以米漿的調製比例、蒸熟的時間,都是影響水粿滋味的關鍵。新加坡中峇魯有家遠近馳名的水粿小販,食客都是衝著油辣鹹香的祕製辣醬而來,混合辣椒、蝦米、油蔥和菜脯製成的辣醬淋在水粿上,既能用辣油保持水粿剛刮出蒸模的濕潤,鹹辣的醬料也能和粿的清淡相互融合。只不過這家攤販沒有盤子,而是用油皮紙包裹水粿和醬汁,每次我總要捏一包油油的水粿趕緊找座位打開品嘗。

距離水粿小販不遠處,也有家賣潮州粿品的攤位,招牌菜是「粿汁」。粿汁在新加坡的念法是「kueh chap」,類似粿雜的臺語發音,有些招牌會寫粿雜、粿什。粿汁由粿片、滷湯和滷味三部分組成,新加坡的粿汁是將粿片和滷湯煮成一碗,搭配乾的滷味,部分店家會把粿片和滷味分開賣,滷味不一定要搭配粿片湯,也可以配鴨肉飯,這種作法和潮州原鄉把粿片、滷湯和滷味三者合成一碗的料理方式不同,形成了新加坡潮州小吃的獨特面貌。

粿片的作法和粿仔條很像,都是將米漿炊蒸成片,只是粿仔條是切成條狀,粿片則是切成三角形或四方形,而且更薄透。粿汁的滷味體現潮州嗜吃內臟的飲食文化,常見滷料有豬腸、三層肉、滷蛋和豆干,煮粿片的湯底就是滷這些食材的滷湯。粿汁小販的老闆曾經指著架上一盒盒材料告訴我,粿汁的湯沒有用十幾種藥材是熬不出來的,因為滷湯既要能去除內臟的腥味,當粿片湯底喝又不能太鹹。和潮州原鄉不同的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粿汁滷湯是清的,潮州粿汁則會在煮粿片時加入米漿,使湯汁形成黏稠狀。

粿汁小販附近,還有賣炒粿條、炒菜頭粿的攤位,仔細一看,粿已經成為新加坡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臺灣食粿的記憶,來到新加坡依然巧妙地延續下去,無論鹹甜,粿的柔軟總能讓人在味蕾放鬆的情況下,嘗到生活的百種滋味。

PROFILE

宋家瑜 臺南人。當過博物館員,現為文字工作者,正逢人生的長假,所以暫時滯留新加坡,在赤道聽異鄉人說故事。

架上多種藥材是熬製粿汁滷湯時的必備食材
架上多種藥材是熬製粿汁滷湯時的必備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