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44 頁
主廚上菜!健人餐桌自煮提案
近年來,隨著健身風潮吹進臺灣社會的大街小巷,健身飲食也跟著大行其道。但所謂的健身餐時常無法滿足口腹之慾,究竟該如何打破這個魔咒?臺北新板希爾頓酒店的廚藝長李文康,擅長使用簡單調味帶出料理鮮味,設計出五道適合運動前後食用的料理,跟著他與「食」俱進,享受健康與美味兼顧的自煮提案。
在綠霧中破土而出的本土蘆筍
「一罐阿斯巴拉。」走入雲林鄉下的老雜貨店,仍可聽老一輩人講這奇特暗語,要來買包裝上印有清涼美女圖的神祕飲料。所謂「阿斯巴拉」原來是蘆筍的代名詞,源自日語中蘆筍的簡稱「アスパラ」(asupara),這個詞彙記憶了臺灣曾為「蘆筍王國」的黃金歲月……
選手的營養守護者,國訓中心運動營養師
賽場上選手們優異的表現背後,有一群人默默努力,他們的努力無法立即見效,卻至關重要。任職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的曾怡鈞營養師,從營養評估到擬定策略改善,在訓練期、比賽期、賽事後設計不同能量需求的飲食菜單,使運動員的精神和身體更強大,能更有效率的執行鍛鍊及比賽,減少運動傷害和生病風險。
羽球祖孫檔,一起燃燒小羽宙
羽毛球近年來成了全民運動,在臉書上搜尋可看到許多人揪團一起打羽球,透過你來我往的對打,除了可以活絡筋骨,享受到活動身體帶來的快樂,也能加深彼此互動的情感連結。羽球新秀陳子睿生在羽球世家,其曾祖父吳文達致力推廣全民羽球運動,有「羽球之父」的稱號,父母也在球壇上有著亮眼表現,從小耳濡目染的陳子睿,跟著家人一起打羽球,培養出興趣,17歲時便升上甲組,現為土地銀行球團的正式球員。
【異鄉人的療癒餐桌】粽子的逆襲
我自小不愛吃粽子。身為臺灣人,不愛吃粽大概算是異端。我們家沒有親手包粽子的傳統,但從沒少吃過。每到端午前後,冰箱總會塞滿父母各方親友送來的粽子,諸如「母親同事的媽媽親手包的」、「爸爸同事買來的名店」。父母都是愛吃粽的人,不分南北款式全都笑納,獨我看著粽子山是暗暗叫苦,煩惱接下來不知道要連續幾天都吃粽子。
【文明野味】作家房間裡的大象
這年頭最熱門的旅遊主題之一,是跟隨名家去旅行:追尋電影場景、走進藝術家故居、梭巡同一條公路,或者在特定咖啡館喝著誰曾經喝過的特調飲。歷史深沉的城市尤其盛行此道,倫敦、巴黎等可以說宛如針插般集滿文人雅士的紀念據點。不過,思想管控越嚴格的國度,「掉針」的狀況越嚴重,主政者有系統地刪除集體記憶,小心剔除他們認定具備顛覆危險的任何記號。
【織物記憶】不是女鬼,是好吃的情人粽
小時候常聽大人講起臺灣民間傳說林投姐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在林投樹自縊,字字句句驚悚嚇人,連長輩都會特別提醒,行經海岸邊要避開長滿林投樹的樹林。白天從遠處看向樹林內部,一股幽暗詭異的氣息席捲而來,隨著冷風搖曳、樹葉發出颯颯聲響,更添可怖之意。
《鄉間小路》2023年6月號 健人養成中
你是喜愛健身的人嗎?對健身飲食的想像是什麼呢?許多人腦海中或許會浮現一個餐餐喝乳清蛋白吃花椰菜米,每天跑健身房從不缺席的人。但健身飲食的世界遠不只如此,它比你想得更廣大,深入日常的每一寸角落。
你累了嗎?無論午休或睡前,隨時隨地跟著營養健身教練動次動
平常沒時間運動、或長期坐辦公室筋骨痠痛,該怎麼辦?別擔心,我們準備了躺著也能做與久坐適合做的運動,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動!
絢爛花椰菜,是這對夫婦人生的美麗冒險
初夏的宜蘭縣三星鄉,是青蔥開花的季節。翠綠的葉柄挺拔地竄高,每一株青蔥頭上都頂著一朵拳頭大小的雪白花朵,乍看像千百球蓬鬆柔軟的棉花糖停佇在田間,風一吹就輕盈擺動。穿越這片壯觀的青蔥花海,在盡頭等著我們的是「蔥滿理想農場」的主人林東海、羅玉惠夫婦。但這一回,我們要尋訪的主角不是盛放的青蔥,而是花椰菜──而且,還是市面上極少見到的彩色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