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足目虹彩病毒為例 臺灣因應蝦類新興疾病的防治對策

全球養殖蝦市場持續增長,想要穩定量產蝦類,精準的防疫和養殖管理是關鍵。(攝影/林韋言)

文.圖/黃淑敏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水產養殖組副研究員

國內面對已知病原的持續傳播、新興疫病的頻繁發生,產業和養殖環境皆面臨極大的挑戰,尚待政府、學研單位與民間業者通力合作,才能滿足國人對自產健康、衛生、安全蝦類水產品的消費需求,達到產業永續經營的目標。

國內蝦類養殖產業現況

臺灣蝦類養殖是國內重要的經濟產業,種類以白蝦、淡水長臂大蝦(俗稱泰國蝦)及斑節蝦為主,其中白蝦最高年產量近1萬4,000公噸,產值約新臺幣36億元;泰國蝦每年平均產量近8,000公噸,產值約計新臺幣20億元。由近年國內產量統計顯示,白蝦年產量與產值皆有略微下降,相對的泰國蝦則產量穩定且產值有上升之趨勢(表一)。國內白蝦的生產模式,長期以與魚類混養的模式為主,少數為專養模式;泰國蝦則以專養模式居多(表二),顯示國內白蝦集約化生產模式,要能達到穩定量產的程度還有待努力。

集約化穩定養蝦產量的五大關鍵

要達成集約化穩定養蝦產量,有五大關鍵因素:穩定優良的種苗來源、生物安全(biosecurity)生產管理方法與設施建置、優質養殖水體的營造技術、精準飼料暨餌料投餵管理、即時水質環境暨疾病的管控措施。

長期以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利用已建立的無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白蝦種原、SPF白蝦繁養殖技術,在隔離防疫的網室或溫室內生產SPF白蝦,已可達到成長快速、高產量之效,而且生長過程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同時節約用水的綠色環保生產概念。自2018年起,水試所聯合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的疾病監測,透過建構「防疫型白蝦養殖與繁殖場示範場」的計畫,積極輔導國內白蝦養殖業者,使用高品質的SPF種蝦與蝦苗,重視疾病防治與強化防疫設施等相關養殖管理措施,實地推廣國內集約化穩定量產白蝦。

水試所室外的防疫型白蝦養殖與繁殖場示範場域。

概覽國際上蝦類重要新興疾病

蝦類的疾病危害是未來造成養殖經濟損失的關鍵因素,尤其近幾年國際間屢受新興疾病重創,以下簡述幾類重要新興疾病的疫情資訊。

一、急性肝胰臟壞死病

急性肝胰臟壞死病(AHPND)由環境中攜帶PirA/PirB毒素基因的質體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所引起。2009年在中國首次報導,但直到2011年初疫情變得更加嚴重時才被重視,造成海南、廣東、福建和廣西等省的生產損失約80%。在2010年的越南、2011年的馬來西亞、2012年的泰國、2013年的墨西哥和2014年的菲律賓,AHPND皆造成白蝦與草蝦養殖場重大損失(FAO, 2013)。AHPND的感染特點通常是在放養後30~35天內突然大量死亡(死亡率最高可達100%),幼苗後期或後端成蝦期也可能受到感染。本病好發在夏季炎熱時節,常現於養殖環境管控較差的養殖池,例如飼料過量、種苗質量較差、水質較差或發生藻華或倒藻的養殖池,都是可能導致AHPND發生的因素(FAO, 2013)。

二、肝胰腺微孢子蟲

最初於2004年在泰國養殖的草蝦中發現肝胰腺微孢子蟲(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直到2009年才被確定特性與命名為EHP。受到EHP感染的蝦通常會有軟殼、嗜睡、減少採食量和空腸等徵狀,臨床表徵出現生長緩慢、大小不一並常與其他機會性病原體如草蝦桿狀病毒(MBV)、肝胰腺細小病毒(HPV)和弧菌屬共同感染,造成死亡率增高。繼泰國發生後,EHP也出現在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和印度的白蝦養殖場。臺灣於2016年亦有零星疫情發生。科學報告指出,可從種蝦與餵食種蝦的活餌(沙蠶)當中檢出病原,此傳播途徑在種苗生產過程中需特別防範。

三、病毒性偷死病

病毒性偷死病(VCMD)是由一種新型的alphanodavirus所引起,2002~2003年,中國海南、廣西等地之高密度養殖的白蝦出現「偷死」現象,感染蝦體會表現出肝胰腺顏色變淺、萎縮、空腸空胃、生長緩慢等症狀,有時可見病蝦腹節肌肉呈現不透明或局部發白。本病於發病初期死亡率不高,但每日都可觀察到死亡和垂死的蝦留在底部,死亡率隨著水溫上升而增高,尤其是在28℃以上時更為嚴重。據中國文獻指出,本病在白蝦、明蝦、斑節蝦、草蝦和泰國蝦等中國主要養殖蝦類均造成流行疫情,累積死亡率可高達80%。除了中國外,本病在泰國、越南和厄瓜多的對蝦養殖樣品中也有檢出報告,顯示此病毒在全球迅速傳播的能力。(Wan et al., 2019; Wang et al., 2019; Zhang et al., 2014, 2017)此外,文獻亦指出克氏原蝲蛄(俗稱美國螯蝦)、脊尾白蝦、平掌沙蟹、艾氏活額寄居蟹、弧邊管招潮蟹、中華蜾贏蜚、養蝦池中常見橈腳類,甚至於鯽魚、牙鮃、阿部氏鯔鰕虎等3種魚類都可能具有病毒的感受性(NACA,2020)。調查結果表明此種新型病毒可以跨物種傳播至魚類,相對亦提醒我們要注意VCMD在養殖海水魚中可能引起傳播或流行的高風險。

