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關農產品的安全與品質:消費者意識才是治本之道/焦鈞

農民市集是食農教育的重要場域,農民與消費者面對面互動,交流更多生產歷程與理念,形成消費推動生產的正向驅動力。(攝影/謝佩穎)

農民市集是食農教育的重要場域,農民與消費者面對面互動,交流更多生產歷程與理念,形成消費推動生產的正向驅動力。(攝影/謝佩穎)

撰文/焦鈞
作者簡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曾任媒體記者、國會助理、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台灣肥料公司、雜糧發展基金會等單位。著有《水果政治學》、《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2014年臺灣發生「黑心油」事件,引起社會譁然,「食品安全」上綱成為政黨價值核心;持續迄今,食品安全雖一直佔據政府政策高度視野,但食品安全事件卻未見消弭!不是法令不夠完備,也不是政府執法不夠嚴謹,把關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最終仍得透過消費者自發性的食安意識覺醒,方是正途。

農產品安全檢覈機制,就國內法令與行政體系分工,有兩大部門主責:農業部管理農產品田間生產用藥安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負責食品上架安全規範。這樣的分工,從農食產品供應鏈(agri-food chain)角度來看,在哪個節點,權責歸屬哪個單位,法令雖有明確規範,但官僚本位主義最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互踢皮球的管理風險。因此,就法令與管理面視之,「源頭管理」仍是落實食品安全把關的重要機制。

國內法令接軌國際 農民合作農藥源頭管理

為了避免檢覈點出現問題,以及該如何抓出問題點,國內法令已接軌國際,引進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及ISO標準。HACCP目的是管理食物原料驗收、加工、製造、存放及運送等過程的系統制度,用於防治食品安全危害;ISO標準則是對產品品質、服務性能、管理系統、技術、生產、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醫藥、合規、食安等領域,所涉及的流程提出要求。但不論HACCP或ISO標準,是外部檢覈點的管制與管理,也是食品外銷的一個查核認證規範。對於生產地的農產品源頭管理,主要工作重點在於「農藥殘留檢驗」,這部分就屬於農業部的職權管轄範圍。

桃園市農會有機蔬菜流通中心供應學校午餐有機蔬菜,於2020年通過有機加工廠ISO22000及HACCP等國際驗證。(攝影/張家瑋)
桃園市農會有機蔬菜流通中心供應學校午餐有機蔬菜,於2020年通過有機加工廠ISO22000及HACCP等國際驗證。(攝影/張家瑋)

臺灣目前的農業生產端面臨的農藥源頭管理,依據業內專家提供的訊息,可彙整出4個路徑:組織統一發放農資材(包含農藥,且為政府核可之建議用藥);由組織派員進行農藥施灑(如此可確認農藥稀釋比例正確);計算「安全採收期」是否到期;採收前,針對農民團體或農民個人的不同品項進行快篩檢驗,快篩合格方能採收並集貨到市場端販售。

簡言之,這就是透過農民合作化的專業分工,降低不必要的人為干擾因素,同時輔以質譜快檢法、拉曼光譜法或綠盾生化法,以最經濟、快速又不失精準的檢測方法,在農產品進入市場之前,將用藥超標的產品攔截,減少進入消費者餐桌的風險。當然,現行的食品衛生管理法,最終會以「化學分析法」做標準化檢測,做為判定生產者是否違法的依據。

至於生鮮蔬果以外的畜牧產品,則由政府指派的專責獸醫師,在牧場、肉品批發市場進行抽檢。除了進行疫病的管控,也確認是否有禁藥使用或藥物殘留超標,以確保消費者食安。

農藥所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技術,10分鐘即可完成1件農藥檢驗報告,且檢驗費用大幅降低8成。(攝影/游昇俯)
農藥所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技術,10分鐘即可完成1件農藥檢驗報告,且檢驗費用大幅降低8成。(攝影/游昇俯)
農藥所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技術,10分鐘即可完成1件農藥檢驗報告,且檢驗費用大幅降低8成。(攝影/游昇俯)
果菜批發市場農藥殘留質譜快檢操作作業。蔬果採樣後,將樣品均質、秤取,添加化學溶液,進行震盪。透過FaPEx快速萃取,就可以進到質譜儀分析。(圖片提供/農糧署)
畜牧場定期抽血採樣送檢。(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
畜牧場定期抽血採樣送檢。(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

產銷履歷下供應鏈層層把關 政府認、驗證體制須確保公信力

經常逛超市場購買生鮮農產品的消費者,可以透過農產品上的條碼(產銷履歷),去了解整個生產環節,這是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彼此對「安全」這二個字信任機制的重要符碼;透過掃描QR code,消費者立刻得知這項農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包括田間管理的每一階段用藥。在國外,這套制度行之有年,臺灣在2014年食安風暴之後,產銷履歷如今也成為農食產品供應鏈安全機制的標準化程序。

在農業部門的努力下,農產品供應趨向「長鏈化」,使得分工更為專業細緻,因此增加了每一個環節的食品安全檢測程序,真正做到「層層把關」。根據統計,農食供應鏈上的每個環節業者(生產、加工、銷售),採用快篩法檢測的樣本數,已經超過100萬件;從農民生產端、食品供應端、批發市場、通路銷售,幾乎都朝向「自設檢驗站」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抽檢。

