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猛迷幻的港都夏夜—雨都漫步

文/李盈瑩 攝影/王正毅

出生於基隆的張惠媛是「雨都漫步」的成員之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著對家鄉的認同,紛紛投身在地文史的導覽行列。張惠媛眼中的基隆夏夜,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崁仔頂漁市拍賣、盛夏中元祭的放水燈,還有基隆特有的一股閒適自得的氣氛。

基隆人的海派性格

相對於冬季濕冷連綿的細雨,港都的夏夜似乎顯得更加熱絡。海洋廣場上人們無所事事吹著徐徐海風;巷弄裡,店家在騎樓擺上幾張桌椅,人們就坐在街角啜起咖啡,或開瓶啤酒大啖熱炒。張惠媛說:「由於早期基隆人多半從事討海或煤礦開採這類高風險行業,我所接觸到的老一輩,多半擁有海派樂觀、及時行樂的性格,且豪邁的個性讓他們樂於分享,有時導覽途中或走訪店家,一些路過的在地人就湊過來,熱情講述自己的兒時經驗。」

張惠媛觀察,這種在街頭就吃喝起來的悠哉氣息,或許與基隆人緊密的社群性有關,以前委託行(買賣外國貨的地方)最興盛的時期,整條街會一起辦尾牙;基隆在地的宗親會也很團結,每年各姓氏輪流舉辦中元普渡,延續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這全仰賴各大宗親會強而有力的向心力。

有山有海的自然城市

海派、群聚力強,體現在今日的基隆,就是夜裡大夥聚在一起喝酒、吃熱炒、唱KTV,或相約酒吧小酌一番,共譜熱鬧喧嘩的基隆夜生活。然而談起張惠媛自己的基隆夏夜,或許因為小時候爸爸都會帶她們到海門天險的砲臺踏青、到七堵一帶的溪流抓魚,直至長大以後,雖然平日在臺北報社上班,每逢假日回到基隆,張惠媛最喜歡的還是往戶外跑,「可能基隆的路較小、樓房沒這麼高,回到家鄉彷彿就能消磨掉大都市的緊繃感,想放鬆的時候我都會去看夜景,一個人有時買些零食就跑去坐在碧砂漁港的海堤上吹風看海,其它還有外木山、潮境公園的101高地、基隆地標虎仔山,也都是基隆人夏季看夜景的去處。在這座三面環山的海港城市,上山下海都很容易。」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