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剋星! 「淡紫菌」田間致死率逾80%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發表之蟲生真菌「淡紫菌TCTeb01」菌株,未來可望開發成微生物農藥,防治荔枝椿象。(攝影/游昇俯)

荔枝椿象是荔枝、龍眼等果樹重大害蟲,果園若缺乏防治管理,即會嚴重影響產量。臺中區農業改良場18日首度發表蟲生真菌「淡紫菌TCTeb01」菌株,此菌可感染並造成荔枝椿象死亡,經過試驗,成蟲溫室致死率達90%,田間致死率也有80%;目前此菌已通過初步動物毒理測試,具動物安全性,未來可望開發成微生物農藥,成為荔枝椿象防治利器。

淡紫菌TCTeb01是一種蟲生真菌,此菌的發現源於臺中農改場研究員於田間看到染菌死亡之荔枝椿象,107年成功自田間分離,經鑑定證實為淡紫菌Purpureocillium takamizusanense。TCTeb01可感染荔枝椿象成蟲及若蟲,受感染蟲體死亡時呈現殭屍狀環抱樹枝模樣,死亡蟲體在高濕環境下,還會從氣孔與體節間隙冒出菌絲,產生淡紫色孢子。

經過臺中農改場溫室試驗,對荔枝椿象成蟲噴施淡紫菌TCTeb01後,第14天就會開始出現死亡個體,至第28天致死率即達90%以上;田間試驗,第28天後成蟲致死率也有80%,且不受田間多變氣候影響,殺蟲效果良好;此外,受TCTeb01感染之荔枝椿象身上的菌絲、孢子,還會經由風雨等媒介傳播其他蟲體,發生群聚死亡,讓防治效果得以延續

臺中農改場助理研究員羅佩昕表示,以TCTeb01噴施2至4齡若蟲,在溫室試驗中第28天後致死率約50%,效果不如成蟲,推測是因若蟲蛻皮使效果打折,故後續TCTeb01應用將以成蟲防治為主;並且,根據國外研究,與TCTeb01同屬之真菌,均僅對目標昆蟲發生感染作用,對其他昆蟲則不具威脅性,目前TCTeb01菌株在國內已完成初步動物毒理測試,對大鼠不具毒性及致病性。

荔枝椿象會吸食荔枝、龍眼等果樹嫩葉、花穗汁液,造成花穗焦枯及落果,影響產量。目前捕捉蟲體、摘除卵片等物理防治方式耗費人工,且受限於樹高等自然環境;使用肥皂水、脂肪酸鉀鹽等資材防治方式,則是對若蟲較有效果,且有藥害風險;使用平腹小蜂的天敵防治方式,則是針對蟲卵,對蟲體則無防治效果,故慣行農法仍以農藥化學防治為主。

臺中農改場指出,使用農藥的化學防治方式,僅能毒殺接觸到藥劑的害蟲,而且化學藥劑使用頻繁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對環境也不友善,使用蟲生真菌防治,害蟲不會產生抗藥性,目前國外已有許多利用Purpureocillium屬真菌開發成微生物農藥,防治植物寄生性線蟲、粉蝨、二點葉蟎等害蟲的例子,臺中場後續將取得TCTeb01菌種專利並進行量產測試,加速淡紫菌微生物農藥商品化,以提升荔枝椿象防治效率。

使用化學農藥需要避開果樹開花期,以免毒害採蜜的蜜蜂,還要預留安全採收期,避免造成果實藥物殘留,但TCTeb01施用時機則不受限果樹生長階段,全年皆可使用,未來可望納入荔枝椿象綜合防治一環,有效降低危害。

荔枝椿象受TCTeb01感染後死亡情形。(攝影/游昇俯)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18日首度發表蟲生真菌「淡紫菌TCTeb01」菌株。(攝影/游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