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水上鄉果樹產銷班第13班除了國內多元通路,也積極開拓外銷通路。
豐年雜誌
斜槓變專職,種瓜新人生:嘉義縣水上鄉果樹產銷班第13班

從假日農夫的浪漫情懷,歷經颱風摧折、農事磨練,嘉義縣水上鄉果樹產銷班第13班班員沒有被「嚇跑」,反而越挫越勇,從斜槓轉為專職農夫。他們將科技導入田間,既省工省成本,也能調控產期、搶攻市場。證明即使是農業門外漢,找對方法,也能創造自己的新人生。

豐年雜誌
催生水圳綠道文化扎根 響應落實淨零排放:沿著嘉南大圳出發親近水資源

國家綠道主題軸線之一「水圳綠道」,沿著有百年歷史的嘉南大圳設置自行車專用道,於2022年3月12日正式啟用。這是臺灣第一條依傍灌溉圳路,以國家綠道規格建置的自行車道,使得大圳提供農業生產灌溉功能之外,也讓人們藉由綠道建置,走向戶外,走向大自然,體會對水資源的珍惜與這片土地的關愛。

將黃麻整齊捲成一捆捆。
土地
【織物記憶】阿公阿嬤年代的高級衛生紙

自從復育黃麻後,經常聽長輩聊起在早年農耕時代,因生活困苦、物資匱乏,人們發展出很多難以想像的生活方式。特別是當提起關於黃麻的過往,他們各個像是話劇演員般越說越精彩,往事彷彿昨日之事般清晰。成長過程中艱辛刻苦的生活經歷,都成了現今回味再三的美好時光。

水上菜市場外觀。
土地
【菜市人生場】水上有什麼

連假時候,拜訪嘉義朋友,市區已走過一遭,她問:「嘉義妳還想去哪裡?」我反問她:「嘉義妳哪裡還沒去過?」於是我們來到水上鄉──一個平靜的幾乎不會感受到連假氛圍的地方。「水上有什麼?」我問,朋友打開Google Map,「嗯……白人牙膏觀光工廠?」──沒關係,絕望時刻,就到菜市場。

新聞
嘉義六腳小番茄「瘋欉」 過去年收百萬剩10萬元 農委會規劃現金救助、明年開辦保險

近日時序已到11月中,進入冬季,但中南部白天氣溫卻仍高達攝氏30幾度,高溫乾旱促使銀葉粉蝨繁殖快速,竟導致小番茄發生俗稱「瘋欉」的病毒病,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5)日會勘嘉義六腳小番茄災損情形,他表示,短期農委會規劃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農民,但救助金額仍難以彌補損失,明年擬開辦番茄保險降低農民栽培風險。

火雞肉飯
封面故事
嘉義味道地標,黯然銷魂火雞肉飯

在小小的嘉義市區,即有三百家左右火雞肉飯店,密集度遠高於便利商店,自清晨到凌晨的不同營業時段,造就了24小時都能吃到火雞肉飯的盛況,令人不得不佩服嘉義人對它的痴迷,而這一碗原生於此的飯品,已成這座城市獨有的味道地標。

《Somewhere好地方》、《鰻魚為王》
藝文
【文明野味】沉沒之島

不久前順遊雲林與嘉義沿岸,是為了看一眼反覆出現在電影中的奇幻水鄉。黃信堯的紀錄片《帶水雲》採集雲林口湖風景,此地與陳玉勳的《熱帶魚》、《消失的情人節》拍攝地點嘉義東石相連,這片腹地百年前是潟湖,之後拓荒成良田,近40年因超抽地下水與海水倒灌,良田再度被上天收回,現今四處都是水淹民居、馬路與電線杆一截截沉入海中、海邊枯樹敗倒的超現實畫面。

新聞
【地方創生術】嘉義農村再生靠這帖 復興「放伴」精神讓社區找到伴

許多人一聽到嘉義縣東石鄉,腦中第一個畫面就是一落一落的蚵田。事實上東石鄉還曾經是國內重要的白蘆筍產地,只是隨著產業外移,連帶從業人口流失,加上地層下陷的環境危機,東石鄉人口已較30年前少了3分之1。但有一群婆婆媽媽不忍社區就此失去活力,不僅串連新住民升級自家漁產品,改造廢棄學校變成長輩的樂活基地,107年還拿到國家環境教育獎。她們說,「自己的理想生活要自己打造。」

新聞
體驗智慧溫室新科技 全臺首座溫室展示中心開幕

國內重要溫室設備業者皆展公司在農委會農糧署「農糧產業新南向市場拓銷計畫」輔導下,打造全臺第一座溫室展示中心,中心除介紹溫室種類及重要技術外,更以AR結合虛擬展間體驗等智能化功能,讓參觀者更了解溫室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新聞
首座水產專業加工產業園區在嘉義 拚明年第1季招商

嘉義縣將建置全臺首座水產精品加值產業園區,規劃明年3月招商,待產業園區6月底完工後即可進駐,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說,園區面積不算大,進駐廠商將以中小型規模的在地業者為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