養殖白蝦感染病毒性偷死病(VCMD)的病變。白色箭頭顯示萎縮和褪色肝胰腺的顏色;黑色箭頭顯示腹肌節段變白。(NACA, 2020)

四、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

2014年,蝦血細胞虹彩病毒(SHIV)在中國浙江省首次出現病例,造成當地的養殖白蝦大量死亡,後續在泰國也有疫情產生。發病白蝦會出現生長緩慢、肝胰腺顏色變淺、萎縮等病徵,常造成大量死亡。攻毒感染試驗結果顯示,從後期幼蟲到稚蝦,發病症狀都相同,病蝦胃和腸道空洞,肝胰腺表面和部分顏色變淺,有些病蝦出現軟殼症狀。受到SHIV感染的泰國蝦臨床症狀出現特徵性白頭與黃鰓等病徵。罹病蝦在感染初期,疾病發展緩慢,但是經過14天後,病情變得越來越嚴重。垂死的蝦會因失去游泳能力而沉入水底。每天在罹病的池塘中都可以發現瀕死蝦和死蝦。依據中國的疫情調查結果,此疾病的累積死亡率可超過80%。

2014年,從發病的小龍蝦體中鑑定出一種新型的虹彩病毒——澳洲淡水小龍蝦虹彩病毒(CQIV)。由病毒完整基因組序列顯示,CQIV與SHIV有99%的基因相似度。2019年3月,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將SHIV和CQIV,一併歸屬於虹彩病毒科新分出的十足動物病毒屬之下,並統稱為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由2017年中國的疫情監測報告指出,DIV1對白蝦、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四脊滑螯蝦(俗稱澳洲淡水龍蝦)、美國螯蝦、日本沼蝦與泰國蝦皆具有感受性,表明DIV1具有跨物種傳播能力,尤其以淡化海水混養白蝦與泰國蝦的生產模式需特別注意防範。

1實驗室試驗SHIV攻毒白蝦後的臨床病變。A為發病蝦的外觀;B為肝胰腺顏色變淡。(資料來源/Qiu et al., 2017) 2感染SHIV的淡水長臂大蝦之臨床症狀。圖A為水中病蝦的整體外觀;圖B為頭胸部特寫。(藍色箭頭顯示在頭頂部表皮底下的白色區域;白色箭頭表示肝胰腺萎縮、褪色和泛黃。)(資料來源/Qiu et al., 2019)

國內監控DIV1的管制措施與現況

國內螯蝦於今年首度檢出DIV1陽性案例,農委會旋即啟動螯蝦場全面監測,同時針對感受性物種如白蝦、泰國蝦與草蝦的主動通報案例納入重點檢測,截至8月底,共計檢出14場螯蝦、3場白蝦及1場草蝦為DIV1陽性。由於感染DIV1的螯蝦通常呈現輕微或無症狀,故檢出DIV1陽性螯蝦場將全部予以清除,陽性案例場周邊蝦類養殖場實施主動監測與疫情調查,並同時回溯來源種苗場採樣檢測。

為防範DIV1入侵的風險,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自今年(2020)5月29日針對國外進口的5種活蝦:克氏原蝲蛄(Procambarus clarkii)、四脊滑螯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淡水長臂大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與白蝦(Penaeus vannamei)等進行檢疫條件的書面與實體抽樣檢驗審查。針對易感性物種中華絨螯蟹苗的檢疫,防檢局亦展開國內42場蟹苗場的主動監測。初步自可監控範圍的檢測結果來看,國內DIV1疫情仍屬可控,後續會密切關注國內養殖主力:白蝦與泰國蝦的疫情發展,相關監控措施不能鬆懈。

有效管理的第一步:洞悉疫病傳染途徑

國內養蝦產業目前主要以養成模式分為二種,一種為生態養殖;另一種為集約化養殖。由於蝦類的免疫防禦機制以先天性免疫反應為主,因此無論何種生產方式,除了要求種苗品質穩定乾淨外,另需特別重視養殖環境的營造。了解病原傳播途徑與可能的風險來源,對於養殖過程的防疫與管控而言極為必要,後續才能有效防堵,降低疾病爆發之風險。

一般而言,蝦類病原來源由垂直感染(指從種蝦傳染給蝦苗)與水平感染(指引入受病原汙染的水或宿主經由同類殘食)等傳播途徑為主,也會經由生物性攜帶載體(指病原潛伏在易感性宿主體內增殖而傳播),例如螃蟹、海蟑螂、水生昆蟲(水蚤)、浮游生物、沙蠶、貝類、牡蠣、輪蟲與魚類等媒介傳播,或藉由機械性攜帶載體(指病原在媒介者體內不增殖,只有機械性攜帶),例如貓、狗、水禽、人類與器械用具等媒介而傳播病原。(參考文獻請逕洽作者)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