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產青花菜看俏 將列為「指定蔬菜」:完善的補助機制 相隔半世紀納入新品項

指定蔬菜是日本穩定大宗蔬菜產銷的制度一環,「菜單」長期不變,納入青花菜是半世紀以來首次新增品項。(攝影/盧亞屏)

指定蔬菜是日本穩定大宗蔬菜產銷的制度一環,「菜單」長期不變,納入青花菜是半世紀以來首次新增品項。(攝影/盧亞屏)

文/盧亞屏
目前定居日本東京,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博士班在學,主要研究日本產業及科技發展。淡江大學日文系研究所碩士、東吳大學數學系學士。

2024年1月22日,日本農林水產省(相當於我國農業部)發布了青花菜將於2026年起列入「指定野菜」的訊息。日文「野菜」即為蔬菜之意,某種蔬菜若是深受日本國民喜愛、消費量大,變成日常餐桌上必要的品項,便會被列為「指定野菜」(以下翻譯為「指定蔬菜」)。

青花菜將「升格」為指定蔬菜一事,在日本引起討論及各媒體紛紛報導,因為上一次日本政府新增指定蔬菜品項,是1974年將馬鈴薯納入其中,至今已有半世紀之久。

目前日本的指定蔬菜已有14種,分別為高麗菜、小黃瓜、白蘿蔔、紅蘿蔔、芋頭(里芋)、洋蔥、番茄、茄子、青蔥、大白菜、馬鈴薯、甜椒(包含青椒及彩椒)、菠菜及萵苣;那麼,指定蔬菜對日本農家和消費者而言有什麼意義呢?

穩定大宗蔬菜供給 從種類到產地、生產者都有相關規範

蔬菜是民生必需品,換言之,需求量大、成為日本國民重要營養來源的蔬菜會被列入「指定蔬菜」。需求量大則首重安定供給,日本農林水產省便將有足夠面積,且適合大量栽培某種指定蔬菜的農地列為「指定產地」;據2024年2月農水省資料,全日本共有873處生產14種指定蔬菜。

「指定蔬菜」及「指定產地」制度,是根據日本政府1966年制定的《野菜生產出荷安定法》(蔬菜生產及運銷穩定法)實施的,該法主旨在確保重點蔬菜的穩定供給,涵蓋範圍廣泛,包括生產者及運銷團體的登記,輔導生產運銷的現代化,設立生產運銷及穩定價格的法人組織等。當某項指定蔬菜的價格因豐收而跌落,或因天災而欠收時,便會對指定產地有登記且持續栽培的農家、產銷業者啟動補助機制,以支持蔬菜生產。

除了目前14種「指定蔬菜」外,一些蔬果品項雖然整體消費量較少,但在兼顧豐富蔬食的需求及地域農業振興上有其重要性的蔬菜共35種,日本農水省將其列為「特定野菜(蔬菜)」,例如毛豆、南瓜、蘆筍、韭菜、薑、草莓等等,其中也包括2026年將升格為「指定蔬菜」的青花菜在內。

青花菜增產一枝獨秀 供應量提升、發揮進口替代效果

在青花菜將獲升格為「指定蔬菜」之前,獲得指定的是1974年的馬鈴薯,兩者令人驚訝的相距了50年。但為何50年間沒有任何新的蔬菜被指定?而青花菜又為何能夠在50年後獲得青睞一躍成為「指定蔬菜」?

50年間沒有任何新的蔬菜被指定,顯示的是日本人的蔬果食用習慣長期未有太大改變,然而隨著人口結構改變、農業人口減少,許多蔬菜的供給量都在下跌,或頂多維持持平。唯一不同的是,自2000年以來青花菜以其高營養價值、料理方便、適合作為便當菜等優點,大受日本消費者喜愛,自1989年至今國內供應量已成長1倍,展現一枝獨秀的驚人成長力道。

根據日本農水省調查,2020年日本青花菜的產量突破17萬噸,同年國內蔬菜運銷量前5名分別是馬鈴薯(185.7萬噸)、高麗菜(129.3萬噸)、洋蔥(121.8萬噸)、白蘿蔔(103.5萬噸)及大白菜(74.1萬噸),其中除了大白菜之外,都呈現下滑趨勢。青花菜消費量距離名列前茅的其他蔬菜仍有距離,然而生產、消費量不斷提升的狀態,使它脫穎而出成為「指定蔬菜」;而從進口量來看,近十年來日本青花菜進口量維持在6、7萬噸,2021年的進口生鮮青花菜已減少至2012年的一成左右,日本國產生鮮青花菜取代進口產品,已有一定進展。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日本農林水產省2020年「作物統計調查」 製圖/盧亞屏、設計/林峰毅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日本農林水產省2020年「作物統計調查」 製圖/盧亞屏、設計/林峰毅
日本生鮮青花菜進口量十年來呈下降趨勢,日本農畜產振興機構認為國產品的進口替代已有成效。(圖表來源/農畜產業振興機構《野菜情報2023年3月號》)
日本生鮮青花菜進口量十年來呈下降趨勢,日本農畜產振興機構認為國產品的進口替代已有成效。(圖表來源/農畜產業振興機構《野菜情報2023年3月號》)

政府、業者共同負擔 法人基金穩定蔬菜價格及供給

日本的青花菜量產季節是在冬天(11月~隔年3月),但因國土狹長、各地氣候不同,能藉由「指定產地」錯開生產,再加上一部分進口,可說是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蔬菜。價格依季節及通路略有不同,以筆者居住的東京市區為例,大型超市的青花菜價格雖隨季節有異,大約穩定的落在每顆新臺幣41~48元左右。

日本農水省每年會分別對各地區產地之各農作物出貨量調查,作為隔年的栽培參考,其中自然也包含非常重要的指定及特定蔬菜的統計,以避免農作產量過與不及。而1966年推出並持續修訂的《野菜生產出荷安定法》,詳盡規畫蔬菜生產體制,以保障農業自足及提升農民生活。

補助的主要指標,是當某項指定蔬菜價格低於過去6年平均價格一定程度,便會啟動補償機制。至於補償金的來源及處理,是以農家(參與之農業團體)、地方政府及國家共同負擔的基金為主,成立「獨立行政法人農畜產業振興機構」,六成資金來自中央政府,其餘由地方政府、農業團體各分攤二成;對於35種「特定蔬菜」也有相似的輔助機制。

日本雖有完善的法令及制度,但在社會產業演變下農業從事者減少及農民高齡化,農業發展不能說沒有危機,此次因青花菜消費的大幅成長將成為「指定蔬菜」,仍是一項值得歡欣的消息,其中維繫產業發展、消費者福祉的作法,亦值得臺灣借鑑。

資料來源:日本農林水產省 製表/盧亞屏
資料來源:日本農林水產省 製表/盧亞屏

參考資料來源:日本農林水產省、獨立行政法人農畜產業振興機構、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