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完全不繳公糧的農友約有四成多,更有部分農友不是將收穫的稻米交給大品牌糧商,而是嘗試自建品牌。「大家都沒有做有機,我做有機就有開口叫價的(價格)主導權。」現年29歲的青年劉奕大學畢業後,與父親劉盛展共同經營「無負擔農場」,回到家鄉新竹峨眉自產自銷有機稻米,延續農場友善土地的耕作理念,以稻鴨共生的方式栽培、日曬稻榖維持天然風味,同時發起「穀東招募」方案,帶著穀東們跟著時節進行農事體驗。
「今天的工作就是要碾完5袋稻穀,大概需要1個半小時。」無負擔農場半露天倉庫廠房中,擺放著新式日本製碾米機與一臺舊式精米機,劉奕拿起重達60公斤的米袋,將稻穀倒入碾米機,轟隆隆的運轉聲震動整個庫房,稻榖經過去殼成糙米,糙米再藉由精米機去膜和胚芽後,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白米從出米口唰啦啦而出。
這些剛碾製的稻米今年7月才收成,由日曬法乾燥,至碾米時僅經過約1個月。劉奕表示,在農村人力不足與天氣的不可預測下,5、6公頃田地的收穫需要分三批進行採收與日曬處理,「日曬稻米什麼時候乾、什麼時候曬要看天氣,真的不是我能決定的。」相對於曬穀要看天,農場不僅自備打田、施肥、採收機具,自己掌控整個生產流程的時間安排,曬穀後的碾米、精米等作業也藉自有機具碾製並包裝成產品,從田間生產到後端銷售一手包辦,「掌握最佳的時機點,我們也會比較沒有負擔。」
接手農場堅持日曬稻穀 米香滋味追尋生活記憶
「『返鄉青年』這四個字其實是講給大家聽的,因為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農村,我的生長歷程就在這邊。」劉奕從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後,曾短暫於母校關西高中代課,半年後便回到故鄉峨眉種植稻作,專職從農至今剛滿7年。
從1943年開始,劉家作為租地佃農落角峨眉,家中至今三代人都從事稻作產業。14年前,劉盛展有感於劉奕的阿公噴灑農藥不著防護裝備,頻繁進出醫院,因此下定決心從慣行轉為有機耕作,於2010年創立無負擔農場;創立之初,劉盛展期許「賣空氣賺錢」,劉奕回憶,「我以為是要把空氣裝塑膠袋一包一包賣到臺北去,後來才知道爸爸是想塑造一個更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無負擔農場堅持有機耕作減少環境負擔,連稻穀都採用最古早的日曬方式進行乾燥,避免機器燃油造成汙染。「現在和以前最大的差別就是有裝設採光罩,好處就是比較不怕午後雷陣雨。」學生時期每逢暑假都必須幫忙曬穀,劉奕說起曬穀滔滔不絕:「簡單來說就是想辦法讓稻子在每半小時均勻地被翻動、被曝曬,再用水分檢測機決定可不可以收。」他指出,從前人甚至是用牙齒直接咬稻穀,感受脆度來確認乾燥狀態。
日曬與機器烘乾的差異還在於稻米風味,劉奕說,稻穀經過3、4天的日曬後,碾成的白米也帶有米糠(稻殼)香氣,「煮飯開蓋的那一瞬間,米糠和米飯綜合起來的香氣,經歷過這種作法的老一輩,一聞就會有那個記憶浮現。」堅持耗時費力的日曬模式,不僅是考量環境或自家稻米產品的特色,更是為保留記憶中的稻米香氣,「不管是從小到大的農村生活樣貌、客庄飲食習慣,還是到高中常接觸的有機農業、日曬稻榖,早就都烙印在記憶深處,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稻鴨共生導入循環經濟 呈現心中過往的農村樣貌
無負擔農場6公頃田間,收成後不及人膝蓋高的稻樁隨風微微擺動,豔陽下一群蛋鴨正悠閒地散步、歇憩,發現不速之客才驚慌地集體奔逃。農場1年僅耕一期作,3月初插秧、7月收成後,留下的稻樁不去除,任其生長結穗,也就是「再生稻」。再生稻不做管理,因此產量品質不一,僅作鴨子的飼料使用。「我們家以前有養鴨,最高紀錄養了1萬2千隻。」劉奕說明,因為父親曾有養鴨經驗,無負擔農場打從一開始就決定以稻鴨共生的方式有機栽培。
無負擔農場今年一共養了約120隻蛋鴨負責下蛋,以及300多隻肉鴨,劉奕說,「主要是養土番鴨,是白色的肉鴨,南部比較常見,臺語叫『盧鴨(lòoah)』、客家話叫『土生』。」土番鴨是作肉鴨用的雜交種,不具繁殖能力,相較蛋鴨膽子大,不怕生且活動力強,當稻苗成長稍茁壯,就會讓3週大的小雛鴨下田,「牠們主要會吃福壽螺,另外當一整群鴨子上百隻腳蹼踩踏,可以把草踩進爛泥巴,踩倒、踩爛,踩久了就能達到除草的效果」,鴨子吃螺、除草,糞便再排放回土壤,達成循環農業概念。
