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種子的消失 意味著一項飲食文化的消滅:邁入第六年的種子生活節

種子生活節讓大人小孩都能更親近日常飲食,玻璃管中裝著數種雜穀(油芒、高粱、龍爪稷、小米)穗。

種子生活節讓大人小孩都能更親近日常飲食,玻璃管中裝著數種雜穀(油芒、高粱、龍爪稷、小米)穗。

文/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 圖/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種子不只是一顆種子,更是飲食作物的生命根源、一方土地的文化特色、每個人心中的味蕾記憶。人類依賴糧食為生,形形色色的種子孕育出多樣性的食,造就豐饒的飲食文明,種子微小而確切地維繫著人與人、人與環境,以及人與餐桌的關係。然而,近代歷經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商業革命……人類社會變革愈見快速,尤其20世紀以降,各式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商業貿易網路錯雜龐大,全球人口在農業綠色革命後的半世紀內增長一倍,各種因素引起自然環境的巨大變異。許多曾經隨處可見的種子與作物,在缺乏永續觀點與市場競爭淘汰的發展下,已逐漸從田園裡、市場口消失。

全國種子交換會提倡藏種於農 響應熱烈參與者索完種子

此刻,百年來諸多違逆自然法則的代價逐漸浮現,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糧食危機、物種多樣性急速下降等,過去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物質與現象,都正在走向成為遺跡的命運。特別是日日可得可食的糧食,在我們的生活中彷彿天經地義般存在,使人們對於這一波變化在糧食上所引起的危機,尚無較多的關注。

事實上,許多過去常見的種子與作物再也沒有登上餐桌的機會。而作物多樣性的降低,讓種子喪失遺傳新特性的機會,造成長久性的糧食危機,更讓人類的飲食文明失去一角。過去藏種於農、相互分享於社區村落之間的種子交換,不但讓各地品種產生多方保存的機會,同時隨氣候變遷分散風險。有幾樣種子,就有幾樣飲食、幾樣文化;一顆種子的消失,也就意味著一項飲食文化的消滅。

2018年,長期研究種子學相關議題、同時也是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提及「藏種於農」的重要性,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決定共同倡議,在聚集全臺市集的第10屆全國農學市集研討會中共同呼籲此一概念,並舉辦了全國第一次的種子交換會。當時有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秀明自然農法協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的共同協助辦理,現場所有上千包種子被索取一空,成為農業圈一時熱門的話題。

面對糧食危機應培養保種觀念 搭配使用APP提高方便性

「種子那麼便宜,為何要大費周章自己採種呢?」這許多人的疑問,透過每年的全國種子交換會,需要不斷被述說:其實保種沒有那麼困難。除了希望帶動農民自行保種、留種的意願之外,也希望鼓勵更多自家種植的民眾能夠理解,為了將來全球可能需要面臨的糧食危機(戰爭、氣候急遽變化等不可抗力因素),得先儲備好自己的糧食!時至今日,種子生活節已邁入第6年,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與市集指導教授郭華仁老師、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的陳惠雯老師偕同綠媒體團隊,這6年不間斷地在每年11月舉辦的種子生活節,透過「全國種子交換」進行最直接的保種活動。

種子交換會內擺放著各種植物品種的種子,並寫上提供者的姓名,供有興趣的參與者索取。
種子交換會內擺放著各種植物品種的種子,並寫上提供者的姓名,供有興趣的參與者索取。

陳惠雯老師曾說,希望透過種子交換、透過在不同的地點種植,可以增加地區的作物多樣性,也讓幸福的味道得以延續和分享。因此在整個種子交換會流程的設計上,即使有興趣採種,但手邊沒種子的人,也可以在種子生活節排隊領取免費分贈的好種子,期待明年拿種子的受贈者也會變成交換者。因應愈來愈多人對於有機農法、自然栽培感到興趣,但卻對於種子來源沒有充分的認知,陳惠雯老師每年在活動中以影片分享加上採種教學,介紹有關保護種子方面的活動以及世界對農業、飲食問題的觀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的全國種子交換會更搭配使用了iNaturalist(愛自然)APP,透過一次註冊,可以追蹤自己種子被哪位愛心人士認養,並上傳種子發芽、成長情形的照片,還能運用來管理農務、查詢植物資訊、交流農業學習。在環境汙染、天氣日益極端的今日,每一顆種子,也在在代表每一份遺傳資源、一個真正活著的基因寶庫,而現今因為透過科技的進步,保種也能更有效率地被追蹤,也大大增加了藏種於農的方便性。

