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記憶】姑爺的貴黍掃把

貴黍。

文字、攝影/陳怡君

還記得七月號的專欄裡,曾經分享用高粱製作掃把的經驗。其實除了高粱,貴黍、芒草、棕毛、槺榔樹等天然素材也可以用來製作。

臺南最廣為人知的是貴黍掃把。以區域來說,北有新營區姑爺社區,南有西港區永樂社區,早期外銷日本為主要市場,日本將貴黍稱作「箒蜀黍」。社區家家戶戶幾乎都懂得綁貴黍掃把,甚至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來源。隨著日本將訂單轉移至東南亞,貴黍掃把產量逐年降低,至今只剩一、兩位長輩,還保有綁掃把的技藝。

貴黍與蜀黍極為相似。蜀黍是高粱的俗稱,禾本科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株可高達一點五公尺以上,莖稈粗壯且中心實心;葉子長而寬大,可達三、四十公分。開花後結紅褐色果實,可作為禽、畜飼料,或是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及印度、非洲等地的重要食糧,亦是高粱酒釀造的原料。而貴黍種子在臺灣早期主要作為家畜飼料,莖桿則用來編織掃把,植株外觀與玉米、高粱極為相似,僅能從開花結果才可辨識。

社區耆老所製作的貴黍掃把樣式多元。
尚未脫粒的貴黍掃把還保有種子。

臺灣種植貴黍與製作掃把的工藝,皆源於日本。最早從日治時期種植大量貴黍、開設工廠,老一輩人在日人開設的工廠學習製作技術後,自立門戶。民國六十年代,是貴黍掃把產業發展最蓬勃的時期,陸續有日本人來臺傳授技術,雖然不同社區製作的貴黍掃把有些許差異,但當時整體品質好、作工精細,大量外銷日本,紅極一時,維持了一段貴黍種植和掃把加工出口的榮景。

一次機緣來到新營區西部的姑爺社區開辦課程,起初覺得地名非常有趣(類似鹽水區的飯店里),所謂姑爺,指的是鄭成功的妹婿⸺傳說中娶得鄭婉為妻的當地人楊瑞璉⸺人稱「楊姑爺」。姑爺里(又稱姑爺庄)才得其名。

說起貴黍掃帚堅固耐用,里長號稱「一支可以用一輩子」。我好奇地問:既然這麼好用,為何常聽到竹掃把、棕櫚掃把,卻很少出現貴黍掃把?一般市場上也很難買到。里長才說,首先是價格昂貴,比較少人會買,再者雖然都是掃把,但早期貴黍掃把並非用於戶外打掃。貴黍掃把是日本人打掃榻榻米空間衍生出來的產物,一款特殊的打掃工具;但臺灣人家裡很少會裝上榻榻米,以致掃把幾乎以外銷日本為主。後來出口量降低,才轉型為一般掃地用具。

DIY小吊飾 步驟

  1. 貴黍脫穗後,將長度修剪至6-7公分,取10支左右為一小束,需要7-10束。
  2. 每一小束分別用紅棉繩綁緊。
  3. 將5-7小束對齊平放,分3段將莖部綁緊。
  4. 紅棉線延伸至脫穗處,分別併排綁緊5-7小束。
  5. 最後修整細毛、裝上飾品結繩,即完成。

PROFILE

陳怡君 1989年生於臺南市,正職是園藝治療師,熱愛花花草草,經常運用野地採集植物創作。副業是「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負責人,陪伴與培訓二度就業婦女,讓婦女重拾自信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