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紡織業困境,重新找回布料餘溫

藝術家陳慧美

2018年10月,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恰好市集」,其中「劊蝕尚」主題館是藝術家陳慧美蒐集舊衣舊布搭建而成。(圖片提供/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字/Casca 攝影/林韋言

總覺得衣櫃少一件衣服?在每分鐘丟棄438件衣服的臺灣,快時尚帶來多變化的行頭,也堆起衝擊環境的廢布與碎布山。

一群臺南紡織業者串聯推動「布可回收.舊材新造」計畫,收集製程中的零碎、重整曾經溫暖我們的舊衣裝,導入產、學界再利用,在臺灣紡織業重鎮之一的臺南,為舊布舊衣賦予新生命,留下布料餘溫。

循著歷史的線頭上溯,臺灣紡織業從日治時期開始蓬勃,數間紡織大廠在臺南落腳,帶動臺灣輕工業。光復後,更多紡織廠從中國拆遷來臺,資金與技術再為產業注入活水。臺南西市場(大菜市)是臺灣三大布市之一,南區的文南里更以服飾加工業盛極一時,有「成衣加工堀」稱號。

熟稔臺南文史的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世樺回溯,1960年代的臺灣走向西化,自由戀愛正盛,和社交息息相關的衣著是重要民生,臺南街頭出現不少西服與洋裁店。到1990年代,成衣產業外移到工資低廉的中國、東南亞、中南美洲,紡織業榮景不若以往,但臺灣的設計與創新能量依舊,接單、研發設計業務與特殊、精細取向的訂單仍根留臺灣。

快時尚衝擊,尋找因應之道

產業外移30年,臺灣紡織業的今日困境,是如何因應快時尚帶來的衝擊。位於臺南歸仁的台南企業是國內成衣代工大廠,也是率先呼應餘布腳料再利用議題的企業之一。

「臺灣人每年丟掉7萬2000噸舊衣,平均每分鐘丟438件。」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說明,經整理的舊衣,過去有三成進入回收系統,銷往第三世界國家;三成進入社會福利體系,其餘不堪用的送進焚化爐。但平價快時尚的衣料不若以往,丟棄量大,能再利用的卻越來越有限。現在部分非洲、東南亞國家也為保護國內紡織業,決定拒收舊衣。

快時尚的另一個問題,是產生驚人的庫存布。當代工廠備妥各色大量衣料,快時尚業者卻發現銷售不如預期,訂單喊卡,準備上生產線的布料立刻成為庫存。打開每間布廠的倉庫,庫存布疊得比人高,多到看不見盡頭,有的秤重賣給大盤商,銷往他國製造廉價衣,賣不掉的只好銷毀。

為減少布料消耗,成衣業得有系統地切割布料與加工,這步驟稱作「排馬克」,裁切原料後剩餘的布是「下腳料」。控管嚴謹的成衣廠,能有效運用九成以上的布,但當時尚新品的產出頻率從每季改為每週,下腳料隨之遽增。

台南企業開放員工購買下腳料再利用、太散的碎布銷毀、高級布或簽約設計布款不會流入市面,免得遭仿冒或賤賣。其他有合適機具的紡織業者,則會將仍有利用價值的布抽紗再製。但舊有的運用通路,已跟不上下腳料的產生速度。

用團體戰,探索循環經濟可能性

精於品牌行銷的葉重利在基金會工作17年,深耕臺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造,曾為臺南林百貨等知名景點擦亮品牌。他自忖,臺灣紡織業已無法迴避快時尚衍生的問題,台南企業的強項是打版、設計,「若我們能運用專業技術盡企業的社會責任,為什麼不做呢?」

計畫的最初推手,只有葉重利與執行企畫林芳如兩個人。葉重利明白單一基金會力量有限,且台南企業是成衣業,庫存布不多,因此以基金會為平臺,號召同業組「臺南隊」聯盟打團體戰。

葉重利邀請格紋布出名的和明紡織、機能布見長的宏遠興業當隊友,推動「布可回收.舊材新造」計畫。台南企業、和明紡織、宏遠興業提供庫存布與專業講師,開著載縫紉工具的行動專車,以臺南為中心,指導民眾運用舊布再生。林芳如出社會頭一份工作就接下這麼大的專案,對縫紉一竅不通的她,特別去上縫紉課,以初學者角度設計課程,讓廢布舊衣以淺顯又有成就感的手作課走進民眾生活。

計畫也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讓設計師與設計科系師生採購庫存布創作。和工研院一同在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建置的「布料銀行」,從賞布、買布、手作體驗、認識臺南紡織業歷史,到設計師與社區媽媽進駐運用餘布創作、現場展售,都在同一空間一氣呵成。

布可回收計畫推動一年,除了串聯工研院結合產、官、學界合作,「臺南隊」也持續擴張,今年將加入有咖啡紗專利的興采實業,繼續探索紡織業循環經濟的可能。

帳篷
五彩繽紛的帳篷,都是用高級庫存布搭建而成,野餐露營也能很環保。(圖片提供/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