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新綠金:積極保存種原庫、品種選育,一窺逐漸消逝的傳統原鄉豆類

文/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豆類在原鄉中一直是重要的作物,豆類不僅是糧食,同時也是種子,易於攜帶的特性,使它們總是隨著族人一同遷徙,像是有勇士豆之稱的「樹豆」是陪伴獵人打獵的重要營養來源,而像是樹豆、鵲豆、翼豆、菜豆、米豆……這些豆類作物,不僅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更是維持地力的好幫手。

飲食文化改變,保存原鄉傳統作物成最大課題

但隨著年輕一輩的族人飲食逐漸西化,整體的飲食文化逐漸產生變化,營養豐富的豆子被大規模栽培的水稻、蔬菜逐漸取代,傳統的豆子湯越來越少出現在餐桌,從前栽培一大片的豆類作物逐漸變成利用畸零地栽培,部分區域的豆類更是只剩部分耆老手中有種子,隨著耆老逐漸凋零,珍貴的豆類種源岌岌可危。

豆子與紅藜間作,不僅能維持地力,利用豆蔓覆蓋地面可以減少雜草生長。

有鑑於此,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花蓮場)近年來積極推動原鄉特色作物保種,目前保存原鄉特色豆類種原,包含「樹豆」、「鵲豆」、「翼豆」、「菜豆」、「米豆」……等等,不僅整理收集地點及作物特性等基礎資訊,更進一步紀錄該作物的族語以及特殊利用方法,並且定期進行種子更新、調查種原特性,為原鄉種原留下更完整的資訊。

部落傳統美食──美味的豆子湯。

積極保存、建立資料庫,盼創造部落新綠金

除了種原保存,花蓮場也同時進行鵲豆栽培技術改進及適口性提升與耐旱品種選育,改善目前豆莢品質不均及田間管理不易等困境,更透過品種改良,增加豆莢風味與口感,並對未來極端氣候更具耐性,以提升原鄉豆類競爭力。花蓮場也期望藉此,不只能將部落珍貴的豆類種原保存下來,更能進一步發展為特色農產業,並在全球氣候變遷中的趨勢中提供更穩定的糧食來源。

由消費帶動栽培,讓原鄉的豆類作物能持續保存在這片土地上。

聯合國指定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期望藉此活動喚醒人們對豆類的認識。豆類作物不僅富含大量蛋白質、纖維、礦物質及豐富維生素,乾燥的豆類可存放數月而不失其營養價值,提供貧窮地區良好而且穩定的營養來源,因此又有「窮人的肉」之稱,其根部與根瘤菌共生可以進行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更加永續的農業環境,豆類作物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豐富的遺傳資源,更使得豆類在全球氣候變遷中成為穩定糧食供應的潛力作物。

延伸閱讀

傳統原民食材:鵲豆,兼具觀賞、食用價值,耐旱能力一級棒

臺東場推出翼豆新品種「臺東1號」,口感鮮脆、產季延長頗具商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