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島民觀察】紅頭的206

家門前的路燈又不亮了,丟垃圾時要自己打光,才能被垃圾車司機看見。

家屋遺址

【非關爬山】石壁下的那戶人家

古道緊貼著山腰往前延伸,逐漸消失在山坳濃蔭處。往上看去,寧靜的山體圍著一條霧白圍巾,露出的山頭覆蓋著森綠毛髮,隱約可見一處裸露的巨大岩壁。

佐倉步道

【生態抓寶趣】花蓮佐倉步道獵蛛

寶可夢抓寶浪潮曾經襲捲全球,臺灣生態豐富,有許多動植物隱沒於林間、步道或溪流邊,需要細看留意才能發現昆蟲的小世界大奧祕。這些都是珍貴的自然之寶,不妨帶著手機、相機來一場真實的生態抓寶之旅,為自己的人生增添見聞與樂趣。

《老鷹的故事》《老鷹想飛》

【文明野味】馴鷹

每次經過基隆港的時候,總會反射性地朝天空觀望一會兒,即使在灰暗天幕下,幾乎都能看見幾隻盤旋的鷹,像這座城市浮動的地標。

普濟寺

【神明好農情】再見北投溫泉守護神

天氣冷,正是泡湯的季節,日前帶家母到北投溫泉小旅行,順道造訪了新北投車站。新北投於日治時期發展溫泉觀光產業,為了將遊客從北投接到新北投,1916年興建新北投支線,木造車站同時誕生。北淡線停駛後,站體建築被搬到彰化,近年隨著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抬頭,老車站才得以返鄉。

香鋪金紙店

【菜市人生場】公園邊的大菜場

和朋友相約永安市場,到了市場卻不見人,電話中朋友卻表示她早已到了,我想起永安市場出入口繁多,「妳在哪個出口?」「捷運站只有一個出口啊。」

曬米粉

【臺灣究小食】吹米粉,炊米粉

「大風吹,吹什麼?吹……年節禮盒送過米粉的人!」如果跟一票新竹人玩大風吹時,喊出這個口號,大概百分之百的人都會站起來被鬼追著跑。

哥本哈根的家

【植物系.食旅日誌】雨、熱湯與北國異境

水氣蒸騰, 時間靜止成顆粒,滴滴答答,依附在公寓偌大的窗前。落腳異地,湯往往是我最初的慰藉,解除時差的良方,胃的思鄉緩解。身軀爽利地舒展,像湯裡的葉菜飄飄蕩蕩,人又重新快活起來。

茶小樓A May

用心也用新,以喜歡的器物喝出茶的儀式感

命中註定與臺灣茶有緣,「茶小樓」的茶藝師A May(李素梅)愛上臺灣茶的契機很簡單,小時候跟著爸爸喝茶享受天倫之樂,長大後跟著同學去茶藝館泡茶,迷戀上喝茶的氛圍,最後因緣際會嫁給雲峰茶莊二代老闆,進而開始學習茶、了解茶,自然地愛上茶湯的清香甘甜,深入走進臺灣茶文化的浩瀚宇宙。

資深茶人龔于堯、人類學者余舜德

龔于堯×余舜德:一茶一視界,與茶對話的生活藝術

茶藝是容納眼、耳、口、鼻、身五感的藝術文化。我們在幽微的茶香裡走過戒嚴、茶藝百家爭鳴的時代,看著台式茶藝在中國遍地開花、成為顯學,在臺灣卻未能有明確的定位。國際茶顧問龔于堯、研究茶的人類學者余舜德梳理臺灣茶的脈絡,也將視野投向世界。臺灣茶藝為何有極重要的地位?為何吸引兩位專家傾注時間鑽研?用品飲一壺茶的時間,一起認識他們眼中的臺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