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野地生活練習】把夏天的綠存進燭台花圈

夏天驅車上山後,喜歡打開車窗,讓風透進來,自然的涼意,讓人跟著神清氣爽,山裡的知了,這時候發出響亮的蟬聲,一陣一陣迴盪在山谷裡,像是清亮而節奏分明的樂音,好聽極了!

保持一個思念的距離,剛剛好

徐筠婷

臺灣,1993年生。

阿祖來自屏東的排灣族部落、阿公來自基隆的小漁村。就讀臺北藝術大學時,專長實驗動畫及暗房影像。畢業後在世界各地開始了無業遊民的工作,多關注性別、政治、生態等議題。

夢境般迷離的街頭

林官賢

1968年出生於基隆,是一個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的小吃店老闆,喜歡利用星期天或短暫的午休時間上街拍照。隨身帶著相機穿梭在城市的道路與巷弄,總有著難以預期的情況發生,非常享受街道帶來的刺激與不確定性,當捕捉到城市裡人類生活的瞬間,也滿足了心理上的慾望。

夜間的微物遐想

NORIDIDIPIKA

以觀察生活中的微物為樂,近不惑之年,在夕陽產業編書謀生,選書選題猶如一場賭局,壓對寶,腎上腺素興高采烈,壓錯寶,灰頭土臉繼續吃土。學生時代主修攝影,曾立志從事視覺相關工作,無奈短暫夭折,倒是編了不少攝影書。

星空下,做著時光旅人之夢

浩瀚的宇宙中,無數星球的光經過數年到數萬年的時間旅行到地球,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星空面貌,而在夏季,由千億顆星球構成的銀河是夜空中最燦目的存在。

生猛迷幻的港都夏夜—雨都漫步

出生於基隆的張惠媛是「雨都漫步」的成員之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著對家鄉的認同,紛紛投身在地文史的導覽行列。

在地人的古鎮夜不眠—鹿港囝仔

「這是剛剛在市場那買的麻糬,恁先呷,這家生意很好,再晚就買不到了。」初次見面,張敬業帶來他鍾愛的鹿港小吃,用慣用的臺語催道「你們先吃」;傍晚分食一盒甜食,令人聯想到晚餐前偷吃零食的嘴饞孩童。

從肉燥飯到調酒的臺南夜—蒂頭製作所

下午3點,你在做什麼呢?

每到夏季的這個時間,位於臺南市永福路巷內的「蒂頭製作所(DittoBakery)」,林孟谷和平烈偉通常正在準備當週製作麵包所需的材料。

懂得生活就不會迷路的城市—大書STUDIO

水氣在遠方的海平面上,形成一朵朵如空中樓閣般的雲塔。這些蓬鬆軟綿的雲塔,是花蓮夏日傍晚最常見到的景色。因為日夜溫差大,海上的對流打造出巨大濃積雲,它們被中央山脈遮擋住的日頭餘光照射,邊緣越加潔白明亮。

夏夜的詩意

張良一

1968年生,1987年就讀淡江大學經濟系,大學四年不是在臺灣某個角落拍照,就是窩在淡水河邊看書,自嘲念的是淡水河邊大學攝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