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1號、台中194號舊金山烈酒大賽奪「雙金」最高評價 恆器製酒推品種米再升華

恆器製酒以花蓮青農藍于昇栽培吉野1號開發酒品,米釀威士忌旅Ⅲ獲得舊金山世界烈酒打賽雙金肯定。(圖片提供/藍于昇)

2025年度美國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San Francisco World Spirits Competition, SFWSC)昨(8)日公布評獎結果,臺灣各酒廠成果豐碩,包括台灣菸酒公司金門、馬祖及臺灣本島各酒廠,宜蘭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雲林福祿壽酒廠88坑道系列、南投信義鄉農會梅子烈酒「狂野」等,均有拿下最高評價「雙金」(Double Gold)的亮眼表現;桃園恆器製酒自產「旅III Voyage3」吉野1號米釀威士忌、為新竹343農市商行代工「竹塹酒Pocael 194 Rice Spirit」臺中194號米蒸餾烈酒,分別在單一穀物威士忌、燒酎類得到雙金,恆器負責人羅己能表示,希望藉製酒成果跳脫米酒等於廚房用酒的標籤,塑造臺灣米製酒新風貌。

恆器製酒以生產地瓜蒸餾酒起家,創廠後專注以農產格外品為原料製酒,提升農產品價值;吉野1號米是恆器踏入米製酒的開端,旅III威士忌以歐洲新橡木桶桶陳2年,是恆器繼「旅I」米燒酎2022年參賽後第二次以吉野1號奪得舊金山烈酒大賽「雙金」。羅己能表示,稻米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他認為在糧食政策下不得不過剩生產,「我希望可以藉由酒來提升臺灣米的形象。」

今年恆器共以4款米製酒報獎,除了旅III 、竹塹酒Pocael 194 Rice Spirit,還包括為草木和公司代工的「白米炸彈1號、2號」,在新酒(New Make & Young Spirit)類得到金牌與銀牌。這次恆器參賽產品中有大半是代工產品,參賽成績讓他感到可以鬆一口氣,「不負所托」。

旅III是吉野米製酒第二次奪得舊金山烈酒大賽雙金,系列作「旅 I」在2022年便以米燒酎類取得雙金榮譽,「旅II」則為米燒酎浸泡新鮮山胡椒,風味也相當獨特。(圖片提供/羅己能)

旅III是吉野米製酒第二次奪得舊金山烈酒大賽雙金,系列作「旅 I」在2022年便以米燒酎類取得雙金榮譽,「旅II」則為米燒酎浸泡新鮮山胡椒,風味也相當獨特。(圖片提供/羅己能)

「竹塹酒Pocael 194 Rice Spirit」為有機米製成,酒名中「Pocael」為古荷蘭文對竹塹社的稱呼。(圖片提供/羅己能)

「竹塹酒Pocael 194 Rice Spirit」為有機米製成,酒名中「Pocael」為古荷蘭文對竹塹社的稱呼。(圖片提供/羅己能)

羅己能指出,臺灣米製酒還不像日本清酒普遍重視酒米、米品種,「以後我都要標示品種,還有產地」,今年的雙金酒款分別由花蓮青農藍于昇在壽豐鄉契作的吉野1號米,以及新竹市千甲里的自然農法栽培臺中194號米製成;吉野1號、臺中194號就栽培面積而言,都屬量少質精的米種,之後他打算以「產量起來了」的稻米競賽獲獎常客「高雄147號」,和臺灣產量最大的「臺南11號」兩種米製酒,以品種開拓米製酒的風味想像。

目前市面上已可買到不同廠商的高雄147號米製酒,恆器除了以屏東縣崁頂鄉的高雄147號嘗試製酒,也曾以雲林縣斗南鎮「越光米」、桃園農友的「桃園3號」香米等試驗,累積經驗及數據等製程資料。「大家都用品種米製酒,可以形成產業競爭」,羅己能說,他希望藉由米種和產地,成為產品鑑別的基礎,並可讓消費者進一步去比較,「你做的高雄147號(酒),和我做的高雄147號有什麼不一樣?」在市場競爭下維持並提升米製酒的產品價值,也有助於稻米產業。

羅己能表示,今後恆器也將強調稻米外其他農產原料的來源,「讓產地和品種被看到」。今年舊金山烈酒大賽,恆器也以屏東縣枋山鄉知名的愛文芒果製成芒果蘭姆酒「芒蘭」奪得金牌,及屏東縣南州鄉生產的台農2號木瓜製成「白木蘭」未入桶蘭姆酒拿下銀牌。

羅己能以不同米種製酒,累積經驗及製酒資料,預定開發更多品種米的酒產品。(圖片提供/羅己能)

羅己能以不同米種製酒,累積經驗及製程資料,預定開發更多品種米的酒產品。(圖片提供/羅己能)

羅己能(左)拜訪花蓮青農藍于昇(右),了解契作吉野1號米生產狀況。(圖片提供/羅己能)

羅己能(左)拜訪花蓮青農藍于昇(右),了解契作吉野1號米生產狀況。(圖片提供/羅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