4個月後,稻米成熟結穗,鴨子也長大了,肉鴨就會被送往合法屠宰場進行後續處理;劉奕表示,有機稻米搭配稻鴨共生的概念,能體現無負擔稻米產品的高附加價值,但飼養蛋鴨、肉鴨都需花費金錢、時間餵飼與管理,最終必須要配合通路銷售轉換為資金,才不致增加成本壓力,「我會認為這是以前農村樣貌的呈現,鴨子在田間,有鴨蛋、鴨肉,比起單純的有機米而言稍微有一些獨特性。」
有機耕作友善生態與環境 串連「無負擔社區」推廣理念
稻鴨共生讓農場在有機耕作時得到「助力」,然而,較高難度的有機栽培,從米種的選擇開始就需要費心。「我們前前後後種過至少10種,包括蓬萊圓米、在來米、糯米、黑米等」,最終選擇的「台中秈10號」不僅產量穩定、抗病蟲害能力強,具有高纖低澱粉等養生要素,口感上和主流稉米也有差異:「比較粒粒分明一點,像我本身不喜歡吃軟爛的稀飯,希望有點嚼勁像燉飯這種感覺。」
環視青綠色的農場環境,並非只有田裡的稻作,周遭生態資源也極為豐富。「生態是農夫做有機、友善很重要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劉奕返鄉當年結識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的團隊,開啟農場附近生態探索之旅,發現稻田草叢間有許多青蛙、蛇類「以前不知道原來雨傘節是很害羞的蛇」,他笑說,蛇的視力不好,是靠震動和光線判斷感知,有動靜會先跑,「所以打草驚蛇這句話是真的!」觀察、紀錄、認識生態的同時,也鼓舞他持續有機耕作的決心。
峨眉鄉地處低海拔丘陵,農水來自峨眉溪上游石子溪清澈的水源,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讓這個純樸的農村不僅存在稻作產業,包括適合於丘陵地種植的茶葉、排水需求性高的桶柑,以及新興發展的苦茶油產業等都極為發達。劉奕表示,自2010年起,包含無負擔農場在內,涵蓋湖光村1至6鄰,串連成立「無負擔農村生活產業發展協會」,除了共同提升地方產業,也推動社區長照,並作為推廣友善土地理念的平臺,「盡量跟農友長輩溝通,減少使用除草劑、農藥,甚至不用,減少土地負擔之外,也能維護生態平衡。」
招募穀東吃飯、參與農務 建構理想農村生活
無負擔農場採有機耕作,和市售稻米區隔特色的情況下,選擇以自產自銷的方式掌控售價。「對農民來說生產很簡單,行銷才是最大的困難。」劉奕一返鄉,就察覺農場在行銷面有待突破,因此從希望廣場、清大成功湖畔竹蜻蜓綠市集擺攤推銷,延伸至以食農教育的形式帶動米食文化與產品銷售,近期更將整合過往經驗,推出穀東招募方案的活動,是農場全新嘗試的開始,「就是把預購稻米產品和農事體驗做一個結合,帶著穀東們好好吃飯,也跟著節氣時節一同參與農務活動。」
目前無負擔農場總計6公頃共3.5萬臺斤的乾穀產量,碾製精米後約有2.1萬臺斤白米,當中約3,000臺斤進入新竹縣推動公立學校吃有機米的體系,「有1.2萬臺斤仰賴平日累積熟客、市集叫賣,還有今年新推出的穀東方案。」劉奕表示,剩下的6,000臺斤原先令他很頭痛,但轉念一想,依靠固有銷售模式約120萬元營業額,自己或家人皆生活無虞,「如果我只能銷售7成,為什麼我不生產7成就好,把煩惱的時間省下來,可以跟著穀東們去探索農村文化。」從今年開始,他計畫尋求產銷之間的平衡,投入更多時間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上。
劉奕預計將花費更多心力帶領穀東們跟著時節體驗農事,當中不僅為推廣米食文化與產品,更為了回饋願意吃米飯的穀東;他主張每個人都可以是農夫,「廣義來說,如果你有好好吃飯的話就算是農夫了,因為如果沒有人願意買、願意吃在地的農產品,就不會有農夫經營這塊地,這塊地活不下去,我也沒辦法活在這裡。」劉奕鎖定這些吃米買產品的客群,降低以往食農教育的體驗單價,以買米附贈體驗活動的概念,讓穀東參與插秧、巡水圳、日曬稻穀、米飯品評等農事,帶領他們貼近務農生活,清楚香噴噴的米飯從何而來。
帶領農事時,劉奕也重新檢視過往習以為常的活動、文化背後的意義,「像今年插秧活動,我帶著我的股東們插完秧後,去拜土地公、收割的時候也去拜土地公。」他認為這是農民和土地溝通的方式,「插完秧跟土地公報告一下,伯公我們插完秧了,希望保佑我們收成順利,大家平平安安。」
小農自產自銷,自然希望風調雨順,但挑戰也要自己面對。採訪末尾,農場倉庫的碾米機喀一聲不動了,原本進行中的碾米作業中斷,劉奕和劉盛展趕緊動手修理,否則上百公斤的米沒先包裝好,可能會影響之後出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