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整地栽培固地力、增碳匯 玉米、水稻、大豆輪作提高收益5至7成

種植農作物先整地翻土、再播種是農業操作已久的作法,但若直接播種不耕犁,有助土壤發育團粒結構,幫助作物適應豪雨、乾旱等極端氣候逆境,增加土壤碳匯。農委會農試所開發玉米不整地栽培技術,建立玉米、水稻、大豆輪作模式,有助節省水資源,降低極端氣候衝擊,農民收益可比經營一年兩期作水稻多5至7成。

新聞
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 省水省肥還領兩期作最高14萬元綠色獎勵金

農委會農糧署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推動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有助提升國內雜糧自給率,且可以省水、省肥,還可領兩期作綠色環境給付獎勵金;大豆聯盟並導入智能自動化施肥機械,提供有機質肥代施服務,讓有機質肥料施用有效率,更容易被農民使用,減少碳排,農業更永續。

新聞
從傳統農作到明日家園 我們曾誤以為人類征服了自然

一整部農耕史,實際上講的就是世人嘗試克服生產過程中大自然所施加的限制,而且這份努力常以失敗告終。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土壤的肥力。農民藉由無止盡的試驗,透過從錯誤中學習的艱辛方法,發現以下這件事:如果過度利用土壤,生態系統將會崩潰,而且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亦將遭受破壞。

農業技術
當心!生長期間均能入侵 辣椒炭疽病的發生與防治

炭疽病好發於梅雨季開始時,與高溫多溼的條件有關,加上病原菌有潛伏感染特性,並可於種子、土壤及植株殘體上存活。病原菌於辣椒開花期或是幼果期感染,至果實成熟後才顯現病徵,甚至採收後愈高溼環境才顯現病徵,對辣椒品質與產量造成影響。

新聞
臺灣生態養殖多樣性,兼顧收益與環境,精算環境負荷量

在注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趨勢下,臺灣近年越來越多養殖業者決定加入生態養殖行列,然而臺灣目前對生態養殖尚無明確定義及規範,時常出現在水產品外包裝的字樣,例如不用藥、使用益生菌、友善環境等等,大多出於養殖業者根據自身經驗統整的做法。另一方面,生態養殖生產過程背負更高風險、生產成本,該如何兼顧收益與環境,成為最大挑戰。

新聞
全球香蕉共抗黃葉病,招式盡出

超過一世紀以來,香蕉黃葉病從R1演化到TR4,二度襲擊全球香蕉產業。繼1950年代大麥克香蕉幾乎滅絕後,我們熟悉的華蕉也陷入感染危機,目前全球皆未出現徹底解決TR4的解方。除尚未感染的拉丁美洲,其它香蕉產區都在學習與TR4共處。科學家不僅致力研究具抗病力的香蕉品種,也辦理工作坊帶領蕉農認識黃葉病,提高防疫認知,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針對黃葉病防治,世界糧農組織更在去年宣布開展9800萬美金的五年全球計畫。

新聞
【循環經濟】有機堆肥為前鋒,花東循環農業這樣做

位在中央山脈東側的花蓮,自古因地形限制,東西往來得翻過好幾個山頭,許多農業資材硬生生比西部貴,然而這樣的天生劣勢,反而促使當地人更有效運用手頭資源,位在花蓮的東豐拾穗農場便是其中的典範,難處理的動物糞在堆肥廠發酵後,成為澆灌稻米最好的養分;脫殼後的粗糠、米糠,再一次回饋大地。以花東中心玉里為基點,南北開拓出100公里長的生產鍊,創造出生生不息的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