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的收集與保存 養蜂產業的另一條經營路

蜜蜂造訪大花咸豐草。

文.圖/徐培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蠶蜂課助理研究員

因為蜜蜂採集花粉時,會將唾液和花蜜等其他成分混入,所以才會形成不規則狀的花粉團,由於與其他方法收集的花粉在成分上有所不同,特別稱為蜂花粉。

花粉是種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細胞集合體,其個體稱為花粉粒,於雄蕊花藥中產生,為細粉狀物。當花粉成熟時,花藥開裂,花粉粒飛散釋出。蜂花粉是蜜蜂採集粉源植物開花時散出的花粉,攜帶回巢供蜂群食用的花粉。

由於蜜蜂全身布滿絨毛,穿梭於花間時可黏附大量花粉於體表,再以特化的足部構造刷取花粉,存放於後足的花粉籃內,將成團的花粉帶回巢。因為蜜蜂採集花粉時,會將唾液和花蜜等其他成分混入,所以才會形成不規則狀的花粉團,由於與其他方法收集的花粉在成分上有所不同,特別稱為蜂花粉。

蜂花粉的生產原理與收集

蜂花粉量產模式的建立歸功於收粉器的發明,原理很簡單,依照蜜蜂採集花粉的特性,在蜂箱入口設置一道穿孔片,片上鑽有直徑4.8~5公釐的圓孔數排,孔的大小恰好容工蜂擠身鑽過。每當攜帶花粉團回巢的工蜂通過時,後足受擠壓而伸展,花粉團被孔壁刮下脫落,經過一道篩網,掉入一個小抽屜似的集粉盒內,即能大量收集蜂花粉。蜂花粉的收集技術如下:

一、組織採粉蜂群

生產蜂花粉,蜂勢至少須達5脾,以8~9脾蜂群勢最佳。在生產蜂花粉2週前開始調整蜂勢,從強群中抽出部分帶幼蜂的封蓋子脾輔助弱群,使全場蜂群在粉源植物開花時能達到8~9脾蜂勢,增加生產群數。

二、管理採粉蜂群

在粉源植物盛開、巢內儲粉量充足、花粉略多於消耗的情況下才可以採收蜂花粉。在蜜源不足而粉源豐富的環境採收蜂花粉是最理想的,否則巢內花粉過多時容易形成粉壓子脾的狀況,限制蜂王產卵空間。採收多餘的蜂花粉不僅可以增加蜂產品生產效能,還有利於蜂群繁殖。巢內儲蜜量不足時,應傍晚餵糖,適量達每日供需平衡即可,以促使更多工蜂投入採粉工作。

採粉過程中若發現蜜蜂爬在箱前不進巢或門口堵塞,應即時取下收粉器避免箱內過熱,掀開箱蓋以利通風、降溫,蜂箱溫度達34℃以上建議停止採粉。若全場同時採粉,同一排蜂箱應同時安裝或取下收粉器,避免盜蜂和蜜蜂偏集。

收粉器的結構:1.穿孔片;2.篩網;3.集粉盒。

花粉團從工蜂後足刮下的過程。

整個蜂場同時安裝收粉器。

蜜蜂全身黏附花粉,再收集至後足的花粉籃內。

三、選擇採粉季節與時機

各種粉源植物的花期及花粉量不盡相同,各個季節蜂群需求也有差異。一般來說春季油菜花開正值繁蜂期,此時可斟酌少量收粉;夏季的咸豐草花期、秋季的羅氏鹽膚木花期、冬季的茶樹花期則適合大量生產蜂花粉。而各種粉源植物花藥開裂時間不同,安裝收粉器的時機亦為重要,多數在清晨至上午花粉較多,雨後放晴或空氣溼度高時採粉量較大。一天之中採粉時機約在7~14時,有些粉源如咸豐草、茶樹可全天收粉,有些只能在較短時間內收粉,如玉米、蓮花只能在5~9時才能生產較多花粉。若想收集粉源較單一的蜂花粉,可以每2小時就收集1次,大部分地區10時以後會開始有大量咸豐草花粉雜入。

生產蜂蜜的同時,不建議生產蜂花粉,若要收粉可在上午進蜜量尚少時收1~2個小時。進蜜量大時,工蜂體節撐大無法順利通過小孔,會影響蜂蜜生產。生產蜂王漿的同時,可以生產蜂花粉,但應上午進行,下午則生產蜂王漿。

