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蘇花公路中斷致農漁畜產品運銷改道 農業部啟動運費補助

今(3)日規模7.2強震導致蘇花公路多處坍方中斷,花東地區蔬果、水產品及畜禽產品運銷送往北部市場,恐需繞道南迴公路,運輸成本大為增加,農業部即日啟動蔬果、水產品及畜禽產品運費補助,補助道路搶修期間增加運費,農、漁產品以重量計算,分別提供上限每公斤1.3元及4元補助金額,毛豬、家禽等畜禽產品則以每車次8,000元為上限,核實補助。

農民市集是食農教育的重要場域,農民與消費者面對面互動,交流更多生產歷程與理念,形成消費推動生產的正向驅動力。(攝影/謝佩穎)
農觀點
如何把關農產品的安全與品質:消費者意識才是治本之道/焦鈞

2014年臺灣發生「黑心油」事件,引起社會譁然,「食品安全」上綱成為政黨價值核心;持續迄今,食品安全雖一直佔據政府政策高度視野,但食品安全事件卻未見消弭!不是法令不夠完備,也不是政府執法不夠嚴謹,把關農產品安全與品質,最終仍得透過消費者自發性的食安意識覺醒,方是正途。

農產品安全檢覈機制,就國內法令與行政體系分工,有兩大部門主責:農業部管理農產品田間生產用藥安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負責食品上架安全規範。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1月號 大船入港 臺灣遠洋漁業精實蛻變

遠洋漁業是指漁船在我國200浬經濟海域外,從事漁撈作業的漁業方式,主要漁法包括鮪延繩釣、鰹鮪圍網、魷釣兼營秋刀魚棒受網。我國遠洋漁船作業海域遍布世界三大洋,作業船隊與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按:封面為自動魷釣機海上作業情況,封底為魷釣兼營秋刀魚棒受網漁船。)

農產品自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歷經生產、處理、銷售等環節,此過程也形塑出農產品的「價格」。(攝影/陳建豪)
農觀點
農產品的價格如何形成?從產地、批發市場到通路的價格大揭密/焦鈞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農產品」包括超市或傳統市場販售的生鮮蔬果、雞鴨魚肉、蛋、奶,以及農產加工品,甚至花卉;農產品自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歷經生產、處理、銷售等環節,此過程也形塑出農產品的「價格」。在萬物齊漲的年代,消費群眾對食物價格尤其有感,畢竟食物是剛需,滿足我們的一日三餐。想要判斷漲得有沒有道理,我們對於食物「價格」的形成,就不可不知。

新聞
宜花東有機農產搶灘雙十一 農糧署攜手三大電商「農」厚商機上線!

雙十一好物,宜花東有機農產品同時線上開賣啦!農糧署東區分署持續推動宜花東有機農業行銷推廣,攜手誠品線上、GOMAJI、台灣好農等三大電商,助攻後山小農有機農產品,開拓線上商機,消費者不用舟車勞頓出門,也能輕鬆一鍵完購,享受臺灣宜花東好山好水養出的自然健康有機農特良品。

筆者家中於山坡地種植大片釋迦果樹,已是近十年前的事了,但仍有親友種植釋迦為生。圖為筆者父親與大旺釋迦。
農觀點
我的父母是臺東老農──近30年的釋迦栽植變遷故事/陳建安

也許你會以為,農民沒有改變或創新,但對稍微熟悉或喜愛吃釋迦的民眾來說,釋迦農地在近30年間歷經數次栽植「變」種,其推陳出新程度大概除了這次難兄難弟的蓮霧之外,絕對是目睹了臺灣精緻農業發展成果的代表作之一。而這農業革新背後,無非就是農民自我新創與努力追尋市場的投注。

農業經營
擺脫一「箱」情願!農產品採後預冷技術大觀

從田間到餐桌,農產品走過的路比我們想像得多。為了確保品質及外觀符合最終消費者的需求,適切的包裝容器是背後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進一步來說,如何在每個產銷環節選擇對應的包裝載具,更是每位生產者和運銷單位長久累積而來的學問。除此之外,穩固在地的農產運銷體系之餘,如何接軌國際物流體系以進入高值農產品市場,也是未來臺灣農業在硬體器材提升上所需考量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