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編織技藝留在庄頭

編織

運用線材的顏色變化,編織唯一福風景畫。

文字/李盈瑩 攝影/林韋言

位於雲林口湖的成龍村曾經是座農村,因為地層下陷,現在是以水產養殖為主業的沿海小聚落。今年初春,來自臺北的藝術家到庄頭開辦舊布工作坊,平日鮮少接觸創作的婦女們紛紛擱下繁忙的勞動與家務,聚精會神跟著老師從裁布條、綑色線,一路編織出一張張色彩繽紛的湯墊地墊。創作帶來的成就感,讓地方媽媽臉上洋溢著欣喜之情!

全臺舊衣大募集

為了蒐集創作素材,長年籌辦藝術計畫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首先向村民募集二手衣,在整頓衣物的過程中,發現樸實的成龍村竟然有連吊牌都還未拆剪的名牌四角褲,令人驚嘆「快時尚」真是無所不在!第二波則上網徵求,除了網友大力捐寄衣物,新北的竹圍工作室也協助媒合布料工廠的NG品,另有村民親友提供了織帶掛繩工廠的打樣品,舊布素材相當豐富。

為了蒐集創作素材,長年籌辦藝術計畫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首先向村民募集二手衣,在整頓衣物的過程中,發現樸實的成龍村竟然有連吊牌都還未拆剪的名牌四角褲,令人驚嘆「快時尚」真是無所不在!第二波則上網徵求,除了網友大力捐寄衣物,新北的竹圍工作室也協助媒合布料工廠的NG品,另有村民親友提供了織帶掛繩工廠的打樣品,舊布素材相當豐富。

編織工作坊,暖身預備備

編織工作坊由藝術家王彥臻領軍,號稱只要有「舊衣、剪刀、一雙手」就能創作。晚餐後成龍村民齊聚一堂,跟著王彥臻從舊衣整理、裁剪布條、綑線球、色彩搭配、設計、徒手編作等步驟,完成了實用的湯墊、地墊、水果籃。平日漁事與家務繁忙的婆媽們雙手忙於編作,嘴巴也沒閒著──「小孩的內褲好鮮豔,很適合當素材耶!」「我老公的四角褲都破洞了,可以拿來創作!」

三組藝術家駐村教作

歡樂的暖身課結束,緊接在後的是將近一個月的藝術家駐村。由三組藝術家帶領的課程於駐村期間每日開辦,循序漸進培力村民各種編織技能。王彥臻以「編」技法為主;來自義大利的Elena用各種回收的線材織帶,以「織」技法創作;日籍的Ayaka與Nobuyuki則以成龍溼地的貝殼結合淘汰的麻繩、棉繩,將鉤織技藝運用在異材質創作,屬於難度較高的進階課程。

用創意編織的在地市集

歲末是成龍村漁獲豐收的季節,藝術計畫策展單位預計在此時舉辦創意市集,作為成龍村發表作品的擂臺。村民可將向藝術家習得的諸多技藝,運用於攤位布置、Logo設計、產品包裝等面向。無論是白蝦、文蛤的買賣攤位,烏魚子、虱目魚丸等食品加工廠,還是有機農產、柑仔店零嘴、在地老米粉工廠、新住民的印尼料理攤,都期待能看見編織工作坊培養的美感運用於其中。

往年的「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由國內外的藝術家就地取材,取蚵殼、漂流木、蚵架用的竹材,或拜訪回收場,找尋各種資源再利用,在駐村期間結合村民的協力參與,完成一件件令人驚豔的大型裝置地景,逐漸打開成龍溼地的知名度。

教編織