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監測啟動!查出半數螯蝦場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

感染DIV1病毒的白蝦,體色會偏紅,圖上方白蝦病情較不嚴重,還有活動力,但圖下方的白蝦染病嚴重,活動力極差。(圖片提供/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

中國11省養殖蝦場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疫情,農委會擔心國內養蝦場是否也遭感染,啟動主動監測,經過2輪白蝦、泰國蝦、螯蝦超過130場的監測,總計檢出12場螯蝦場、3場白蝦場,以及1場草蝦場為DIV1陽性。螯蝦感染DIV1後並無明顯症狀,已採驗的25場中,有12場呈現陽性,近乎半數螯蝦場都感染DIV1,推測病毒應該在臺灣已經存在一段時間,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認為,「DIV1在臺灣恐已存在數個循環」。

螯蝦感染DIV1幾無症狀,但白蝦感染DIV1後死亡率高達8成,草蝦及泰國蝦感染後的死亡率也很高,僅較白蝦低一些。由於DIV1不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應通報疾病,也非我國法定動物傳染病,所以補償條件不同,黃金城說,白蝦及草蝦因DIV1死亡不會補償養殖戶損失,但若是DIV1呈陽性的螯蝦場,基於風險控管必須銷毀全場活蝦,會由漁業署評價後給予補償,「螯蝦感染後沒有症狀,牠還是商品,要求銷毀,需要補償養殖業者損失」。漁業署對於螯蝦的評價補償金額,成蝦每台斤240元,蝦苗每尾1元。

DIV1病毒若感染範圍擴大,將是災難,因為臺灣的養殖白蝦產值16億元、泰國蝦產值20億元,所幸目前只是零星案例。國內白蝦年產量約8千公噸,6成蝦苗是國產,進口佔4成,來源有泰國、印尼,以及越南;泰國蝦年產量約6千5百公噸,蝦苗來源均為國產;至於螯蝦,年產量約40公噸,產值僅3千7百萬元,以出口為主,蝦苗來源也是國產。

國內螯蝦場只有34場,為數很少,加上感染後沒症狀,因此全面納入監測;34場中有4場因停養或改養其他蝦類所以不採樣,已完成採樣的有25場,其中12場呈陽性,另有5場待採樣檢驗。黃金城表示,針對陽性案例場會進行疫調,找出他們之間的關聯性,以進一步釐清傳染途徑。

十足目虹彩病毒只會感染蝦蟹類,不會跨物種感染魚類,更不可能傳染給溫血動物,農委會認為沒有公共衛生上的疑慮;由於蝦、蟹為DIV1可感染的對象,而國內又有少數大閘蟹的養殖,因此也已採樣送驗,目前沒有發現陽性案例。至於病毒來源為何?畜衛所生物研究組組長涂堅說,在臺灣發現的DIV1病毒基因序列與中國養殖池找到病毒相同,但無法確認來源就是中國,因為病毒沒有病異,且東南亞國家也有DIV1病毒,只是其他國家都是媒體報導但官方不承認的樣態。

延伸閱讀》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原來是它!2014年即現蹤養殖白蝦

蝦子感染DIV1病毒後,整池蝦子成長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情形,體色會變紅、肝胰腺顏色會變淡,正常的是咖啡色,感染後會變淡黃色或白色。DIV1病毒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藥物可治療,蝦類養殖防止DIV1病毒入侵的方法就是顧好生物安全,涂堅建議,養殖池要做好鳥網設施,避免水鳥飛進池裡,以減少水鳥帶著病毒一池飛過一池的機會,採購蝦苗時也要確定購買的是健康無感染病毒的蝦苗,抽水及排放水最好都要經過消毒,自己的養殖池若遭感染,池水要經過消毒再排放,免得鄰居抽水遭殃,或是自己再抽回已遭污染的水。

黃金城強調,十足目虹彩病毒對人類無害,觀察目前疫情發展狀況,對白蝦及泰國蝦的供貨及價格都沒有影響,不排除心理因素未來可能會影響價格,但供貨量是穩定的,不會導致價格波動。

左上起順時針方向依序為:白蝦、草蝦、泰國蝦、四脊骨螯蝦的健康狀態。(圖片提供/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