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北科大「白飯之亂」 農委會籲多吃白米還要加強食農教育

臺北科技大學資財系學生日前舉辦營隊,因部分學生到熱炒店用餐,白飯不夠、吃不飽,上網給店家1星負評,事件在網路延燒多日,引爆兩方論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2)日表示,「很高興看到年輕人願意吃國產米飯」,農委會將加強食農教育,例如不能因滷肉飯好吃就一次吃上5碗、10碗,要「平衡」、均衡飲食,比較健康。

新聞
去年學校午餐用國產水產品近6千公噸 「班班吃石斑」帶動魚價成長

農委會漁業署推動石斑魚成為學校午餐食材,也促使學校午餐使用三章一Q水產品覆蓋率達95%,去年整年採購水產品已達5,900公噸。漁業署長張致盛今(6)日表示,過去石斑魚8成外銷,現已轉變為7成內銷,帶動整體產業效益,近期石斑價格每公斤逾210元,更勝去年同期。

邱照明(右)和吳昭燕(左)。(攝影/吳尚鴻)
豐年人物
超鬧超深入!綠合農場用玩樂傳遞食農與永續

親近農村、感受土地,這樣的想望存在許多人心中,對於在臺北長大、生活、工作的邱照明和吳昭燕夫妻也是。6年前兩人毅然放下穿西裝開名車、透支健康的房仲業和設計工作,踏上下鄉尋找人生烏托邦的旅程,第一道現實關卡:沒土地、沒技術、沒資源的「三無農民」可以從農嗎?隨著主打親子體驗的農場經營日漸穩定下來,他們又給了自己第二道挑戰:當各地多元的農村小旅行正夯,如何真正把永續生活化的理念置入參與者的日常?這個答案還在生長,但兩人的故事,或許能帶給有志轉行從農的人一點力量。

《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立體書封面。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 臺灣春茶風土學 抗旱不妥協

懂得吃喝的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一如臺灣喝茶的方式,從早些年的壺泡、茶藝館,現在已經是手搖茶、罐裝茶當道,茶湯卻依舊那般甘醇引人回味。今年早春以來的乾旱重擊了茶園的生產,突顯氣候調適議題的重要性,也讓人更體會到臺灣春茶的珍貴。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售「幸福餐盒」給消費者。(圖片來源/農委會)
新聞
家樂福、全聯開賣60元幸福餐盒 每周1.7萬份4月增至每周10萬份

農委會去年試辦販售每個60元的「幸福餐盒」,今年持續辦理,即日起除了喜憨兒基金會等社福機構,全聯福利中心臺北門市及家樂福量販店全臺門市也加入「幸福元氣站」行列,販售幸福餐盒,總計每周1.7萬份,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只要「疫後特別預算」通過,4月起正式上路每周將提供10萬個,販售據點也會增加。

種黃豆、推食農,年輕世代在北斗小鎮找尋農村工作與生活的價值。
新聞
創業在農村,北斗是寶斗!從田野勤學到寶斗青村未來式 凝聚在地青年創業生態圈

2015年回到農村生活迄今,曾經是科技人、後來回家務農創辦「田野勤學」的陳光鏡從「自己的黃豆自己種」開始,到後來力推食農教育;他也和眾多彰化北斗小鎮的青年一起玩市集、辦講座,透過「寶斗青村未來式」支持更多在地青年創業家。他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持續發揮正面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返鄉,重新找尋生活與工作的價值。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1月號 呷年菜看見臺灣農業力 鴻兔大展金豐沛

農曆過年吃團圓飯,這期《豐年》我們邀請徐仲擔任客座總編輯,從過年最常見的芥菜與雞,談談現代過年的吃與農業發展有什麼關係,並拜訪產地:全臺最大西螺果菜批發市場、新竹客家閹雞、斗南馬鈴薯和臺灣牛,及彰化生態養殖的文蛤、黑蜆、白蝦,了解第一線農業力,掌握春節供銷情形與地方農產風情。

斗南鎮農會秘書張耀裕、林建君、程蕙禎
封面故事
非典型農會! 馬鈴薯與牛的在地循環經濟 雲林斗南鎮農會

年節將近,還在煩惱要準備什麼食材,才能讓家人吃得安心又滿意嗎?正值產季、好料理、耐放且不占據冰箱空間的,應該就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如果背後還有厲害的產地故事,可以邊吃邊聊、轉移親戚問八卦的火力;在拜年走春時還能大方分送親友,分量感十足又不怕皮包心疼的話,那麼,嚴選國產馬鈴薯搭配國產牛,是你不能錯過的年節必備食材!

徐仲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徐仲 過年了!從食物認識土地的儀式感凝聚共識

每逢過年,總是讓人想到吃,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的幸福感,但過年在現代都市生活型態的餐桌上是滿尷尬的假議題,很多人連年夜飯都是去外面吃居多,或者全家利用年假到國外玩一玩,就算在家裡煮年夜飯,所有人幫忙煮一大桌菜的情景愈來愈少。而從我這幾年觀察臺灣農業的角度談過年,會用另類心態看兩樣食材:雞和芥菜。因為過年大家總還希望吃個雞肉,圖吉祥的好寓意,且雞肉烹製與保存相對耐放;至於芥菜,作為長年菜的食材,與過年有關自然合理。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適合烹煮與加工運用。

林后可可共同創辦人洪誼靜
封面故事
可可美妝外銷四海 食農創生雙管齊下

從商場到農場、從餐桌到化妝桌,有那麼一小群人穿梭在可可落葉鋪成的小徑上,不只成功讓故鄉接軌國際舞臺,也把世界的注意力帶進了家鄉。他們愈是投入其中,愈是發現可可的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