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現在一個人種了四甲金鑽鳳梨田。
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越南媳婦的生態友善鳳梨

大武山下,鬆散的紅土被紺紅的鳳梨葉覆蓋,隨著緩坡起伏,在那種總是把頭皮晒鬆然後晒傷的陽光下,像是晒一床巨大的棉被。為了躲避過晒,鳳梨農阮氏政清晨四、五點就起床到田裡工作,等七、八點太陽出來,越熱越容易累,才回家休息到下午,再去巡檸檬田、芋頭田,還有種榴蓮蜜賣給印尼、泰國、菲律賓等來臺灣工作的「外國人」。等到太陽下山稍微涼爽了,她會再去一次鳳梨田澆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3月號 森羅林萃 根植本土森林精油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年積極推動非木質林產物的產業發展,去(2023)年農業部通過新增「森林精油」為林產品初級加工項目,林業保育署與轄下八個地區分署打頭陣,將造林木與原生植物萃取出精油,連結產官學三方共同投入,邁向臺灣森林精油生產的行列。

鳳梨光憑外觀並不容易判斷風味,這是老欉區的鳳梨。
農觀點
一方風土一方滋味 不同土質種出不一樣的鳳梨味:田區觀察與田間踩草保溼經驗談

青農老斌以無農藥、無肥料雙無栽培土鳳梨約9年,並自2022年4月開始進行鳳梨田踩草的試驗,也就是不割草,而是將雜草踩壓至不影響鳳梨植株生長的狀態;經過一年多踩草試驗,他發現田間保水能力變好,然而在降雨較多的情況下卻對鳳梨風味造成影響,同時新、舊兩塊田區的土質與收成,也能比較出明顯的差異。

鄉間小路
【織物記憶】鳳梨也能做布料

每年二月過後進入鳳梨生產旺季,通常由屏東開始往北至臺南、嘉義採收,今年度鳳梨總收穫面積達七千一百八十五公頃,其中金鑽鳳梨就占八十五%。鳳梨是臺灣的日常水果,經過品種改良,口感細膩、多汁,甜度極高,顏色、風味依據品種略有不同。一一〇年時探訪屏東縣高樹鄉「銀獅農莊」,令人印象深刻的鳳梨田與後山連綿,伴隨著山區雲霧繚繞,壯麗的美景盡收眼底,站在鳳梨田間感到心情無比舒暢,難怪此處可以孕育出如此好吃的鳳梨。

新聞
13家業者鳳梨食品創逾億產值 鳳梨貢丸Q彈又開胃 餡餅融合果乾、果餡雙口感

農委會農糧署委託嘉大、興大及高雄科大,技術輔導國內13家業者開發鳳梨加工產品,今(15)日舉辦新品發表會,老字號貢丸品牌「海瑞摃丸」與「旺萊山」聯名的「旺貢丸」,用100%臺灣豬後腿肉及金鑽鳳梨製成,肉鮮果香、Q彈又開胃;「豆之家」鳳梨餡餅,餅皮上蓋鳳梨果乾、內填鳳梨果餡,一口咬下吃得到兩種鳳梨口感。

新聞
鳳梨內外銷價格勝往年 日茨城笠間市長宣布臺灣鳳梨持續作為學校午餐水果

國產鳳梨在4月底前因氣溫偏低、品質不穩,但4月下旬至今氣候顯著回暖,現在鳳梨品質「正得時」,國內批發及出口價格均比往年更高,日本茨城縣笠間市長山口伸樹今(11)日受農委會農糧署邀請訪臺,宣布持續採用臺灣鳳梨作為日學童營養午餐水果。

新聞
臺灣鳳梨一吃成主顧 桃猿洋投雷法:我的下一場比賽就是臺灣鳳梨日!

樂天桃猿昨(3)日在桃園主場出戰富邦悍將,特別與農委會農糧署合辦「農糧署旺萊趴」,邀請農糧署長胡忠一開球。雷法表示,臺灣鳳梨非常好吃,全世界的鳳梨都應該長這樣,下一場他先發投球日要叫做「鳳梨日」。

鳳梨酸酸甜甜的口感,夏季入菜膾炙人口。(攝影/游昇俯)
新聞
鳳梨入菜夏季料理良伴 20校學校午餐採購百公噸 農糧署明年目標300公噸

學校營養午餐菜單使用水果相當普遍,但鳳梨仰賴人工削皮截切,過去因此鮮少「入菜」;鳳梨產業策略聯盟今年與全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合作,媒合CAS水果截切加工廠以自動削皮機協助鳳梨截切,製成規格化食材供應團膳業者,克服學校使用門檻,計有全臺20間學校、採購達100公噸,明年預計擴大至50校、採購300公噸規模。

新聞
芒果鳳梨「台農23號」外流中國? 育種者官青杉:尚無法證實

近日有中國媒體報導我國鳳梨品種「台農23號─芒果鳳梨」已在中國種植,國內優良作物品種有被竊之嫌,但台農23號育種者、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官青杉表示,此品種從108年開始技轉授權,迄今包括種苗業者4家、農民3家栽培,國內種植量還不多,中國生產情形也無法確認,「外流機會應該不高」,近2年也沒有種苗出口紀錄。

新聞
農民催花提早產期、鳳梨4月大出 農委會今年產銷輔導4萬公噸

國內鳳梨全年可生產,但因去年2、3月鳳梨價格好,今年農民提早催花,使得主產季採收期集中2至4月,最大量預估落在4月、約5.9萬公噸。農委會啟動拓展外銷、國內行銷及多元加工等產銷輔導措施,包括4月盛產期提高加工收購獎勵最高每公斤9元,規劃輔導總產量達4萬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