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臺中早點巡禮,以味蕾記憶城市的尺度

松哥拉仔麵店

松哥拉仔麵已有50年歷史,招牌的拉仔麵與爌肉飯滋養無數老臺中人的胃。

文字/廖詠恩 攝影/王士豪

作家劉克襄曾經為文感嘆臺中的早餐文化貧弱,刊登在《自由時報》上的<台中人的早餐在哪>引來各界熱議,傳統派擁護炒麵配豬血湯,年輕人推崇肉蛋吐司。對於在臺中生活十多年、曾與「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的夥伴跑遍大臺中訪調的吳其融來說,這些食物當然不陌生,他愛吃,卻也不只是愛吃,「透過早餐可以了解各地區的勞動文化,以及都市的族群、擴張。」

早上8點,臺中青草街上的店家仍大門緊閉,唯有與吳其融相約的肉粥店裡,已坐有好些居家打扮的客人在吃早點。十多年前吳其融讀臺中一中時住校,搭火車回烏日的老家前,曾從臺中火車站步行數分鐘來這喝粥。21世紀前,像他這樣搭著火車而來的人在臺中舊城區讀書、工作,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商機能量。

臺中的城市樣貌成形於日本時代,20世紀初期,臺灣總督府興築臺中火車站,實施市區改正計畫,火車站前規劃為商業與住宅區,站後則以1910年成立的糖廠為中心形成工業區。「火車站旁的糖廠、青果社以及酒廠聚集了一批跨區域的人力,所以這一帶的早餐店有它的指標性。」勞動者的雙手推動城市的齒輪運轉,無暇張羅吃食,於是將煮食的勞務外包給餐飲店家。

女工的豆花早點與田調團的早餐踏查

33歲的吳其融出生於公務員家庭,對勞動的滋味,本來並不熟悉。他北上讀大學後開始關注農業議題,利用寒暑假上山採果,南下種田、割稻,「過程中可以到一個地方去住,我很喜歡去各地吃吃喝喝。」

畢業後,他在臺中火車站旁的建國市場工作一年多,「每天晚上9點多從西螺上來臺中,凌晨12點到3點之間,市場外就有攤車出來賣豬雜湯,8點多忙完再來青草街吃粥。」

在臺中工作期間,吳其融結識一群在地青年,組織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工作之餘在臺中各處採訪調查,並舉辦講座、工作坊,梳理臺中的發展脈絡。

他們造訪過已於2014年拆除廠房的中和紡織烏日廠,日治末期成立的中和紡織1960年代擁有超過兩千名員工,一度是臺灣戰後最大的棉紡廠,他們從老員工的描述中拼湊出女工的生活樣貌,「紡織工廠很熱很悶,所以工廠女工早上選擇吃冰涼的豆花,烏日一個小小的地方最多有四個豆花攤。」

女工的勞動記憶中少不了一碗豆花,而在吳其融的田調活動裡,食物也絕對不能缺席。他自願當田調團的美食先鋒,揪團踩點,與夥伴碰頭的地點往往就是早餐店,「訪調大概三個禮拜一次,前一個禮拜就會先帶一些人去那邊試試看幾間早餐店。」

四處田調兼嘗鮮,吳其融發現,「臺中的飲食有很多是受彰化影響。」彰化的開發史可追溯至清代,古城所在地彰化市更曾是中部的行政中心,日治後臺中的政治經濟地位漸升,彰化人來到臺中工作生活,也帶來家鄉的小吃,「例如爌肉飯、拉仔麵,爌肉飯最多是在彰化市,員林比較多的拉仔麵是臺中炒麵的原型。」

新舊市區的餐飲生態大不同

1974年,十大建設之一的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通車,火車之於島內交通運輸的地位被高速公路系統取代,順應中山高速公路台中交流道的設立而拓寬的中港路(後改名為臺灣大道)沿線,稻田、鐵皮屋與墳場被夷平,1980年代大飯店、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建設拔地而起,而再往後的20年間,中港路盡頭的火車站周遭,百貨商場接連倒閉,娛樂場所的霓虹燈黯然失色。

松哥拉仔麵
松哥拉仔麵的麵條中偶見染紅的麵條參雜其中,似是已經先與醬料混合拌過,增添視覺上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