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雜草般的韌性與生命力:野莧菜,生長期長、耐旱,還可多次採收

部落市集販售的野莧菜。(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粉絲專頁)

內容提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文/全中和(副研究員兼原住民與機能性作物研究室主持人)

關於野莧菜曾有一段描述,「莧菜──神賜給的食物,各式各樣的莧菜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雜草般的韌性與生命力,耐熱耐瘠的陽光性格」,說明野莧是野外常見生命力強,生長期長,種子生產量多,繁殖容易的野菜,也是鄉下老人家及原住民普遍認識且習慣採食的植物,這種野菜具有耐逆境,可長時間連續採收的特性。

耐逆境且處處常見的營養蔬菜

針對氣候變遷及耐濕、耐鹽、耐旱、耐熱、耐寒、耐陰及高營養等訴求,野莧本身的特性及對環境的適應力強、病蟲害抵抗力強,顯然較一般大宗蔬菜來得更具有優勢。

如同其他野菜,野莧的種子繁殖容易,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它開花結實,也很容易採收到大量種子,種子落地遇到濕潤的環境就會發芽。

很多農地只要經過翻犁整地,在很短時間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由紅轉綠的小芽苗快速成長,接著就可以進入田區採收幼嫩又肥的野生蔬菜,其中很大宗的就是野莧菜。野莧菜屬於莧科1年生草本,為一種極特殊的營養蔬菜,所含鐵質多於菠菜,鎂鈣鉀等礦物質含量豐富,且富含維生素A、B、C等。

野莧的繁殖與種植

野莧和大部分野菜包括龍葵、土人蔘的繁殖方法相同,除了利用種子繁殖外,還可以用扦插繁殖,採1~2節新鮮枝條扦插於穴盤,枝條剪下後即插於濕潤的泥碳土等介質上,置於陰涼處,早晚各噴一次水,保持濕潤,即容易成活,3到5天就有不定根長出,待長出新芽具3至5片新葉時即可定植於田間。

野莧菜

野莧是農地優勢草種,野外也不難發現,但經濟種植仍以健康種苗移植為佳。(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粉絲專頁)

或選擇陰涼天氣可以直接取長枝條扦插於畦面上,每2至3支枝條扦插於同一穴,扦插後保持畦面濕潤,容易成活,短時間就可以繁殖出大量的種苗。

野莧種植時期宜在2月底至4月初及10月份,採作畦栽培,畦寬約1.0~1.2公尺,行株距20公分× 20公分,選株高3~5公分(3~5片葉)健康種苗移植為宜。

種苗種植前宜進行深耕,每0.1公頃田區施腐熟堆肥2~3公噸,整地後作畦使土壤細緻疏鬆及畦面平整。移植成活後生長快速,採收2~4次或每隔3~4週追肥1次,每0.1公頃追施國產有機質肥料1包以促進生長,並使葉面及嫩心芽增厚增大。

一般開春進行育苗後再移植的方式生育最佳,可延長營養生長期和採收期。種植初期植株生長緩慢易被雜草覆蓋造成生長弱化。畦面覆蓋雜草抑制蓆、稻殼或稻草可有效防止雜草蔓延,適當密植亦可減少雜草競爭力並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野莧適於扦插繁殖。(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粉絲專頁)

經濟栽培的肥培及水份管理

野莧栽培一般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水分管理方便,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種植,其生育、品質及產量較佳,且經過不斷的採摘,將可使植株不斷的產生新芽,持續採收的時間可以超過3個月甚至達6個月,是可宿根栽培的野菜。但若缺乏有機質,通氣不良的粘質土種植則根系發育不良,葉片及芽體較易黃化、老化。

在高熱、光照強及土壤不肥沃的環境下容易生產出老化、口感較差、適合食用部分較少的植株,如果環境更差,野莧將朝生殖生長的方向發展,即容易開花結實,接著老化衰亡。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乾旱時注意灌水或噴水,遇颱風暴雨需及時排除積水,以防植株積水太久後的強烈日照及高溫下造成根部腐爛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不斷採摘可食用部位延緩生殖生長與老化

野莧種子發芽後約10~20日即可採收或拔取嫩芽食用,採收後經5~10日側芽及新芽即又長出,可再採摘嫩芽和嫩莖葉食用。

一般在植株高約10~15公分時開始抽花莖,此時即可第一次採收,摘取上部5~10公分的嫩莖葉,基部留5公分左右讓其再次萌生新芽,每1~2週可採收一次嫩莖葉,適時採收品質幼嫩可口,太慢採收,植株就會開始逐漸老化,並影響食用口感及新芽的營養生長。

野莧採收後很快長出新芽。(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粉絲專頁)

連續採收幾次後,可以在尚未開花前先進行強剪及施追肥,再讓其恢復幼年性重新產生大量新芽。

適合連續採收的野莧可忍受貧瘠的土壤環境與不良的氣候,生長期長,在東部地區夏秋多颱風的季節時,可視為最佳救荒野菜種類之一。也可提供多樣的夏季蔬菜選擇,口味及營養特殊,倘能給予適當栽培管理及烹調料理,可以代替部份綠色蔬菜,是特殊風味餐的最佳食材選擇。

因其宿根栽培可以採收多次,將可減少土地翻耕的次數及成本支出,值得推廣栽培食用。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轉載自《花蓮區農業專訊》第104期季刊,原文標題為〈生命力強的野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