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鄉間小路植迷花事

《鄉間小路》2022年2月號 植迷花事

本是為了吸引蜂與蝶的青睞,花奮力綻放姿態、散發芳香,把握短暫燦爛完成傳承使命。渾然天成的美,竟然連人也淪陷,記錄命名、採集培育、贈禮傳情……種種對花的執迷與狂熱,讓原生於野地的花卉,在生活中蔓延盛開。

大龍花店老闆娘阿雪姊與女兒洪碧玲

元老花店芬芳如常,豐儉由人的經營之道

傳統市場裡獨自芬芳的花店,賣的不是裝潢,更不是銷售話術,而是賣花賣了大半輩子的老闆娘,用對鮮花的專業知識,搭配出切中需求、吻合客人心意的花束。

世界茶文化

擺一席世界茶湯會:英國人為什麼都喝紅茶?西藏人愛喝鹹奶茶?

曾經,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會種茶、製茶的國家,直到19世紀,園藝家羅伯.福鈞受英國東印度公司之託,耗時三年深入中國內陸,將茶葉種子、茶樹以及製茶技術竊取至英屬印度,成功在喜馬拉雅山區產製出高品質的茶葉,此後茶不再是中國的專利商品,幾百年來隨著貿易與外交活動,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長出各異其趣的飲茶文化。

烏崁靖海宮

【神明好農情】元宵乞龜祈福比趣味

龜是長壽吉利的象徵,自古廣受臺灣人喜愛,因此在廟宇祭典或民俗節慶場合上,常會出現龜的身影。身為艋舺在地人,每到艋舺大拜拜時,我家巷口擺設的紅壇也會供上用沙琪瑪或糕點組合起來的龜,左右鄰居紛紛聚集前來拜拜,順便擲筊乞龜試手氣,既趣味又有祈福意義。

順裕布店

【菜市人生場】順遂經營自然裕

麥寮市場邊,賣米糕、肉粽等小吃的阿姨,炒著預備包入芋粿的筍丁,一邊喜孜孜地對我說:「我的店,有上開車那個哦。」「哪個?」「開車那個。」
「是……Google地圖嗎?」「啊對啦。」

新竹文昌雞飯

【臺灣究小食】文昌街旁的文昌雞

每逢新春,新竹圓環附近的宮廟就會開始熱鬧起來,雖然平時城隍廟、東寧宮、媽祖廟圍起的三角舊城區已然香火鼎旺,但每年此時,善男信女的祈願化作陣陣白煙,裊裊盤旋在此,替新竹舊城區添上濃濃年味。

Ruby李茹萍

就像在家裡客廳一樣自在,茶是日常生活的美好享受

清山寶珠,一個貴氣又優雅的店名,一個看起來像購物的店面,空間中飄散著淡雅茶香與妝點在各處的植物,「歡迎進來喝茶聊天,還可以順便逛街喔。」菜單上寫滿了各種臺灣茶的名稱,還詳列了風味,翻到最後竟然也賣蛋糕和餐點?主理人Ruby(李茹萍)嫣然一笑說:「為什麼不行?咖啡廳裡喝咖啡配甜點,茶廳當然也要吃東西,我們連高腳杯都能拿來喝茶。」

品茶

喝一杯製茶師的自慢茶,品嘗臺灣茶的老味道

「從小家人就習慣喝茶,但我都覺得又苦又澀,不懂欣賞甚至還有點討厭。」製茶師Ryan(廖偉淳)靦腆的笑著說,直到有次到國外,發現外國人對臺灣茶的認識竟然比自己多,「霎時覺得很丟臉,為何連自己土地的文化都不知道。」從此踏上習茶這條路。

一杯茶承載一個時代

1895年來臺的美國記者戴維森,對大稻埕的揀茶女盛況印象深刻:「她們的衣著越漂亮越好,化妝也很細心。頭髮常是藝術的作品,把芬芳的玉蘭花滿插於頭上。」揀茶女坐滿茶行的亭仔腳,挑除毛茶的雜枝跟壞葉,以揀茶斗數換取用來結算工資的「茶籌」。大稻埕沒有種茶,為何會成為北部最繁華的茶業貿易中心?讓我們回到1869年,臺灣茶走向世界的起點。

Cornetto

【異鄉人的療癒餐桌】盛裝童年回憶的甜筒冰淇淋

奇倫來自曼徹斯特,剛搬來倫敦不到一年,說話帶著濃濃曼城腔。他年紀尚輕,不到25,臉上留著濃密的鬍髭,眼睛是和煦的淡藍,笑起來讓人感到特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