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灣米銷歐創新高 集團契作米搶進歐洲8國 1200公噸供應餐飲通路及超市

東遠糧業公司與雲林二崙、崙背稻農集團契作水稻,通過507項農藥殘留及黴菌毒素檢驗,成功取得歐洲英國、法國、德國、挪威、瑞典、丹麥、瑞士與芬蘭等8國訂單,預計年底前將出口1,200公噸臺灣米,供應餐飲連鎖通路與當地亞洲超市,今(8)日宣告封櫃啟航。過去臺灣米銷歐每年約100公噸,這次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銷歐計畫。

新聞
臺北國際食品展開展 臺日簽署稻米採購MOU 臺灣米銷日有望破1.2萬公噸

2025年臺北國際食品展今(25)日開幕,近年臺灣農產品開拓外銷有成,農業部設立「臺灣館」安排我國米屋智農公司與日本Central株式會社簽署稻米採購意向書,深化兩國稻米貿易交流。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臺灣稻米輸日至今已達8,700公噸,「預計今年一定突破1萬公噸、甚至1.2萬公噸」。

新聞
湖口鄉稻米1200公噸銷日超市 陳駿季:讓日本養成吃臺灣米的習慣

新竹縣湖口鄉農會預計1,200公噸稻米輸銷日本,以小包裝供應超市銷售。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9)日到湖口鄉農會視察稻米輸日現況,並為銷日臺灣米封櫃。陳駿季表示,透過農會集團契作栽培,生產優質稻米,並與日本通路鏈結,趁日本近幾年缺米,若能讓日本養成吃臺灣米的習慣,外銷就能持續不斷。

新聞
擴大美國稻米進口配額、降低關稅?陳駿季:農業部立場不會讓步

因應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政策,我國正積極與美展開談判,立法委員郭國文今(14)日於立法院質詢,農業部長陳駿季答詢表示,國內稻農人數約22至近30萬人,無論是擴大進口配額數量或是降低配額外關稅,農業部的立場「不會讓步」,包括稻米與雞肉等農產品,為了確保糧食安全、農民權益,農業部會捍衛原定的配額及關稅。

新聞
今年稻米銷日估可突破1萬公噸 農糧署再推冠軍燴飯上量販、超市通路拉國內消費

日本稻米近年價格節節攀升,臺灣稻米乘勢拓銷日本市場,農業部次長胡忠一今(13)日表示,國內稻米消費價格約一公斤40元,出口到日本即使加收配額外關稅每公斤341日圓(約新臺幣70元),還有競爭力;且臺灣稻米與日本米同為稉稻,品質好、「日本人吃不出差異」,今年銷日可望突破1萬公噸。

新聞
吉野1號、台中194號舊金山烈酒大賽奪「雙金」最高評價 恆器製酒推品種米再升華

2025年度美國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昨(8)日公布,臺灣多家酒廠拿下最高評價「雙金」;其中桃園恆器製酒自產「旅III Voyage3」吉野1號米釀威士忌、為新竹343農市商行代工「竹塹酒Pocael 194 Rice Spirit」臺中194號米蒸餾烈酒均取得雙金評價,恆器負責人羅己能表示,希望藉製酒成果跳脫米酒等於廚房用酒的標籤,塑造臺灣米製酒新風貌。

新聞
「臺南11號」米銷日每公斤破500日圓 大倉米舖:日本對米需求 帶動銷日米價上揚

近來日本米價節節攀升,正是優質臺灣米進軍日本市場絕佳時機!臺灣米業者大倉米舖今年與日本食品進口企業「北日本通商株式會社」等合作,以「臺南11號」產銷履歷一等米供應學校、醫院與照護機構等團膳使用,每公斤(含關稅)可賣到520、530日圓,5月還將鋪貨北海道ARCS超市零售通路。

劉奕推出「穀東招募方案」,邀請大家好好吃飯,同時一起來參與農場的農事體驗活動,認識米食與農村文化。
豐年雜誌
小農自銷尋穀東 買米附贈農事體驗:無負擔農場 有好好吃飯就算是農夫!

完全不繳公糧的農友約有四成多,更有部分農友不是將收穫的稻米交給大品牌糧商,而是嘗試自建品牌。「大家都沒有做有機,我做有機就有開口叫價的(價格)主導權。」現年29歲的青年劉奕大學畢業後,與父親劉盛展共同經營「無負擔農場」,回到家鄉新竹峨眉自產自銷有機稻米,延續農場友善土地的耕作理念,以稻鴨共生的方式栽培、日曬稻榖維持天然風味,同時發起「穀東招募」方案,帶著穀東們跟著時節進行農事體驗。

芳榮執行長、第四代長媳黃麗琴(左)和小姑張美雪(右)持續與農民溝通,使集團契作穩健發展。
豐年雜誌
百年深耕在地 芳榮米廠伴農友轉型:拚品質不拚產量 集團契作價可高於公糧

位在臺南後壁的芳榮米廠成立至今98年,臺灣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進口稻米帶來的衝擊,芳榮於2005年成立稻米產銷專業區迎戰,一路走來共有70多位稻農契作,今年交出漂亮價格成績單。

兩個蓬萊米品種臺南16號、台農71號,每百臺斤各是1,380元、1,280元,第四代長媳黃麗琴說,與今年一期作的蓬萊稻穀每百臺斤市價相比,農民收入等於每百臺斤各多出380元及480元,創下史上新高。

新聞
憂提高公糧收購價帶動生產成本、物價上漲 陳駿季:此例一開立委加碼提案無止盡

立法院國民黨團提案、民眾黨團修正動議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8元及5元以上,今(11)日將於立院朝野協商,農業部上午臨時召開記者會公布替代提升公糧價格,兼顧拉抬稻農收益及產業轉型的「1集2轉3加3」政策,加碼獎勵稻農轉作、加入集團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