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 省水省肥還領兩期作最高14萬元綠色獎勵金

農委會農糧署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推動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有助提升國內雜糧自給率,且可以省水、省肥,還可領兩期作綠色環境給付獎勵金;大豆聯盟並導入智能自動化施肥機械,提供有機質肥代施服務,讓有機質肥料施用有效率,更容易被農民使用,減少碳排,農業更永續。

受到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國際大宗穀物大豆、小麥、玉米供應鏈不穩,農委會農糧署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推動硬質玉米與大豆輪作,有助提升國內雜糧自給率,且可以省水、省肥,還可領兩期作綠色環境給付獎勵金;大豆聯盟並導入智能自動化施肥機械,提供有機質肥代施服務,讓有機質肥料施用有效率,更容易被農民使用,減少碳排,農業更永續。

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今(12)日舉辦國產大豆玉米輪作暨糧農循環有機質肥料入大田機械操作示範記者會,包括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臺南區農業改良副場長陳昱初、福壽實業公司董事長洪堯昆、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源泉及立委蘇治芬等人,均到場參與。

胡忠一表示,臺灣每年進口玉米400萬公噸、大豆260萬公噸、小麥140萬公噸,自給率極低,但水稻卻生產過剩,因此107至109年農糧署北區分署與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進行輪作研究,種大豆用水量只有水稻一半,每公頃可節省8,800公噸的水,輪作大豆可以達到省水、省藥、省肥,北部地區種植大豆比種水稻可讓農民增加每公頃4萬元收益,且有助提升臺灣糧食自給率。

胡忠一說,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推動一期作種大豆、二期作種硬質玉米,可以省水,透過智能施肥自動化機器達到省工,輪作降低病蟲害、省農藥,大豆本身有固氮能力,可以省肥料;適合推廣水利設施不足或不適合水稻生產地區,期望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從3,300公頃增加到5,000公頃,硬質玉米從去年1.5萬公頃提高到3萬公頃以上、甚至5萬公頃。

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於雲林縣口湖鄉推動一期大豆、二期硬質玉米輪作模式。聯盟執行秘書馬聿安表示,因口湖、四湖地區大約在中秋節種植玉米,生育期160天,隔年2月收穫,聯盟推動3月起種大豆「臺南10號」,生育期約120天,大約7月上、中旬可採收,可讓大豆採收期可避過梅雨季,產量每公頃約3公噸。

馬聿安指出,玉米及大豆雖均為旱作,但因分別為禾本科及豆科植物,病蟲害不會延續惡化;硬質玉米是對氮肥需求較高的作物,但種植大豆每公頃只需3.5至5公噸有機質肥料作為基肥,大豆本身能夠固氮,輪作更省肥;並且,玉米及大豆都是農委會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獎勵種植的進口替代作物,獎勵金都是每公頃6萬元,參與小地主大專業農政策、承租土地擴大經營規模農民獎勵每公頃7萬元,申報兩個期作一年最高即可領到14萬元。

有機質肥料有助增加土壤有機質,減輕化肥碳排,但有機質肥料單位重量肥分低,若化肥每分地施用40公斤,有機質肥料可能得用到400公斤才夠,在農業缺工現狀下,更降低農民使用意願。

馬聿安說,大豆聯盟與福壽實業公司及地方上代耕業者合作,為聯盟50多個契作農民團體提供有機質肥料「連工帶料」的代施服務,除了開發智能自動化施肥機械有效率施肥,並建立智慧肥料代施服務系統,不只農民知道用肥量,代施業者、肥料商也能掌握施打地點及用量,有助禽畜堆肥等有機質肥更容易讓農民使用。

智能施肥自動化機械施用有機質肥料,精準又省工,增進農民使用有機質肥料意願。(圖片提供/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朴子分場長游添榮表示,嘉南地區硬質玉米多種植在二期作,因一期欠缺灌溉水無法種稻,梅雨雨水多,種大豆等雜糧不耐淹,因此一期作多種植綠肥休耕,但今年起一期作也開始推廣種植釀酒高粱。

臺南改良場副研究員吳昭慧指出,大豆採收期怕梅雨,可以提前或延後產期避開梅雨季,提前種植須注意低溫可能拉長生育期,若是延後到3月中下旬種植,梅雨季時豆莢仍是綠色,比較不怕雨,但也需要種植像「臺南10號」對光照不敏感的品種,避免大豆在長日下只會徒費營養生長,沒有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