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臺灣飛魚:文化保育與資源開發的拉扯與省思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月刊 文、圖提供/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世斌、高雄科技大學漁業生產暨管理學系教授 邱萬敦
多數飛魚種隨著黑潮洄游至臺灣海域。臺灣沿近海的飛魚有7屬24種,東部、北部定置網飛魚漁獲雖依漁場或年代的不同其盛漁期有所差異,但主要漁期皆在4~7月間。南、北部追逐網各年度漁期開始的時間雖有不同,但調查顯示水溫對魚群的影響甚大,顯示飛魚資源未來亦可能受氣候變遷的衝擊,有必要做長期的監控。

飛魚在生態、漁業與文化上的重要性

飛魚為廣泛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的魚種,在世界上許多不同地區的國家,飛魚不但是經濟而且也是傳統文化上相當重要的代表性魚種,尤其在許多的島國文化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海洋生態系中屬於食物階層較低的飛魚,牠們攝食小型魚蝦類及各種動物性浮游生物,但被鮪、旗魚等中大型魚類及海鳥等所掠食,因此在食物網鏈中扮演著連接低階生物生產到高階生物生產的重要角色。

飛魚追逐網作業船隻港邊卸貨情形。

臺灣沿岸及鄰近水域長久以來即存在有飛魚漁業,漁場包括菲律賓附近,鵝鑾鼻、蘭嶼與綠島 沿海,及近年跟進的新北市貢寮附近水域。捕撈漁法相當多樣,除沿岸刺網、定置網外,南部、北部主要以追逐網捕撈,綠島則以張網 捕撈做為魚餌之用;而蘭嶼則以多艘一起圍捕的船曳式圍網及刺網、簡易型曳繩或一支釣作業; 而西部的澎湖則除5~7月燈火漁業有零星捕獲外,其他時間少有捕獲。近年飛魚捕撈量保守估計應在400~700公噸間,包括追逐網200~320公噸,定置網100-200公噸,蘭嶼地區110公噸左右,及東部沿海各縣市為數不詳的小規模刺網漁業所捕獲之量。

飛魚除了商業價值外,在許多國家的原民文化上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大西洋岸的巴貝多(Barbados),飛魚為該國的主要漁獲,其錢幣、郵票甚至政府機關均以飛魚為圖騰,顯見飛魚在該國經濟與文化上的重要性。飛魚也一直是臺灣東部與南部許多縣市阿美族與達悟族人的傳統漁獲,達悟族人認為飛魚是天神所賜,他們以飛魚為軸線,將一年分成三大季節;飛魚初食時必須禱告,處理漁獲時也忌諱切半,甚至飛魚的調理都有其專屬方式,這些禁忌或儀式其實均含有特別重要或神聖的意涵。因此,飛魚資源的利用對原住民而言已經是一種深入其文化的傳統,需給予必要的尊重與保護。

臺灣周邊水域產量較多的飛魚種類。

臺灣飛魚多樣性與漁獲變動

多數飛魚種隨著黑潮洄游至臺灣海域。根據臺灣魚類資料庫及筆者的調查,臺灣沿近海的飛魚有7屬24種,優勢種包括黑鰭Cheilopogon cyanopterus、白鰭Cheilopogon unicolor、斑鰭Cypselurus poecilopterus、尖頭細身飛魚Hirundichthys oxycephalus、白短鰭擬飛魚(草蜢仔)Parexocoetus brachypterus和紅斑鰭飛魚 Cheilopogon atrisignis等6種。而飛魚漁業主要以捕撈靠岸洄游的黑鰭、白鰭及斑鰭為主。筆者調查南、北部追逐網各年度漁期開始的時間雖有不同,但開始作業的時間通常是在季節表水溫(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突然上升到24~25℃左右後的數天內進行,顯示水溫對魚群來游的影響甚大;此外,無論南北海域, 2013~2015年SST的日變動也明顯較2010~2012年為大,並影響作業期長短與漁獲,顯示本漁業未來亦可能受氣候變遷的衝擊,而有必要做長期的監控。

臺灣花蓮以北定置漁場2011~2017年飛魚捕獲量之月別變化圖。

臺灣東部、北部定置網飛魚漁獲雖依漁場或年代的不同其盛漁期有所差異,但主要漁期就只在4~7月間,幾無例外;且其漁獲好壞與魚種組成的年變異頗大,並與黑潮水離岸遠近有密切關聯。此外,本漁業漁獲量亦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過去在東部觀光客增加及地方餐廳的大力推銷下,曾讓此具備文化特色與地方暨季節色彩濃厚的魚種魚價倍增,但2017~2018年卻又因遊客銳減,魚價變差,導致部分船隻退出捕撈作業。

資源開發與保育暨文化傳承的省思

雖然臺灣南、北飛魚漁業所捕的主要對象魚種乃屬同一系群,但其捕獲量卻受上述環境與社會經濟等複雜因素所影響,因此變動趨勢並不一致。然就目前主要漁法來看,追逐網漁業近年漁獲量並無減少趨勢;而定置網的捕獲量年間變動雖大,但就2011~2017年間的變動趨勢而言,也無持續上升或下降情形。因此對於此等廣泛分布、且非常表層性的季節性洄游魚種而言,其捕獲量應主要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居多,漁撈壓力的衝擊可能相對較小,並與其他海域所見類似。

捕撈飛魚時,漁船利用飛魚有產卵於海草的習性,將草蓆鋪設於海面,使飛魚穿梭於草蓆中產卵,以收取附著的飛魚卵。

而在未來可能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就漁民而言,如何調適其作業型態以確保其捕獲量,或就管理者而言,又應如何未雨綢繆,針對漁獲的不確定性,擬定相關的管理或輔導策略等,都將是未來無可迴避的重大挑戰。此外,由於飛魚乃生態系中重要的餌料物種,在特定生態系中與其他大型掠食物種緊密相關,因此其變動也有必要持續地加以監控。

在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方面,達悟族人一直都相當遵守祖先敬天惜物的傳承,僅捕撈有限數量的飛魚供族人食用,因此在島民人口數並無太大變動下,該種利用方式對飛魚族群的影響應當有限;且飛魚又是其文化傳承的重要依據,故應持續地給予尊重與保護。目前蘭嶼3浬內,除無動力漁船筏外,禁止採捕飛魚,而10噸以上的船隻禁止進入6浬內捕撈飛魚,此等管理措施除可確保本海域飛魚資源的合理利用外,也應是保護達悟族文化傳承的必要手段。

臺灣的飛魚漁業無論就其漁法或文化層面而言,都是一種相當具有特色的漁業。誠如達悟族或阿美族同胞的認知,飛魚來自天上之海,定時游到地上之海,並滋養其族人;對於飛魚的利用,他們一直都秉持著敬天惜物的原則,雖取其所需,但絕不濫用,因此在今日許多漁業資源已呈現過度使用的當下,其利用方式確實值得我們深切的省思。筆者在此也要誠摯地呼籲,資源保育的工作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對於此等珍貴且對水溫、氣候變遷敏感的資源,如何未雨綢繆,建立有效且長期的漁獲統計與相關環境資訊的蒐集,鼓勵科學研究,進而掌握資源變動趨勢及其與大環境變遷之關連等,都將是攸關飛魚資源未來能否存續的重要關鍵。

本文轉載自第384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為〈臺灣飛魚資源的利用現況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