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臺灣位處熱帶、亞熱帶之間,林相複雜多元,目前森林面積占全島60%,資源豐富,如何活化利用這些「寶藏」是重要課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年大力投入國產材產業,並積極推動可相輔相成的非木質林產物的產業發展,2019年即委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王升陽,針對本土森林植物精油進行資源盤點與產業化評估。
去(2023)年,農業部進一步通過新增「森林精油」為林產品初級加工項目,所有林農皆可以於林地內設置初級加工場,將林業剩餘資材蒸餾萃取。林業保育署與轄下八個地區分署打頭陣,將國有人工林當中的造林木與原生植物萃取出精油,連結產官學三方推出精油相關產品,同時輔導林農、林業合作社投入精油生產,與後端業者合作,共同邁向臺灣森林精油生產的行列。
購買連結:博客來、誠品、PChome豐年農市、udn琅琅悅讀、讀冊生活、HyRead凌網、華藝數位、Zinio、KONO、PUBU、台灣雲端書庫、Readmoo讀墨
森羅林萃 根植本土森林精油
【農產新豐味】
臺灣No.1燉飯米 花蓮26號:因應米食文化演變育種 在地品種、在地栽培
【運銷焦點】
從產地到餐桌 食物歷經哪些環節?:走一遍食物里程 做出更認真的消費選擇
【農友心得】
一方風土一方滋味 不同土質種出不一樣的鳳梨味:田區觀察與田間踩草保溼經驗談
一路向南 臺澳莓果產業第一線觀察紀實:低需冷藍莓走進低緯度 澳洲也多採介質栽培
崇敬宇宙自然的耕耘藝術 生機互動農法:持續輪耕、休耕栽綠肥 堆肥為土地存款
【農業技術】
智慧識別瓜類病蟲害 「虛擬植物醫生」隨時在線:使用者上傳影像即可識別葉片病徵
【農業經營】
前農科院長李文權領青年做農 建六級產業獲利模式:小原野共玩農場劉錦達:「農業沒有想像那麼難」
【國際新知】
日本國產青花菜看俏 將列為「指定蔬菜」:完善的補助機制 相隔半世紀納入新品項
【農村文化】
牆上的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