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臺南新農》秋季號
近年來,臺南的農村風景變得不一樣了。樸實的村莊,加入休閒基因,成為國旅的新動力;採果、插秧、焢窯、擠牛奶、抓魚等,以各地區物產及節氣孕育的當令食材為元素,譜出上百種的農遊方式,吃、住、玩、買、看,應有盡有,喚起大家對大自然的嚮往。
臺南麻豆的蔴鑽農坊是以在地農產品種植、加工及展售的六級化產業代表,負責人許益堂是農二代,返鄉務農已數十載,他同時也是臺南市麻豆區農會第一蔬菜產銷班長。許益堂被稱為「柚子達人」,主要種植大白柚、文旦,他並以麻豆大白柚手工古法製作「柚子蔘」,將這帖兼具藥理及養生的古早味傳承發揚……
臺南市台江一帶,雖然因為內陸化,但是早年河流氾濫,衍生許多民間信仰和種樹止水煞有關,尤其安南、西港區因先民開墾拓殖的信仰,庄頭種植榕樹防堵曾文溪的氾濫,而有「栽榕祭溪」的歷史演進過程,台江一帶曾文溪兩旁的聚落,也留有許多參天古榕的遺跡,巨樹成蔭,老樹庇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一身黝黑精瘦的萬俊明導演長期居於西拉雅大目降(新化舊稱),在家中經營的「綠谷西拉雅」講述對於生態攝影的執著奉獻。他原本是業餘的婚禮攝影,但對於自然紀錄逐漸著迷,索性辭去工作專職進行西拉雅地區的生態調查:「我想以一個自然觀察者自居,攝影是一個工具,應該是讓我更瞭解及親近土地的方式。」
臺南市七股區是全臺最西邊的行政區,因為靠海,從很久以前曬鹽、養殖產業就很發達,除了有知名的七股鹽山,更是臺灣虱目魚養殖重鎮。三股社區是七股區裡的一個小村落,居民兼營農、漁業,養蚵之餘也種種紅蔥頭,七成的漁業與三成的農業,顯現居民靠海吃海之餘,仍在近海鹽鹼地辛勤農耕地拚搏精神。
臺南一直是國內旅遊重鎮,她的古色古香也吸引國外觀光人潮。府城市區以外,農業發展蓬勃,是六都中農地面積最大的縣市,山區的桂圓咖啡蜂蜜香、嘉南平原的柚香文青農會超市、沿海的牡蠣串接食漁體驗,更有不同的農漁村氛圍,掀起農業旅遊的風潮。
臺南學甲是虱目魚的產區,十年前原本與妻子吳素雯從事皮包生意的洪志民,返鄉接手岳父的虱目魚養殖產業,成立鮮饌公司及品牌,不但進行契作及混養虱目魚、白蝦和草魚,還以一條龍的虱目魚加工冷鏈,從分切、包裝、冷藏到通路端上市,並且成功打進全聯超市,站穩虱目魚的冷凍魚鮮市場……
中秋節吃文旦柚,一定會想到臺南市麻豆區的文旦,不只因為這裡是「麻豆文旦」品種的發源地,是國內最早上市、面積最大的產區,更因為臺南擁有長時間的日照,讓果樹醞釀累積充足的養分,文旦品質最好。麻豆農會多年前即利用文旦格外品加工,近幾年開發出的加工產品種類更呈爆炸性成長,在外銷上也有成績。
有機農業可確保農產品之食安,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更保障農業得以永續經營。臺南市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是全臺首座公設有機專區,不僅栽培作物品項繁多,近年積極轉型,農友種植更具經濟價值的茶葉、香茹(風茹)及何首烏等作物,更引進機械幫助省工,推行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參訪養雞場,不難想見距離50公尺就可能聞到雞屎味,不時還有紛飛的蒼蠅縈繞前後,但來到臺南市「台美畜牧場」官田場,即使進了場房建築也聞不到任何臭味、看不到蒼蠅。畜牧場飼養蛋雞不僅重視環境衛生,還是以非籠飼的平面飼養方式、低密度人道飼養,蛋雞生活品質好,雞蛋的品質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