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碳匯優質在多重效益 碳權只是功能之一:2040增匯千萬公噸 淨零、農業永續攜手企業ESG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 莊老達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碩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副署長、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企劃處處長。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 莊老達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碩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副署長、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企劃處處長。

口述/莊老達 採訪、整理/游昇俯、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1)《巴黎協定》首揭「淨零排放」(Net Zero)概念,並在2021年COP26定下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臺灣在同年「422世界地球日」由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排放,並在去年8月7日揭牌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推動碳交易。

全球如火如荼推動淨零排放,國內不僅坊間「碳權開發師」、「碳權交易師」相關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家中有塊地的農民也紛紛期待能經營碳匯取得碳權,多一筆收益。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氣候治理科科長王怡絜指出,常常有「農民電話打來就說,我有一塊地,是不是可以種樹?是不是有碳權?」從農委會時代設置「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起,就一直接到這類的電話。

農業碳權在生產農產品同時經營自然碳匯,炙手可熱。農業部要提早國家目標十年,達成2040年淨零排放,致力增匯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既要用自然碳匯幫助農業環境永續,也要引進企業力量讓農民分享獲益。

農業碳權的特性是成本很高、時間很久、量體很小。不只是農民,外界很多人不清楚農業碳權特性,都對農業碳權有過高的期待,實際要操作農業碳匯拿碳權,根本就是划不來!種樹一年每公頃增匯約8到1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還是種樹7、8年以後才有的水準,前期每年增匯可能只有3、4公噸,與投入成本不成比例。

碳權只是農業多功能之一,其他功能的效益比碳權還大。農業碳權在國際碳交易中屬於比較高品質的碳權,就是因為除了可抵免碳排,還有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國土保安、糧食安全等多種效益。農業部本身不需要碳權,但企業有碳權需求,而且要撰寫ESG永續報告書,農業部因此希望透過與企業合作ESG專案的方式,共同推動自然碳匯,讓企業協助農業或環境永續經營的作為可以揭露在永續報告書中,附帶效益才是獲得可抵換碳排的碳權。

農田水利署與大亞電纜合作,在嘉南大圳沿線植樹,營造綠廊。(圖片提供/農田水利署)
農田水利署與大亞電纜合作,在嘉南大圳沿線植樹,營造綠廊。(圖片提供/農田水利署)

2040淨零增匯千萬公噸黃碳占六成 結合企業ESG做碳匯比賣碳權好

農業部曾宣示提早國家目標十年、達成2040年淨零排放,但實際上,農業部門現況已經淨零。根據最新2023年版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農業部轄管的林業部門碳匯達2,185萬公噸,農業部門碳排323萬公噸,加上能源使用的「燃料燃燒」排放300萬公噸,總計不過623萬公噸,早已經是「負碳」。

2040淨零排放目標增匯1,000萬公噸,因為我們要把623萬公噸抵減掉變成零;1,000萬公噸大致將以黃碳占六成、綠碳二成五、藍碳一成五的比例推動。

藍碳潛力大,相關技術持續開發,圖為海草床與鬚鯛魚群。(圖片提供/水產試驗所)
藍碳潛力大,相關技術持續開發,圖為海草床與鬚鯛魚群。(圖片提供/水產試驗所)
備註:以上統計截至2024年3月底 資料來源: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暨抵換資訊平臺https://carbonoffset.moenv.gov.tw/VoluntaryReductionView/PublicOpinion
製表/游昇俯

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經營自然碳匯提出自願減量專案,可以申請核准取得減量額度(碳權)的僅限於「事業及各級政府」,農民個人不能申請碳權。但農業部期待提高碳匯,協助碳匯轉變為碳權,也要讓投入增加碳匯的農民享受到一些附加的效益。

