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蝦
春天是吃蝦的好季節,無論是大家熟知的草蝦、白蝦,還有容易傻傻分不清的櫻花蝦,在經驗老道的板橋凱撒大飯店家宴中餐廳主廚蘇祐荃手中,都能變化出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展現豐美馥郁海味。他更不藏私分享處理蝦的小撇步,詳細步驟圖手把手教學,讓來自海洋的曼妙滋味躍然於家中。
常言道:「無魚,蝦嘛好(Bô hî, hê mā hó)。」比起魚的鮮嫩、蟹之肥美,存在感沒那麼高的蝦,似乎一不小心便退居許多人心目中的第二順位。這麼說來,我們真的了解蝦嗎?
蝦其實無所不在:漁港子弟撈捕海蝦,把大海帶到人們的餐桌上;研究者觀察溪蝦,引領大家認識淡水蝦的各種姿態。不只自然界中看得見蝦的身影,還有很多人辛勤培育不同種類的蝦。比如臺灣的草蝦養殖曾攀向高峰又滑落低谷,現在學者、業者齊心努力想把牠養回來;而米蝦原是山澗溝渠裡不起眼的存在,但經職人多年研究,竟純化培育出無數美麗的模樣。
蝦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說是再常見不過的存在了。牠是餐桌上的美饌、是水族箱裡的焦點、也是出沒於溪河山澗中的常客。不過,你知道白蝦和草蝦的差別嗎?胭脂蝦與葡萄蝦傻傻分不清?為什麼美國螯蝦會讓臺灣人聞風喪膽?編輯部精選出九種蝦介紹給你,包括食用、觀賞,還挑出臺灣特有種,將蝦蝦一網打盡!
本土COVID-19疫情升級後,網購及直銷通路竄起,農委會漁業署的推廣活動也轉往虛擬通路,最近與YT網紅「乾杯與小菜的日常」合作,推廣泰國蝦。泰國蝦5月下旬產地價慘跌,每臺斤只剩150元,受到疫情升級後釣蝦場不能開、餐廳禁止內用等影響,既有通路消失,所幸網購及路邊擺攤賣蝦及時介入市場,讓泰國蝦產地價回神,現已回到每臺斤220至230元,再來等疫情解封及中秋節檔期,養殖泰國蝦的漁民就不必擔心生計了。
農委會企劃處今(13)日公布第11屆產銷履歷達人名單,今年總計有110位參賽者角逐15個名額,經過初選及複選,農糧業者10位、水產業者3位及畜禽業者2位獲選為年度產銷履歷達人,最年輕的達人是在彰化養肉羊的青農黃建迪,37歲就成為達人,山羊是歷屆產銷履歷達人驗證品項中首見的新品項;陳王寶蝦與兒子一起養殖產銷履歷白蝦獲選為達人,名符其實成就美名。
臺灣自1977年開始規模養殖草蝦,創下「養蝦王國」的美譽,期間產量與出口產值位居世界之首,但產業因未注意疫病風險管控,加上長久以來養殖用水的供排水路設計規畫不夠完善,進排水並未妥善分離,一旦有疫病發生,極易造成區域內快速傳染與擴散,讓產業發展陷入困境。
國內養蝦品種以白蝦為多,多與虱目魚、石斑、鱸魚同池混養,農委會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表示,混養的蝦子若生病,投藥成本很高,無法餵藥,只能「藥浴」,這種高成本的投藥方式不會是養殖漁民的選擇。
中國11省養殖蝦場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疫情,農委會擔心國內養蝦場是否也遭感染,啟動主動監測,經過2輪白蝦、泰國蝦、螯蝦超過130場的監測,總計檢出12場螯蝦場、3場白蝦場,以及1場草蝦場為DIV1陽性。螯蝦感染DIV1後並無明顯症狀,已採驗的25場中,有12場呈現陽性,近乎半數螯蝦場都感染DIV1,推測病毒應該在臺灣已經存在一段時間,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認為,「DIV1在臺灣恐已存在數個循環」。
中國1、2個月前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疫情,這專屬於甲殼類的病毒,現在在臺灣蝦養殖場也被驗出。其實,十足目虹彩病毒早在2014年中國養殖白蝦中就有發現,可以感染各種蝦類,當時名稱為「蝦血淋細胞虹彩病毒」,後來才改名為「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
新竹縣竹北市一處澳洲螯蝦養殖場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疫情,已完成撲殺、掩埋、養殖池消毒。中國大陸養殖甲殼類日前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疫情,農委會因此發函要求各地方政府對境內甲殼類養殖場展開調查,另外,新北市也爆出有3場蝦養殖場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