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態養殖多樣性,兼顧收益與環境,精算環境負荷量

內容提供/豐年雜誌 文/洪嘉鎂 攝影/謝佩穎
在注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趨勢下,臺灣近年越來越多養殖業者決定加入生態養殖行列,然而臺灣目前對生態養殖尚無明確定義及規範,時常出現在水產品外包裝的字樣,例如不用藥、使用益生菌、友善環境等等,大多出於養殖業者根據自身經驗統整的做法。另一方面,生態養殖生產過程背負更高風險、生產成本,該如何兼顧收益與環境,成為最大挑戰。

養殖漁業歷史悠久,現今臺南市轄區於18世紀即有粗放式虱目魚養殖。第2次世界大戰後水產品需求增加,養殖密度提高,養殖業者為便於管理、減少疾病發生,常使用藥物降低養殖生物死亡率,減少損失。但有些藥物易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有致癌風險,例如氯黴素、孔雀綠、硝基呋喃類等等,2000年前後,隨著各國陸續禁用這類毒性較強的藥物或訂定使用限制,臺灣也適時修改水產用藥相關法規,規範養殖業者合法、合理用藥。

近年部分養殖業者逐漸意識到,集約養殖產量雖然較高、較穩定,但過去時常出現在魚塭周圍的生物似乎越來越少見,雖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訂定《動物用藥品使用準則》,他們仍希望能更進一步,朝不用藥的方向努力,提供安心食物給家人及消費者,甚至找回消失在魚塭周圍的生物多樣性。

為了方便管理,避免漁民失足滑落魚塭,或被躲藏草叢的蛇類咬傷,集約養殖常使用除草劑清除魚塭周邊雜草。

從不用藥走向生態養殖,對消費者與生態負責

目前臺灣談到生態養殖,不外乎「低密度養殖、混養多樣魚種、不抽取地下水、不噴灑除草劑、不添加動物用藥」等5項要點,希望回到早期養殖方式,讓魚塭周遭生物也有生存空間。依照養殖業者對生態養殖認知各有不同,養殖方式也有所差異,例如使用益生菌、堤岸種植作物、使用茶粕消毒等等,或堅持不使用任何養殖資材,只提供水車、食物。

2018年獲得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的鰻鄉企業社負責人邱經堯,主要養殖虱目魚、白蝦。他回憶,家中投入生態養殖約莫2000年,當時也不懂什麼是生態養殖,只知道生產者應該對消費者負責,提供安全產品,才決定走向全程無毒養殖。

邱經堯指出,起初臺灣沒有生態養殖這個名詞,只有將不用藥養殖稱為「無毒養殖」,當時此概念並不普及,為了改變養殖方式,他努力查詢資料、觀察野外魚群成長環境、調整養殖管理模式。直到2004年前後,因為花蓮縣積極推廣無毒農業,「無毒」才開始熱門起來。

走入鰻鄉企業社位於嘉義縣義竹鄉的30多公頃魚塭,養殖用水來自地表水、海水,並透過空池蓄水、養水作為輪替水。放眼望去,魚塭周圍雜草長得比人還高,每口魚塭裡放養虱目魚、白蝦、草魚、大鱗鮻(豆仔魚)、鯔魚(烏魚)、吳郭魚等物種。

生態養殖不使用除草劑,如果魚塭周邊雜草過於茂盛,養殖業者就得僱工除草或自己動手。

邱經堯說,這類養殖方式被稱為生態養殖,是因為生態系統內應有各階層物種,他放養多樣工作魚,讓牠們各司其職,例如草魚能清除水中雜草,大鱗鮻會撿食剩餘飼料,避免水質惡化。他表示,嘉義縣義竹鄉開始發展養殖漁業就採取混養,自己只是延續傳統,再多加入幾樣物種運作生態養殖。一開始將整體養殖密度降低到原本30%~40%,之後慢慢提升,找到生態與養殖密度平衡點,雖然自然環境中生物密度不會像魚塭那麼高,但也要考量收益問題。

鳥類捕食雖有風險卻能淘汰病弱魚

除了平衡魚塭食物鏈,魚塭周圍生態系也應納入評估。集約養殖業者不喜歡鳥類盤旋魚塭周圍,除了鳥類會捕食魚,也因為叼起魚同時,可能導致他池肉食性魚種意外落入魚塭,攻擊養殖生物以致影響產量;若是死魚掉入魚塭,則有傳染疾病風險,最嚴重可能使整池魚死亡。

鰻鄉企業社的魚塭堤岸總站著一隻隻白鷺鷥,虎視眈眈看著魚塭,邱經堯對鳥群造訪不採取任何措施,任其捕食魚隻。同樣經營養殖漁業的鄰居曾向他抱怨,這群鳥也會捕食鄰居家的魚。但他認為這是給生物一口飯吃,順便淘汰一些病弱魚。

