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
萱草花蓮6號-橘之樂 平地盛開的金針花海

萱草又名忘憂草、黃花菜、金針等。每年夏天花東地區的金針花季,總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駐足,為花東觀光產業帶來不少效益。花蓮萱草栽培面積約500公頃,占全臺灣萱草栽培面積80%,大多集中在花蓮縣玉里鎮赤科山及富里鄉六十石山,海拔800公尺以上山區,盛花期為8~9月間,因現有品種花色單調且產期集中,農民對於品種多樣化的需求日益殷切。

新聞
為農產加工開發撐腰!花蓮區農產加值打樣中心新上路

水果如何做成果乾、糙米要怎麼炒成玄米茶?為協助農友加工農產品,且建立食品衛生安全概念,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日前落成全臺第一間農產加值打樣中心。除配備專業機台,還有專人協助調整參數,在產品商品化之前打樣出商品雛形。不只花蓮,近期內臺東、臺南、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的農產加值打樣中心也將陸續啟動,可望成農友開發農產加工品的最佳後盾。

新聞
從果肉到果皮,削皮機成產業助力,文旦加工火力全開可製成天然精油

花蓮及宜蘭地區的文旦柚種植面積約1,200公頃,約為全國的3成。文旦是極耐貯藏的水果,中秋過後品質仍極佳,加上東部地區推動無毒健康的農業多年,果實非常適合進行加工。為因應產銷調節需求,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花蓮農改場)今年針對現有的蔬果削皮機械完成調整,並應用於文旦削皮,最近更輔導瑞穗農會進行加工,媒合生技業者參與,在農糧署經費補助下,結合削皮機的應用與精油的壓榨技術開發文旦洗潔劑,促使文旦加工產業一舉火力全開。

新聞
部落新綠金:積極保存種原庫、品種選育,一窺逐漸消逝的傳統原鄉豆類

豆類在原鄉中一直是重要的作物,豆類不僅是糧食,同時也是種子,易於攜帶的特性,使它們總是隨著族人一同遷徙,像是有勇士豆之稱的「樹豆」是陪伴獵人打獵的重要營養來源,而像是樹豆、鵲豆、翼豆、菜豆、米豆……這些豆類作物,不僅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更是維持地力的好幫手。

新聞
2018年「部落行動教室」最終場,透過文旦果醬加工製作,打開山興部落的產業出路

為了拓展部落農產品通路,也讓整體產業朝向多面向發展,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花蓮農改場)特別於9月底舉辦了本年度最後一場的部落行動教室──花蓮縣鳳林鎮山興部落文旦加工利用班,再度透過行動教室的概念與規劃,來指導部落製作相關產業的加工副產品。花蓮農改場課長劉興榮表示,此次行動教室的辦理緣由是根據部落的協會初步建議,再評估部落的需求及產業困境後,積極來規劃部落行動教室。

新聞
蕎麥體驗活動設計工作坊,開發部落休閒產業新商機

此次透過蕎麥體驗活動設計工作坊,引導部落農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發展特色旅遊的新商機。學員經過一整天的研習,除了對投入二級加工及三級休閒產業有信心外,也學習到如何開發食農教育活動及設計體驗活動流程,以符合消費者對特色旅遊的期待,並積極與講師交流討教,解答他們心中的疑問,也希望花蓮農改場能多辦相關研習,提升在地產業。

新聞
丹參長瘤怎麼救?善用「油茶粕」,不僅能提升產量,更降低根瘤線蟲病發病率

花改場課長邱淑媛表示,國內中藥材目前大多以進口為主,花蓮在地所生產出的鮮食丹參品質良好,是烹調養生料理的健康食材,最近將開始陸續採收,若受到根瘤線蟲病影響實在可惜,同時考慮到希望能盡量不用化學藥劑,才研發出非農藥防治技術,亦有機會可讓在地產生的農業副產物就近回歸農地,同時達到節能減碳的效益。

新聞
宜蘭在地「甜心芭樂」、「紅心芭樂」怎麼挑有撇步,口感軟嫩進入盛產期,創造市場差異化

時序更迭,宜蘭地區的番石榴也開始進入盛產期。有別於一般市面上,多以口感清脆的主流品種,宜蘭當地所盛產的芭樂,反倒是以果肉軟Q作為主打特色,藉此創造市場差異化。而為推廣在地特色農產品,並進一步提升品質,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以下稱花改場)也積極推廣相關管理技術,盼可藉此推升在地番石榴的產業發展。

新聞
具有雜草般的韌性與生命力:野莧菜,生長期長、耐旱,還可多次採收

關於野莧菜曾有一段描述,「莧菜-神賜給的食物,各式各樣的莧菜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雜草般的韌性與生命力,耐熱耐瘠的陽光性格」。說明野莧是野外常見生命力強,生長期長,種子生產量多,繁殖容易的野菜,也是鄉下老人家及原住民普遍認識且習慣採食的植物,這種野菜具有耐逆境,可長時間連續採收的特性。

新聞
害蟲現形記!一次掌握「當歸」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及管理

危害當歸的蝸牛種類多為非洲大蝸牛,每年春夏季為其高度活動季節,於梅雨季或颱風豪大雨季節更易發現其蹤跡,喜歡取食當歸葉柄及莖基部,造成植株多處傷口,開放性傷口易造成感染,造成植株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