以國際小米年為主軸的種子生活節 食農使命從地方保種開始

今(2023) 年11月甫結束的種子生活節以「國際小米年」作為一系列活動的主要軸線,並分支四大主題「小米論壇」、「小米展」、「小米餐籃」、「農夫市集」貫穿主軸。國際小米年是由印度政府提案,並經由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背書、聯合國大會在2021年通過指定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其理由是小米的遺傳多樣性具有適應生產環境,提供均衡、營養的食物,有助於部落小農生計與糧食自給,達到多項永續發展目標。

種子生活節的展場內可見不同品系的小米穗,如黑小穗小米、達悟族小米、臺中選1號等。
種子生活節的展場內可見不同品系的小米穗,如黑小穗小米、達悟族小米、臺中選1號等。

2023年的種子生活節為呼應聯合國宣布的國際小米年,以臺灣2023國際小米年為題,由郭華仁教授邀請臺灣各地參與小米部落文化、歷史、儀典、復耕、加工銷售的講者們,從他們的視角分享大家所不知道的豐富小米世界,論壇涵蓋小米的復育、飲食及產業,現場屏東魯凱族巴金雄長老以族語談小米種植的挑戰與困難,由原住民第一位農學博士巴清雄老師為大家翻譯,除表達族群主體性,而其述說種小米的經驗故事也極為動人。

巴清雄(畫面中)協助部落耆老巴金雄(右側講者)翻譯族語,講述小米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巴清雄(畫面中)協助部落耆老巴金雄(右側講者)翻譯族語,講述小米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此外,今年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也特別邀請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福山植物園一同參與2023種子生活節,11月18日一早林試所森林生態組研究員董景生從入口處的小米展區開始,介紹今年台北植物園裡收成的小型穀物,包括小米、薏仁、龍爪稷、油芒與幾種傳統農糧。尤其國際小米年的許多小米、高粱等傳統農糧需仰賴農民在地的田間保種,而當臺灣的原生植物在環境變遷與人為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農民保種運動和臺灣原生植物保種都需要更多合作與努力。同時台北植物園與福山植物園在種子生活節攜手展出30種平地與水生稀有植物,這些植物生長在平地郊區的田園與水域,因為棲地的破壞、耕作方式的改變而陷入危險。11月19日早上福山植物園林建融助理研究員還用有趣的桌遊方式帶領,讓大家了解在氣候變遷、棲地流失、農藥汙染與外來種入侵的夾擊之下,林試所如何展開水生植物保種的搶救工作。

林試所森林生態組研究員董景生向參與者介紹稀有的水生植物,並強調這些作物的保種重要性。
林試所森林生態組研究員董景生向參與者介紹稀有的水生植物,並強調這些作物的保種重要性。

種子是農業的起點 保種之路起步於明日之前

種子生活節透過音樂活動,拉近跟參與者之間的距離。
種子生活節透過音樂活動,拉近跟參與者之間的距離。

這些活動的設計都在說明一件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種子,其實是農業的起點。我們站在歷史的浪尖上,環境的快速變化、農業人口老化、務農年齡的斷層,使得我們曾經熟悉的風味,一去不回。就像在布農族的世界中,小米是非常有靈性的,他們不做小米買賣,而是相互借種,每個家庭都是種原庫,有些部落老人家堅持保有自家品系、如數家珍。不只是作物,小米更承載了布農族生活與祭典。因為小米,才有了布農族多元的小米祭典,圍繞著從開墾到進倉這一連串的流程,然而因為曾經的小米田消逝,許多文化也都隨之流失。

因此透過每年種子生活節的活動,我們希望廣邀各地農民線上登記種子資料,推廣「藏種於農」的觀念及強化保種的能量,確保更多地方品種和傳統作物保存延續的機會,同時也藉由集結全臺友善耕作的農夫、農產加工職人,共同宣傳有機友善之農業及種子相關議題,提高更多消費者對於有機農產業的關注度。並透過學術界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的合作交流,碰撞嶄新的火花,也能培養更多年輕一代對農學市集的關注,讓綠色消費能夠更深入日常生活。

透過共食活動,期盼參與者能夠更加了解食農教育,讓飲食文化能永續留存。
透過共食活動,期盼參與者能夠更加了解食農教育,讓飲食文化能永續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