至於檢測方法有什麼樣的查核機制?除了衛生福利部透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認證的實驗室,是採取最高標準的「液相與氣相串聯層析質譜儀(LC MS/MS)」化學分析法之外,其他3種快篩法:質譜儀快篩法、拉曼光譜法與綠盾生化法,皆由農業部門認可或開發,但並不強制認證。

農產品食安把關在農業部門管轄範圍內,擬訂了一套認證與驗證系統;透過標章發放(如產銷履歷TGAP),做為產品安全辨識與生產溯源,由政府或政府指定之單位進行「認證」(Accreditation)。所謂的認證,指的是對驗證(Certification)機構的評鑑;農產品部分一般是由「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作為產銷履歷特定評鑑機構;驗證機構經TAF評鑑之後,再對農產品經營業者的產品及生產流程進行驗證;若農產品經營業者通過驗證之後,便可取得驗證機構頒發的驗證證書(如產銷履歷證書)。

讀者可能一看就覺得很複雜!確實,這是一個上下層關係的機制,對一般農民而言確實也不容易跨入門檻。政府這幾年編列不少預算,輔導基層農民與農民團體「農產品認證化」,也因為機制的複雜性、事後的評鑑查核工作就更顯重要。想要確保這套機制的公信力,就必須深入每一個環節,監督有無虛偽造假之情事,以確保民眾食安。

臺灣在2014年食安風暴之後,產銷履歷成為農食產品供應鏈安全機制的標準化程序。(圖片提供/農糧署)
臺灣在2014年食安風暴之後,產銷履歷成為農食產品供應鏈安全機制的標準化程序。(圖片提供/農糧署)

農藥超標問題如何解? 食農素養提升可形成正向循環

如果農民抱有僥倖心理,農產品安全把關又不嚴格,加上民眾普遍缺乏食農教育常識,購買農產品喜歡挑「大又漂亮的」,將間接助長農民農藥濫用。雖然這些情況已大幅改善,卻也是農藥超標問題無法根絕的原因。

在畜牧業部分,受氣候變遷影響使得經濟動物畜養增添防疫風險,溫度變化造成疫病增加機會,若無駐場獸醫師輔導正確用藥管理,很容易出現藥物殘留超標情況;所幸目前國內禽畜飼養漸朝向「一條龍」生產,從種源控管生物安全性,降低後續飼養的疫病控制點難度,輔以飼料添加益生菌方式,提升禽畜自體免疫力,降低染病風險,已成為對抗動物疫病的趨勢。

不論蔬果與禽畜,農民生產管理的意識,決定了產品安全性。這是沒有妥協空間,也不容許偏差心態、蒙混過關;同一時間,消費者也必須負起責任,不能助長農民濫用藥物的歪風,在農產品選購上,要能夠有能力判斷產品優劣。確實,我們無法讓臺灣全境一夕間成為「有機農產品之島」,但如果有更多消費者願意多花一點錢,購買無毒、無農藥殘留農產品,會促成更多農民投入生產,形成正向循環。

從提升消費者的食農素養做起,透過強大的公民力量建立正確的消費意識,推動田間生產管理的改變。(攝影/謝佩穎)
從提升消費者的食農素養做起,透過強大的公民力量建立正確的消費意識,推動田間生產管理的改變。(攝影/謝佩穎)

消費者教育將強化食安防線 推進農食生產改革

面對並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的最後一哩路,就是從底層、從消費端做起,透過強大的公民力量建立正確的消費意識,迫使政府體系、農業生產體系,去更積極地面對產銷問題。為何農村現場仍大量依賴化學肥料、為何經常擔心買到藥物殘留的雞蛋;農民需要政府體系的支持與輔導,農民要仰賴消費者的推力去改變田間生產管理觀念。

上面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現象或問題,每一樣都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面對消費與生活型態快速變化,傳統市場的消費行為正在式微,取而代之的網路購物、線上外送平臺,這些點對點的消費型態,正是建立民眾對食品安全知識的絕佳機會;透過新型態銷售平臺,可以傳遞「各種商品訊息」,不只有規格與價格,還可透過影音文字,傳遞更多的生產端資訊,並教育消費者如何正確選購安全無虞的農產品。

《食農教育法》通過後,行政體系做了哪些事情?消費者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對農產品知識,有比以前更增加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表示行政機關對於推動食農教育的積極性,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主管學校的教育部、主責生產的農業部與負責管理通路的衛福部,必須打破本位主義,同時摒除「消化預算」的心態,真正把人民「食的安全」放在執政的優先順序之列;同時透過食農教育的落實,可以直接促成農民對藥物使用的嚴謹性,並導正錯誤的飲食習慣。當每一位農民都減少藥物使用,不僅農地的地力恢復、環境也變得更加友善,更重要的是換來全體國民的健康指標提升。

誰能說,對消費者的食農教育不重要呢!

把關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最終仍得透過消費者自發性的食安意識覺醒。(攝影/林韋言)
把關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最終仍得透過消費者自發性的食安意識覺醒。(攝影/林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