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布料所剩的零碎布塊,臺語稱作「布頭布尾」。在勤儉惜物的舊時,把從布店買回的布匹裁縫成衣服,餘下的布頭布尾還能再製為小物。如今「快時尚」成為趨勢,訂做店、修改店幾乎被紡織工業取代,架上光鮮亮麗的背後,是更多廢棄的布頭NG品;以及產量增加,丟棄量也上升的舊衣舊布。
無論是紡織產業或民間工作室,都注意到布頭布尾再製的可能性,把它們從焚化爐前搶救回來,經過清洗、日晒,給予再次嶄新的機會──舊衣可以修改,布頭也能裝飾手工藝品、縫製杯墊或網袋,甚至成為社區創作的媒材,發揮利用價值到極致。在上網購衣、選購產品之前,我們也可以拿起針線、啟動針車,賦予布頭布尾第二人生!
購買連結:豐年農市、Readmoo讀墨、Zinio、TAAZE讀冊電子雜誌、Pubu電子書城、HyRead、udn讀書吧
布頭布尾pòo-thâu-pòo-bué
本期專欄
【朝食部】烤小番茄吐司
【魚婦養成筆記】細皮嫩肉三角仔
【田野保存食】解決爆倉窘境的酸高麗菜
【菜市人生場】十一髦阿姑的滷豬腳
【餐桌通信】時間帶來的美味
【食事旅行家】祭典儀式裡的人情存錢筒
【南洋庶物學】在南洋遇見客家原鄉味
【農食部】種不出食物的太陽
【時與光】苔與蘚,闃寂地默長
【野雜學】在樹林裡泡澡
【農婦心底話】神哪,請讓我平心釀造
【行舟地】曠野、海茄苳與潟湖新生地
【小村畫誌】放不下的鍋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