生態養殖產量較低,「價格反映成本」待突破

鳥群與魚塭關係的一體兩面,顯示生態養殖業者友善環境的同時,須付出相應成本。在臺南市學甲區經營亮哥生態風味體驗養殖場的周志亮表示,投入生態養殖很難賺錢,首先低密度養殖產量就比集約養殖少,加上不用除草劑就得用除草機,1年人工除草費用高達30多萬元,攤提成本後,單位重量養殖魚種生產成本比集約養殖還高。

為提高收入,周志亮嘗試複合式經營,消費者可到養殖場參與生態導覽,付費體驗製作鯛魚丸、鯛魚鬆,享用養殖場私房菜。藉由導覽讓消費者了解生態養殖各個生產環節,進而願意以合理價格購買。

文蛤養殖也是生態養殖常見範例之一,例如引入海水養殖,不抽取地下水、混養多樣魚種等。

周志亮說,若作為來訪遊客餐點或宅配,水產品整體利潤還不錯,但由於自己無法一次性處理大量漁獲,仍有部分得由盤商銷售,其收購價格仍以一般水產品為基準,利潤勢必降低。為了兼顧生態養殖與合理收入,他認為除了低密度養殖外,養殖物種可以更多樣,適合提供遊客餐點、消費者接受度也高,才是較佳選擇。

邱經堯則指出,過往養殖業者普遍問題是沒有精算生產成本,或許覺得自己賺很多,其實不然。他提醒,記帳才能掌握投入成本,才能知道一條魚該賣多少錢。養殖業者投入自產自銷時,通常以為售價比行話稱為「池邊價」的產地價格更高就會賺錢,但每個生產、運銷環節都有成本,若一開始訂定價格過低,在市場公開售價後,想再提高價格就難了。

慎選養殖物種,在環境與收益間取得平衡

慎選養殖物種也是增加收益的方式之一。雲林縣臺西鄉生態養殖業者李宗燦表示,投入文蛤生態養殖是因為申請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調整養殖過程中,發現魚塭內養殖生物自然形成生態平衡,但是相對來說,每種工作魚放養數量須斤斤計較,若放養太多肉食性魚種,可能影響主力養殖物種產量。他表示,除了控制工作魚數量外,也可考慮放養相對高經濟價值魚種作為工作魚,例如金錢魚、大鱗鮻。

目前他在文蛤池裡放養黃錫鯛、黑鯛,這些魚種都能增加額外收入。邱經堯過去從未考慮養殖鱸魚,由於肉食性魚種會吃掉大量魚粉飼料,相對於草食性、雜食性魚種,對環境負擔較大,但仔細評估後認為應兼顧理念與收益,才開始養殖幾池鱸魚。他解釋,中高階消費族群很難接受虱目魚、吳郭魚,比較偏好肉食性魚種或海水魚,但鰻鄉企業社以友善環境為前提,鱸魚不會是主要養殖物種。

魚塭堤岸也具生產潛力,亮哥生態風味體驗養殖場的魚塭堤岸種植番石榴,作為自家飯後水果。

導入輪作概念,善用堤岸空間

邱經堯原本曾苦惱於雜草問題,但後來發現堤岸空間也能妥善利用,因此曾在堤岸放養羊群,最近則考慮養牛。他也意外發現有些雜草可作為草魚食物來源,於是種起牧草。他認為堤岸具有生產力,自家堤岸上就有許多自然生長的果樹、植物,例如小番茄、苦瓜、番石榴、馬齒莧等。

邱經堯心目中的生態養殖是「農漁牧人」四位一體,他除了養羊、用池邊自然生長的禾本科雜草、自行種植的牧草餵飼草魚,還曾經運用空池種植小麥。他表示,空池種植小麥初期效果不錯,但是受到喜願共合國「不干涉動物生活」的理念影響,整片小麥被鳥、老鼠吃到只剩下5%。不過某次清理魚塭水車時,發現水車殼裡全都是整整齊齊的麥穗及老鼠儲藏的食物,「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畫面。」

邱經堯思考,魚塭應導入「輪作」,除了養魚,也能養雞、鴨、豬等禽畜,增加生產項目,採取低密度養殖,讓市場了解養殖漁業並非如此單一化。他認為,除了可以賣的產品,不能賣的也要努力照顧,這就是生態養殖的精神。因此他也加入當地文化、保育、環保組織,不放過任何分享機會,讓更多人了解生態養殖。

本文轉載自《豐年雜誌》2019年1月號。《豐年雜誌》電子書平台,請參考:udn讀書吧TAAZE 讀冊生活HyReadZinio華藝線上圖書館K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