舉例來說,若農民配合集團產區以有助增加土壤有機質的管理方式栽培水稻,農地土壤增匯每公頃可能只有1公噸,碳權價格每公噸不過3、500元,但集團產區經營主體只要以稻穀價格每公斤多5角向配合的農民收購,以每公頃產量6千公斤計算,農民就多3千元收入,會比自己賣碳權收益更好。而且,要取得碳權需要做查驗,查驗要成本,要進一步取得碳權,就要思考成本效益。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科長王怡絜表示,期待經營碳匯取得碳權的農民很多。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科長王怡絜表示,期待經營碳匯取得碳權的農民很多。

有機質、生物炭為土壤增匯 2040淨零仍需新負碳技術

2040淨零增匯目標以土壤碳匯占比最高,因為技術上比較可行,方法也比較明確。可以透過在農地上長期施用有機質,以微生物改良土壤、減緩有機質分解速度,減少耕犁對土壤的擾動,以及草生栽培等,以有機質形式增匯;農業的生物質經高溫厭氧環境形成生物炭(biochar),可將碳固定不容易分解,生物炭具鹼性、多孔隙結構可做農業生產應用,以生物炭形式施用農地也可以為土壤增匯。

未來生物炭若作為製造肥料的材料,將依《肥料管理法》管理、檢驗八大重金屬,農糧署正評估增列戴奧辛、芳香烴等汙染物質檢驗項目;並評估新增肥料品目規格「生物炭」,管理整包純生物炭的資材,有如「石灰」的管理,並研擬農業施用指引,以避免有環境汙染疑慮。

由於臺灣森林覆蓋率已達國土面積六成,透過新植造林做森林碳匯的量體有限,未來能做的是利用原本沒種樹、容易崩塌的農牧用地,或是灌溉水圳、水利署營造工程旁的邊際土地,拿來種樹;例如農田水利署與民間企業大亞電纜合作,在嘉南大圳沿線植樹營造綠廊。竹林碳匯效率高,每年每公頃可增匯20公噸,也相當具經營潛力。

藍碳其實也是造林,海底的林。地球表面積七成是海洋,全世界都認為藍碳潛力很大,但相關技術開發都還在起步;我們調查過,馬祖、澎湖、東沙群島等區域適合種植海草,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已與中信金控公司、澎湖縣政府等合作復育海草床。

但是目前自然碳匯運用的都是現有的技術,農業部門仍需要開發新的負碳技術,才能達到2040淨零的增匯目標。

農業部門多做一些 讓整個國家更容易淨零

目前,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已經在思考與農糧署、集團產區經營主體等合作執行自願減量專案,可能號召「食這條水(水圳)的500公頃(農地)」農民一起操作乾溼交替灌溉;因為水稻田是溫室氣體甲烷主要排放源之一,透過乾溼交替灌溉,有助減少水田甲烷排放量。

農業部也可以輔導台肥公司製作生物炭肥料,讓農糧署、各改良場或農會邀請特定經營專區內的農民,在栽培作物時以相同管理方式施用生物炭肥,增加土壤碳匯。

自願減量專案具體規劃需要相關方法學定案才能推動,農業部已提交「改進農業土地管理方法學」,由環境部審查,裡面包含水稻乾溼交替灌溉等多種管理措施;未來也將為生物炭施用提送另外一個方法學審查。

農業部設定增匯1,000萬公噸抵銷碳排,除持續造林外,配合目前已在推動的化學肥料減半、汰換老舊農機為電動農機等減量措施,未來透過節能水車、農地土壤管理、海草床等方式,農業部可能額外產生4、500萬公噸的減量與1,000萬公噸的碳匯額度。這是因為農業比較有自然碳匯的潛力,所以我們會多做一些,讓其他部門的碳排減到無法再減時可以拿去抵銷,這樣整個國家才容易達到淨零。

農田水利署思考號召同水圳灌溉農民,一起執行自願減量專案。圖為示意圖。(圖片提供/農田水利署)
農田水利署思考號召同水圳灌溉農民,一起執行自願減量專案。圖為示意圖。(圖片提供/農田水利署)
竹子碳匯效率高,相當具經營潛力。
竹子碳匯效率高,相當具經營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