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米食興衰】日本飲食西化成風潮 2策略可望拉抬稻米產量

日本稻作因國內稻米消費量的萎縮而陷入嚴峻困境。即便是典型稻米加工品(如由稻米製成的酒精飲料──清酒)的消費量也正在萎縮。此外,有研究預估消費量下滑的現象,將會因日後人口的減少而加劇。文化和社會的西化是造成消費量萎縮的背景因素,而這樣的西化是政府透過政策刻意推動的成果。

新聞
【米食興衰】日本稻米消費量逐年下降 起因於政府推行這政策

日本稻作因國內稻米消費量的萎縮而陷入嚴峻困境。即便是典型稻米加工品(如由稻米製成的酒精飲料──清酒)的消費量也正在萎縮。此外,有研究預估消費量下滑的現象,將會因日後人口的減少而加劇。文化和社會的西化是造成消費量萎縮的背景因素,而這樣的西化是政府透過政策刻意推動的成果。若想瞭解日本稻米和清酒市場的困境,勢必要回溯日本飲食和生活方式西化的過程。

新聞
他國限糧出口 臺灣稻米存量滿滿 陳吉仲:可做「政府間的援助」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中國3月底在全球大舉採購稻米5千萬噸,就是糧食安全重要的例子,農委會也盤點了各項農產品的庫存數量與農業資材是否充足,需要進口的蔬菜種子、肥料原料、黃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包括庫存、在途,及已下訂的訂單,可確保至今年年底均供應無虞。至於米,公糧庫存加上新收成,到年底有280萬公噸,多到可以做「政府間的援助」。

新聞
【從圳說起】日本家庭主婦的怒吼 竟意外啟動嘉南大圳建造

日治初期日本對臺灣稻米種類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9世紀末的臺灣總共有403種稻米(水稻379種、陸稻24種)。水稻品種當中,又分成秈稻290種、糯稻89種,顯示臺灣已大量種植秈米。口感乾爽的秈米對當時臺灣人而言是習以為常的滋味,但日本人可吃不習慣。1873年,臺灣尚未割讓給日本,年輕的日本軍人樺山資紀祕密來臺進行調查和探勘,他怎樣也想不到,20多年後,自己竟成了第一任臺灣總督。據說樺山在臺灣調查期間最不能適應的就是米飯,熱飯乾而鬆散,冷飯不黏也不香,讓他食不下嚥。

新聞
食米量僅20年前一半!國產稻米與小麥食用量 驚現死亡交叉

你今天是吃飯還是吃麵?在20年前10人有7人會回答吃飯,如今可能不到一半。臺灣擁有稻米王國的美稱,然而國人卻越來越不愛吃飯,民國70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有90公斤,但107年下滑到45.61公斤,食量接近腰斬,當然這也影響到台灣米的銷量。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吃白米別怕血糖升高!水稻專家找出低升糖水稻品系

水稻熱量高且屬於高升糖食物,稻米吃下肚,被人體消化後,體內血糖容易會快速上升,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能少量食用。 […]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蟲蟲危機】天氣轉熱 植物病蟲、畜禽寄生蟲「蠢蠢欲動」

台灣位處亞熱帶,每逢夏季溫度升高時,部分病蟲害便開始蠢蠢欲動,造成畜牧、農業的損失。如稻農不樂見的紋枯病,便是在高溫時容易發病,造成農業損失;而雞隻因天熱飲水多,糞便潮濕之下容易讓寄生蟲大量繁殖。在氣溫逐漸升高之時,預防寄生蟲及病蟲害成為重要課題。

新聞
臺中秈17號出列,畜試所開發飼料米,養出美味米飼雞

臺灣人越來越不愛吃飯,隨著飲食西化的趨勢,臺灣人的飲食習慣正在慢慢改變,根據統計國內的白米需求量逐年下降,過去20年來已減少了14.3公斤,然而稻米生產依舊維持一定產量。為了擴大國內稻米消費量,畜產試驗所(以下稱畜試所)特別以臺中秈17號作為飼料米來取代玉米,發現食用飼料米的土雞,不論是在肉質以及風味上,皆有明顯提升,適合畜產業規劃取代。

新聞
申報即將截止,2019年「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獎勵措施調整

由農糧署所推動的「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於今(2019)年邁入開辦第2年,透過對地直接給付,提供農民在繳售公糧以外不同的方案與選擇。2019年為了持續推廣計畫,農糧署不僅針對各項措施做出調整,同步也將已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的農民們納入,可參與稻作直接給付,另外也將加碼獎勵金,鼓勵農友們一同來種好米。

新聞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施行一年,第一線人員怎麼看?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實行將屆滿一年,其中對地直接給付鼓勵農民將米賣到市場,改變以往繳公糧重量不重質的習慣,糧商指出,對地直接給付確實給農民多一種選擇,但前提是整體政策操作得宜,若生產總量控制不好,市場上稻米過多,農民不一定能享受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