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垃圾堆裡的剩布,找到社區和自我的新路

參先生林純瑜

林純瑜利用工作室外的欄杆晾乾剩布。

 文字/曾怡陵 攝影/蔡易儒

烈日下,布作品牌「參先生」創辦人林純瑜在下腳料廠找尋合適的布,然後將一大袋布料載回工作室。袋子經日晒雨淋,讓裡頭的布滲了點水氣,發出潮濕的氣息。這些原本要送到焚化廠的剩布,即將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這個旅程讓鹿港的鄰里凝聚起來、社區更有活力,同時也讓林純瑜展開新旅程,原本無法想像的返鄉創業夢,變得真實。

林純瑜從工作室櫃子取出織帶交給楊富媚,說是工廠棄置的夾腳拖帶子。楊富媚看了欣喜,「噯,真的好漂亮,可以拿來做包包的提帶。」楊富媚是與林純瑜「剩布計畫」合作的社區媽媽,協助布塊的裁縫。她揹著第三屆剩布計畫的斜背包,翻起底部說:「我還用我女兒化妝品的塑膠透明盒把它加工一下,底部才不會軟軟的。」

向「衫」學習的創業之路

林純瑜自在地和楊富媚聊天,但以前,她其實不習慣與人攀談,也沒想過會走上剩布設計一途。

從實踐大學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畢業後,林純瑜在臺北一家流行趨勢顧問公司當企畫助理,工作中接觸到精緻的訂製服,向來喜歡白襯衫的她興起將訂製服結合襯衫的朦朧想法。後來因為健康因素,林純瑜返回鹿港老家調養身體。她跟著賣童裝的母親在市集擺攤,受到店家友善的照顧,才發現原來人跟人的交流沒有想像中困難,開始主動與人互動。

2015年,林純瑜接受由鹿港返鄉青年發起的第一屆「再生市集」擺攤邀請。賣什麼好呢?她想起深深埋藏的夢想。「參」與「衫」諧音,「先生」的日文意為「老師」,「參先生」意指向「衫」學習,成了品牌的名字。她找到一家臺南收購廢棄樣布的布莊,與鹿港老師傅技藝合作,推出用樣布訂製的襯衫。不過一開始並不順遂,由於定價較高,加上當地人不熟悉訂製服,接受度不高,「那時候不知道該怎麼運作下去。」

2016年,林純瑜與鹿港的「今秋藝術節」主辦團隊發想出「剩布計畫」,相信剩布能作為解決社區問題、與社區連結的方式之一。

剩布產生的各種可能

剩布計畫使用的布有一般家庭舊衣、運動比賽的旗幟,以及雨傘廠、紡織廠的NG品或剩餘布料等等。

第一屆的剩布計畫,參先生向社區招募二手T恤和牛仔褲,裁下牛仔褲褲管盛裝兩瓶啤酒,再穿入T恤剪成的布條編織成提把,就成了啤酒提袋。

2017年,林純瑜幫「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設計海報,主辦方延伸其視覺設計製作旗幟。比賽結束後,林純瑜回收即將被丟棄的旗幟,運用旗幟上「台灣國」三個字設計成後背袋,引起熱烈迴響。

同年的剩布計畫則使用彰化和美雨傘廠的剩布製作帽子。那時,雨傘廠第二代動念用自家剩布開發產品,因此參加參先生舉辦的工作坊,並捐贈剩布。林純瑜善用雨傘布抗UV及防水的特性,製成防水漁夫帽。

做一個串聯社區的方案

剩布計畫不只讓消費者思考快時尚鼓勵消費、不斷丟棄的惡性循環,也強調手工的價值。手工除了讓產品更堅固耐久,也可以帶動社區居民的參與。

每一次剩布計畫都需要志工合力完成,但起初林純瑜把分工想得單純,第一屆計畫中設定要當一般商品販售的野餐墊,最後只產出三塊,採用競標的方式售出。「每個布塊的布邊都要用鋼刷做出鬚邊,執行難度高,很難分工,一個人執行還比較容易。」過程中她學習如何更謹慎地評估工段設計、工作分配等執行層面。

社區媽媽楊富媚從剩布計畫發起之初參與至今,不曾缺席。她利用不要的衣物做成水壺袋、烤箱防塵罩等,非常認同參先生的理念。她學到許多剩布再造的技巧,認為是「有意義兼成就感的計畫」。她過去在鞋類代工廠的同事也被拉進來,運用數十年的裁縫經驗,替產品設計出易於運作的製程。

參先生工作室
參先生與一群返鄉創業的鹿港青年共享工作空間,也彼此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