通常上午10時以後收蜂花粉,會混雜大量咸豐草花粉。

四、選擇穿孔片

依據蜂種、蜂勢、蜜粉源多寡、巢內儲粉量、季節及溫溼度等,應選用不同的穿孔片,避免因收粉影響繁蜂。西方蜜蜂一般選用孔徑4.8~5公釐的穿孔片,東方蜜蜂採粉適用孔徑4.5~4.6公釐;初春和秋末溫度低、溼度大,適用孔徑4.9~5公釐,而乾旱的夏季可以選用孔徑4.8公釐;旱季的咸豐草花期選用孔徑4.8公釐,其他時期花粉如羅氏鹽膚木可選用孔徑4.8~4.9公釐;溼度高、花粉團大、蜜量多的蜜粉源植物如油菜或茶樹可選用孔徑4.9~5公釐。

秋天盛開的羅氏鹽膚木。

五、採收與初步乾燥

新鮮蜂花粉含水量很高,可達25%以上,是細菌及真菌滋生的溫床,因此累積到一定量時就應收取,並儘速晾乾,否則極易發霉或醱酵變質。初步乾燥是確保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的環節,採收當日就必須進行。新鮮花粉團鬆軟溼潤,容易散裂,所以採收蜂花粉時動作要輕,此外若不即時倒出,容易壓成餅狀,減少商品價值。採收後的集粉盒須清理乾淨,因此應準備多組集粉盒勤加替換。

初步乾燥以日曬方式最常見,為避免沙塵飄散汙染,以及紫外線照射導致營養成分破壞,須在表面覆蓋一層棉紗布,同時減少盜蜂的機會。初期儘量不要翻動,2小時後可以輕輕撥動;須晾乾3小時以上,確定花粉團粒粒分明為止,此時蜂花粉含水量約可降至20~25%。若沒有適合場地或陰雨天時,可採風乾方式,以電扇輔助通風,但乾燥的程度不如日曬。初步乾燥須在日間進行,晚間溼度會開始上升,故傍晚前須將蜂花粉裝入塑膠袋密封,暫時放入冷凍庫保存,擇日再進行乾燥處理。

六、去除雜質

蜂花粉中的蜜蜂殘肢及雜物,大部分可利用風力去除。待乾燥後再以80網目數的篩網過篩,去除花粉團碎粒。

蜂花粉的乾燥技術

初步乾燥後的蜂花粉建議至少在冷凍庫中放置2日以上,可以有效殺死混雜在其中蛀食花粉的甲蟲或蛾類。此時蜂花粉水分含量尚高,解凍後只能維持數小時就會開始變質,因此必須儘快乾燥處理,將蜂花粉的水分含量降至6%以下,才能長時間儲存。以下介紹國內常用的四種方法:

一、日曬法

連續2~3日置於陽光下曝曬是最簡便的方法,無需特殊設備,是早期普遍採用的方式。但除了容易摻入雜質以外,連續曝曬的花粉團碎粒多,當粉源缺乏時會引來蜜蜂採集曝曬的花粉。

二、熱風乾燥法

盛於不鏽鋼淺盤容器中,以烘箱加熱處理,是國內目前最常採用的方式。盛裝厚度不應超過2公釐,以不重疊3顆以上花粉團為原則。加熱處理最重要的是溫度不可過高,以40℃為宜,超過45℃會破壞營養成分,尤其是揮發性物質會大量減少,香氣散失。處理時每隔1~2個小時翻轉一次可加速乾燥,處理的時間得依花粉狀況及經驗判斷,通常在3~8小時的範圍內,這與盛裝花粉的厚度、處理花粉的總量、烘箱機械性能皆有關係,都是蜂農必須掌握的要件。

三、冷風乾燥法

有別於一般烘箱,冷風乾燥機額外裝設有壓縮機,因此可以同時吹送熱風及冷風,控溫精準度隨之提高,同時冷風亦有除溼脫水的功效,可以快速將蒸散出來的水氣帶走,減少醱酵變質的機會,是目前最推薦的乾燥方式。

冷風乾燥機烘乾的蓮花粉,色澤漂亮、口感香脆。

四、冷凍乾燥法

結合冷凍、真空、乾燥三種技術,利用低溫、高真空的條件將凍結在蜂粉中的水分升華為水蒸氣去除。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方式,但因價格過於昂貴,目前尚少應用於蜂產業。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