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應援團的元氣早餐吧,宜蘭頭城的朝食慢生活

彭仁鴻

在平常走的巷弄、買的早餐中,彭仁鴻都能發現頭城的生活趣味。

文字/李怡欣 攝影/王大偉

前身為頭城鎮長故居的「金魚厝邊」,是遊客借問站也是小鎮聚會空間,牆上的頭城老街地景,描繪筆觸精細又奔放,金魚厝邊執行長彭仁鴻介紹:「這是在地畫家鉛筆馬丁四小時沒休息畫出來的,除了福德祠跟媽祖廟以色彩標誌位置,其餘空白留給大家自由想像。」今天他要為我們標出鎮上的早餐店,包子蛋餅、手沖咖啡、歐式麵包……,頭城人的一天從這裡開始。

彭仁鴻的早餐不是包子跟豆漿,就是火腿蛋吐司配咖啡,一天的第一餐常在匆促間就近買來草草下肚。家鄉與早餐,境況竟有幾分類似,因為求學關係離家越來越遠,學生時期的彭仁鴻對頭城的記憶相對淡薄。

作為「開蘭第一城」,頭城是漢人在蘭陽平原最早開發的據點,南北福德祠坐鎮兩端、短短六百公尺的頭城老街,於清代繁盛一時,卻因烏石港跟頭圍港淤積、鐵公路開通而沒落。2006年雪隧開通後,開車40分鐘可到臺北的距離,使得許多頭城青年流向他鄉立業成家,彭仁鴻差點也成了其中一員。

是因為師長引薦,他捨棄業界工作機會,在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宜蘭擔任研發替代役,協助調查地方文創產業。初期的報告卻被說像是宜蘭「天龍人」寫的,彭仁鴻才意識到自己對家鄉不夠了解,於是報名參與社區規劃師培訓課程,與同學合辦給在地鄉親的頭城文化小旅行,活動結束了,阿公阿嬤「不要辦完活動就跑掉」的一席話卻留在心上。

後來參加活動的鄰居告訴他,頭城前鎮長邱金魚的故居可能會拆除改建停車場,彭仁鴻決定用研發替代役的薪水承租活化老屋,傳承「金魚」老鎮長的精神,成為真正接地氣的頭城「好厝邊」。

老主顧的地方會客室

平日早晨,頭城巷弄冷冷清清,空間不大的美又美早餐店竟充滿人氣,跟老闆娘比熱情的人客搶著告訴我們:「這家早餐我吃了30年啦!」朝氣百分百的話語讓冬日瞬間升溫。

「早期宜蘭地區以務農為主,因此傳統早餐有很多乾麵、肉羹、扁食湯,讓做農做工的人吃飽喝足,補充足夠熱量。」但這次彭仁鴻不吃所謂「傳統道地」的早餐,反倒要從這般尋常的早餐店,展現頭城的日常。

今天早餐想吃什麼?老闆娘遞上中英雙語菜單,鍋貼跟乳酪餅講potstickers跟puff pastry也通。附餐飲品除了大冰奶,也可在騎樓的「K&F自家烘焙珈琲」跟老闆娘的女兒點手沖咖啡,以獨家配豆「元氣的祕密」迎接嶄新的一天。早餐店第二代李婉瑜說她從小被客人看著長大,七年前回到自家早餐店設攤,換她看客人的兒女長大,但要讓叔叔阿姨脫離粉泡的三合一咖啡沒那麼容易,「他們都覺得手沖咖啡很苦很酸,我就跟他們聊咖啡,讓他們慢慢從拿鐵喝到手沖,現在喝手沖咖啡已經成為他們吃早餐的習慣。」

台式早餐店手沖咖啡
在台式早餐店享受手沖咖啡,成為頭城在地人的晨間小確幸。

有次彭仁鴻帶幾個外國朋友來買咖啡順便吃早餐,他們看他吃漢堡,也跟著買來吃看看,那個畫面令他記憶猶新,「里長、賣豬肉的攤販來喝咖啡,外國人來吃台式早餐,不僅一點都不違和,還能發現不同角度的趣味。」

過了學生跟上班族外帶的尖峰時段,早餐店變成了老主顧聯絡感情的地方會客室,這些年吃下肚的早餐,統統積累成深厚的情誼與默契。彭仁鴻說起某年因為漁村創生規劃案,開了超過半小時的車去到石城漁村拜訪里長,里長人卻不在家,在頭城鎮上的蜜之蜜包子店。原來里長吃包子饅頭吃到VIP摯友等級,以前還會幫忙把賣相不夠好的NG包子送給有需要的人,因此來頭城辦事時,都會先去蜜之蜜吃飽再上工,「我們都開玩笑說蜜之蜜包子店是石城里長的頭城辦事處。」

頭城一品老店的豆花
一品老店的豆花為純手工製作,冬天還可以加薑汁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