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施行一年,第一線人員怎麼看?

文/洪嘉鎂 攝影/洪嘉鎂 首圖攝影/謝佩穎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實行將屆滿一年,其中對地直接給付鼓勵農民將米賣到市場,改變以往繳公糧重量不重質的習慣,糧商指出,對地直接給付確實給農民多一種選擇,但前提是整體政策操作得宜,若生產總量控制不好,市場上稻米過多,農民不一定能享受到優惠。

農糧署也說明,明年計畫除了提高優質稻米獎勵金、調整補助作物內容外,將新增水資源競用區一期稻作轉旱作試辦措施,期盼能達到節省用水、調整稻米產業結構等目的。

穀價低迷與稻作直接給付有關?農科院調查是因氣候平順豐收

農委會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將屆滿一年,財團法人豐年社與臺灣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舉辦「2018農業政策座談會─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 擴大推動與展望─」邀請產官學界討論政策推動遇到的問題。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採取條件式堆疊補貼,只要符合越多項措施,農民所能領到的補貼越多,內容包含鼓勵農民生產高品質稻穀銷售市場可直接領取補貼,不一定要繳售公糧;鼓勵稻田轉作具有競爭力作物,調減稻作面積及提供國產雜糧供應;另外也鼓勵農地使用,種植綠肥、景觀作物、翻耕、蓄水都能領取補貼。

相比106年國內種植作物面積狀況,農糧署統計,107年水稻種植面積減少2,064公頃,而轉(契)作則增加4,386公頃,顯示有一部分的稻田種植具有競爭力作物,另外也有新的農友參加雜糧種植。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指出,107年一期稻作相比101年到105年的平均水稻生產狀況,每公頃單位產量增加15%,總產量增加22%(約23.9萬公噸稻穀),農民收益增加10%。

今年除了有公糧保價收購外,若農民直接將高品質稻穀銷售到市場可直接領取補貼,但有人反應今年穀價偏低,是否是因為雙軌制並行而導致如此結果。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政中心研究員孔維新澄清,很多人認為是因為政策等導致稻作產量增加,調查今年稻作產量增加的原因是氣候平順讓收成增加,而非政策因素,訪問120位農民對於雙軌制的想法,僅有9.3%不滿意。

但壽米屋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肇浩表示,稻米產業確實存在產銷失衡問題,當種植面積不減少、銷售沒增加,如果公糧不收購,市售米就會跌價,這是供需問題。

芳榮米廠執行長黃麗琴也指出,對地直接給付的確是給農民多一種選擇,但前提是整體政策操作得宜,例如今年屏東的稻穀收購價格好,農民還可以領取補貼,若生產總量控制不好,農民不一定能夠享受到優惠。

黃麗琴分享自己看到的問題點。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這項政策的推行,有一部分希望調整水稻產業結構,目前水稻超量20萬公噸,大約有3萬公頃,得先調節超產的稻米,不管是公糧還是民糧,這些稻穀都在國內流通,所以現階段以直接給付鼓勵農民重質不重量;同時也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米產品,如果糖、敷膜等,緩解產量過多問題。

轉作雜糧仍要多方面評估

計畫也選定重點推動作物鼓勵稻田轉作,希望農民可以將原本的水稻田轉作進口替代作物、外銷主力作物、重點發展作物等,以調降稻作面積。

將軍企業社負責人蔡財興長期推動種植大豆,從100公頃推廣至2000多公頃,生產面積逐年增加,他表示,個人契作面積目前達140多公頃,主要是發現土地未被妥善利用,大多是領取補助或是休耕,若這些土地轉作大豆就不用向國外進口。

蔡財興指出,消費者認為豆類很便宜,但國產大豆價格比進口大豆高出兩三倍,該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是關鍵,目前自己有持續跟豆漿、醬油、豆皮廠商推動使用國產大豆,但銷售價格就是廠商採用瓶頸,如果大豆有好的銷售管道,那稻米轉作大豆就不是問題。

陳肇浩補充,雜糧是旱作作物,臺灣多雨潮濕會影響收成,有些雜糧作物到底適不適合臺灣,可能大雨來襲,就是沒有收成。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柳婉郁也提到,稻米轉作與否,需要考量土地的土壤性質是否合適,另一方面該如何輔導習慣種稻米的農民轉作,產銷問題該如何解決、種苗成本多少,這都會影響到轉作意願。

林傳琦表示,農糧署有思考轉契作是否會造成其他作物產量失衡,或是缺乏轉作意願,因此訂定重點發展作物品項時,首先考慮國內種植面積較多的作物,如甘藷、蔥、南瓜,增加農民轉作意願,但不至於影響到作物產銷失衡。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也表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精神是導入環境、綠色、生態效益等概念,應該要更考量到環境多功能效益,應該要讓農民理解概念,而非補貼產品。

楊明憲表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精神是導入環境、綠色、生態效益等概念,要更考量到環境多功能效益。

108年將新增水資源競用區一期稻作轉旱作試辦措施

林傳琦表示,明年度計畫會作部分調整,如優質稻米獎勵金原本是鼓勵參與契作、取得產銷履歷、有機或友善耕作驗證者,另外給付1,500元獎勵金,明年度會提高至3,000元;轉(契)作獎勵標準今年新增綠豆、矮性菜豆、採種蔬菜,而重點發展作物也調整品項,如鳳梨有產銷失衡狀況,移出適用品項。

農糧署也希望從水資源管理方向建立耕作制度,像臺南、桃園都有缺水情形,會與水利署合作推動自主水資源競用區,將易缺水地區的水稻轉為旱作,自主維護生態環境。因此農糧署將在明年新增水資源競用區一期稻作轉旱作試辦措施,先針對石門水庫灌區(楊梅、平鎮、新屋、湖口、新豐、竹北)、新竹農田水利會上坪堰灌區(竹東)、苗栗農田水利會明德水庫灌區(造橋、後龍)、嘉南水利會灌區(六腳)進行試辦。

林傳琦指出,農民可自由參加,試辦區內不限基期年農地,像桃竹苗等區種植計畫獎勵作物或綠肥、景觀作物,每公頃可獲得給付7.2萬元,農民可選擇種植其他作物標的,節省用水,也調整稻作產業結構。

莊老達表示,目前國內符合對地綠色環境計畫僅有31.8萬公頃,國內有60幾萬公頃的農地,政策推行得思考全國適用、農業多功能性,提供永續生態、水源涵養才是計畫的意義,目前把有機、友善納入,進一步是水源涵養,未來會再思考納入生態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