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生長期間均能入侵 辣椒炭疽病的發生與防治

長辣椒於田間種植情形(綠熟期)。

文.圖/郭建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林煜恒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炭疽病原可於辣椒栽培期間侵入感染,因此偏重於化學藥劑防治無法有效降低此病害發生。

臺灣的辣椒栽培現況

辣椒喜溫暖乾燥的氣候,植株與果實皆不耐低溫,植株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0~30℃,溫度超過35℃則會造成花粉不孕、柱頭乾枯,並導致落花落果,低於15℃時植株生長停滯,且易受寒害。因辣椒果實發育與轉色適溫為20~25℃,臺灣夏季平地高溫常對辣椒造成生育上的阻礙,此時亦為颱風季,因此由全國市場平均批發價格即可發現,每年6~10月為國內辣椒價格最高的時節。另需注意,辣椒為好光性作物,光照不足易造成嚴重落花落果,因此如以設施進行栽培,需定期清理或更換設施塑膠布,以維持設施內足夠的透光率。

國內辣椒皆採穴盤苗移植栽培,播種後30~45天,待幼苗生長4~5片本葉時即可進行移植,每分地種植數量約2,000~2,500株。北部以春作為主,2~4月播種,中南部及東部春作1~3月、秋作8~10月播種,儘量避開梅雨及颱風期。辣椒栽培畦寬建議120~150公分,行距60~65公分,株距40~45公分,採雙行種植。辣椒不耐溼亦不耐旱,土壤過度乾燥會造成生育不良,過溼則會引起葉片枯黃脫落、根系腐敗、植株枯死,因此定植後應注意灌溉及排水。

長辣椒為臺灣消費市場主要的辣椒種類。

辣椒為多次採收的作物,生育期長,需肥量較大,建議整地時每分地施用2,000~2,500公斤有機質肥料及2~3包台肥5號作為基肥,定植後每20~30天進行追肥一次,生育期每分地需施氮素12~15公斤、磷酐12~15公斤、氯化鉀15~18公斤;每次採收後應增施氮素3~5公斤,以維持植株生育,滿足開花結果需要。辣椒枝條脆弱、易折斷,因此生育過程中應立支柱或以繩網牽引扶持。辣椒花芽於枝條分岔處,因此一般不摘心整枝,唯第一分岔以下的側芽及內向橫生枝條應去除,以利結果及光合作用進行,並避免養分無謂消耗。

簇生辣椒(朝天椒)植株生育及結果表現。

辣椒炭疽病對辣椒產業的危害

辣椒栽培過程中,有相當多種類的病害會造成辣椒品質與產量下降等問題,常見病害包括細菌性斑點病、青枯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黴病、猝倒病、立枯病、白絹病、根瘤線蟲及病毒病等。炭疽病好發於梅雨季開始時,與高溫多溼的條件有關,加上病原菌有潛伏感染特性,並可於種子、土壤及植株殘體上存活。病原菌於辣椒開花期或是幼果期感染,至果實成熟後才顯現病徵,甚至採收後愈高溼環境才顯現病徵,對辣椒品質與產量造成影響。而在盛產辣椒及需求量大的國家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辣椒炭疽病亦為當地辣椒產業重要的威脅之一,根據文獻報導指出,病害嚴重時可造成50%以上的產量損失,而應用整合性病害防治可降低此病害的發生。

辣椒炭疽病的病徵、染病途徑及發生環境

辣椒炭疽病為辣椒栽培期間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該病是由數種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pp.造成,根據國內學者研究顯示,目前臺灣的辣椒炭疽病病原主要以Colletotrichum acutatumC. caspsiciC. coccodesC. gloeosporioides所造成。病原菌可以感染辣椒葉片、枝條及果實等部位,葉片受炭疽病原感染後,會出現水浸狀斑點,之後會逐漸擴展成深褐色壞疽病斑,最後感染嚴重的葉片轉黃後容易脫落掉葉。病原菌感染果實初期會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病斑,之後病斑逐漸擴大並呈現水浸狀,向下凹陷並產生同心輪紋狀黑色小點,此為炭疽病的分生孢子堆,後期辣椒果實會乾扁皺縮。罹病的果實或葉片掉落地上,當環境遇高溫高溼時,病斑上會產生粉色分生孢子,可藉由風、雨水飛濺傳播,再次造成鄰近果實感染,國內常見栽種品種包括長辣椒、簇生辣椒及糯米辣椒均會受到炭疽病的危害。此外,炭疽病的病原菌亦可藉由種子、農機具、田間植物殘體或人為等途徑進行傳播。炭疽病原適合於28~32℃生長,相對溼度高於90%時非常適合發病及有利於病勢發展。

長辣椒果實的炭疽病染病初期會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病斑(左圖),溼度高時病斑處會產生粉紅色菌泥(右圖)。

採收後長辣椒炭疽病的徵狀。

簇生辣椒(左圖)和糯米辣椒(右圖)的炭疽病徵狀。

辣椒炭疽病的田間管理

作物病害防治首重於預防,由於炭疽病原可於辣椒栽培期間侵入感染,因此偏重於化學藥劑防治無法有效降低此病害發生,加上連續採收階段無法施用化學藥劑。進行田間管理可參考下列幾點:

一、種子和品種選擇

選擇健康無病清潔種子,或栽培抗病與耐病品種,目前國內「種苗亞蔬2號」與「種苗亞蔬4號」具有耐炭疽病菌的特性。

二、落實田間衛生管理

清除田間罹病辣椒果實,避免病原菌殘存於田間,下雨後出現的落果、罹病的植物組織等,應儘速清除以降低病原菌密度。若遇連日的降雨,田間應儘速排水,降低溼度。

三、栽培管理

(一)合理化施肥:避免過度施肥,辣椒種植株距避免過密,保持良好通風,降低田間溼度,使炭疽病菌不利擴展與入侵;避免下雨時進行採收,以免採收後包裝時溼度過高,果實病斑出現大量病原菌分生孢子,再次造成侵入與感染。

(二)輪作:與非茄科作物進行輪作方式,降低病原菌於田間的族群數量。

(三)化學藥劑適時防治:栽培期間環境遇高溫潮溼時,下雨前後時期,或於辣椒炭疽病發生初期,開始噴藥處理。防治藥劑列整如表一,最新詳細資訊請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

由於炭疽病對於辣椒生長期間均能入侵感染,對於此病害的防治須了解病害的發生生態、侵入感染時機及發病條件,藉由整合性病害管理技術,降低病原菌族群數量,減少對辣椒的危害。

註:數據整理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